•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湖评论:别让“兴趣班”变成“压力班”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28 14:58: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2天、2000多公里... ...最近,浙江12岁男孩朱俊宇和他妈妈从浙江金华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骑行到北京,毅然成了骑行圈的小“网红”,引得网友纷纷点赞。朱俊宇说,这是他送给自己的小学毕业礼物。

杭州、无锡、徐州、泰安、天津... ...母子两人将沿线城市地图印在骑行服上,边骑行边边用脚力丈量沿途山河。期间难免遇到爆胎、漏气等意外情况,换胎次数甚至高达5次,而这些,都是由朱俊宇一手包办解决。烈日炎炎、道路坎坷、路程遥远,朱俊宇坚定的眼神告诉我们,他无所畏惧。当被问及旅程中最困难的是什么时,12岁的他说,“跟太阳比赛!”朱俊宇能完成如此艰难的行程,除了坚强的意志力外,更离不开他对骑行的热爱。热爱是难能可贵的,它源于兴趣。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想尽办法给孩子报兴趣班,帮助孩子全面提升素质。于是,舞蹈、美术、钢琴、跆拳道等成为消费热点,受到许多家长青睐。部分父母甚至同时为孩子报多个兴趣班,父母们见面招呼似乎都统一为:你家孩子报的什么兴趣班,效果怎么样?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这样的兴趣班,是否真得是孩子的“兴趣”?

《少年说》节目中,一个女孩问自己妈妈,“这一年来她按照她的喜好强制给我报了很多兴趣班,她觉得乒乓球是国球,她又很喜欢打乒乓球,所以就给我报了乒乓球班。她又看到现在有很多小孩驼背,觉得跳舞就不会驼背,所以就给我报了舞蹈班...她一眼爱上非洲鼓,最后居然给我报了非洲鼓班。这几个都是你喜欢的,没有一个是我喜欢的。既然这些都是你喜欢的,那为什么你自己不去上呢?”从大多数孩子的现状来看,兴趣班不仅没有培养出兴趣爱好,反倒成为了一种负担。兴趣班,要着眼于“兴趣”二字,不要让兴趣变成压力。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古语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和父母一样,拥有独立平等的人格,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培养孩子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蹲下来”融洽平等沟通。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至孩子身上,而是要把选择权交到孩子手中,让孩子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父母应该做的则是“参谋”角色。

发挥教育的自然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核心在“育”,“育”是一个过程。兴趣不是天赋,是通过后天生活实践影响所产生的,接触的事物越多,越能发现兴趣所在。父母要给孩子更多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在其读书、运动、旅行、比赛等过程中,在孩子亲身经历中观察他们对什么更有兴趣,有技巧地深度激发培养兴趣,增加一点动力,才能让兴趣更持久。兴趣助其投入,投入助其成就,成就化作动力,这便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不断突破。

孩子兴趣的培养,父母不能强制“介入”,从实出发、从心出发,兴趣才能变成孩子茁壮成长的强大引擎,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唐立(湖北宜昌)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杨虹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闲时和朋友一起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夜校课程相较于兴趣班之类的培训课程,在价格上更加经济实惠。很多年轻人认为:“不是培训上不起,而是青年夜校更有性价比。”夜校课程不仅学费相对
2024-01-01 19:56:00
...人的标配,诸如“年轻人占领了周末的老年大学”“不是兴趣班上不起,而是老年大学更具性价比”等等流行语充斥其间,不少年轻人正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打开“夜生活”,这种“夜生活”如何能持
2024-01-02 19:07:00
...什么抢着上夜校”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区别于传统教育和兴趣班,“夜校”以灵活化的课程时间、多样化的课程选择、社交化的课程氛围在“Z世代”群体中迅速“圈粉”。据统计,去年秋天,上海
2024-07-19 11:02:00
...便实惠。其次生活有规律更健康,参加老年旅行团、老年兴趣班,费用更便宜,节奏更舒缓,还没有社交压力,体验感更佳。“蹭老式”消费表面上看只是年轻人对老年产品的发掘,其实体现的是生
2023-11-19 16:16:00
...创新压岁钱的形式,将压岁钱转化为书籍、课外活动或者兴趣班等非物质形式的礼物,甚至是一次家庭旅行,这些都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压岁钱本是一份
2024-01-24 19:49:00
90后夫妻7年存100万,仅靠利息就覆盖每月生活成本,女子:坚持在家做饭,带孩子晒太阳代替兴趣班
...做饭,不在外喝咖啡,只买打折衣服,带孩子晒太阳代替兴趣班……对于这样攒钱的生活,女子也表示“一样可以生活的很好”。对此,网友也纷纷在评论区表示“七年能存一百万也是厉害人”“没
2023-11-08 16:27:00
...饭自由”、“00后”涌入老年大学与“60后”同桌一起上兴趣班……这些普遍被认为专属于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正在被年轻人重新发掘。这些消费新风潮被称作“蹭老式消费”,正引发更多人的
2023-11-03 14:16:00
...现代家庭最关注的育儿方向。当补习班被“叫停”之后,兴趣班“卷”了起来。兴趣班,主要是指舞蹈、美术、钢琴、围棋以及乐高、思维课等开设于常规校园课程之外的教育项目。近几年,兴趣班
2024-08-14 11:57:00
近期,有关课间十分钟的讨论再度引起广泛关注。许多学生在这短暂的时间内被束缚于课堂或学业压力之下,无法享受到应有休息时间。这引发了人们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关注和讨论。在教室
2023-11-07 16: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湖北咸宁警方通报一男子持械抢劫金店:被抢金饰全部追回,嫌犯抓获
来源:华商网 编辑:王莉文
2025-11-01 08:3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
2025-11-01 08:31:00
“多地女子因网上交友、遭情感诳诱后误入化妆品代理迷局”一事经华商报报道后,已引起多方关注。截至10月31日,四川、广东
2025-11-01 09:02: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10月31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苏超”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5月10日至10月20日
2025-11-01 09:43:00
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10月31日,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式暨“书香润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公益捐赠仪式在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行
2025-11-01 09:45:00
新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 唐山籍作者榜上有名
河北新闻网讯(殷念慈)10月30日,“第十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唐山籍作者王树久的散文作品《拥抱栗树》榜上有名,该作品原载于《唐山文学》2024年第4期
2025-11-01 09:49:00
“老校长”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成为社区“金牌”调解员
大皖新闻讯 古稀年岁的叶文祥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变了个模样。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的他,不爱游山玩水,却偏偏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2025-11-01 10:03:00
与蓝天有关的故事①——《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航空学校的年轻学员》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1-01 10:05:00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非遗技艺进校园,文港毛笔传文脉——张公镇社科普及周让毛笔“圈粉”青少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10月30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特邀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
2025-11-01 10:06:00
11月1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网络交易执法领域典型案例。“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临近,为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11-01 11:06:00
石家庄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佳绩
河北新闻网讯(文晶晶、马文涛)近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落下帷幕
2025-11-01 11:17:00
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 文化交流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探寻客家文化根脉,促进地域文化交流互鉴,服务文化强国战略,2025年10月31日下午,“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文化交流会在西安举行
2025-11-01 14:21:00
中国网11月1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境外学习、工作或者旅居期间,你是否曾遇到过不明身份人员的刻意接近?是否曾被情感拉拢或威逼利诱所困扰
2025-11-01 14:50:00
一座“冷门”城市,因为中国年轻人的分享走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纪录片《寻找杜塞尔多夫》举办中国、德国首映会。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2025-11-01 15:4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10月31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浙江绍兴开幕。本届阳明心学大会以“阳明心学与文化力量”为主题
2025-11-01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