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团岛灯塔的守护者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23 00: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劳模精神

团岛灯塔的守护者 在王炳交的带领下,走入了仰慕已久的灯塔。

狭窄的楼梯旋转而上,爬了47年,腿脚已经有些蹒跚的王炳交,仍然健步而上,这里是他非常熟悉的地方,对这座灯塔的感情,无法用语言描述,他说:“比爱人和孩子还亲。”所以,即便已经退休,他仍然住在塔下,“不是不放心别人,而是我离不开灯塔,即便出差,最多三四天,就得赶紧回来,灯塔是我一生的牵挂”。

历经沧桑的灯塔,在1976年1月15日,正式将接力棒交给了王炳交。19岁的他,成为了一名航标兵。王炳交出生在日照,因为家境贫寒,从小吃过很多苦,干过农活放过牛,14岁闯关东,到东北装过货车,卸过马车,下过煤窑,烧过砖窑,尝遍了各种疾苦,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造就了王炳交坚韧的性格。苦难就是他的大学,也是他的财富,所以日后,他能够在团岛灯塔坚持将近半个世纪。

17岁那年,王炳交当了兵,两年后,被分配到北海舰队航标中队团岛灯塔担任航标兵。“一干就是一辈子”,老班长的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嘱托,他记了几十年,也成为他人生的航标。

抚摸着擦拭得非常干净的透镜,王炳交的眼里充满温情,也满是欣慰。几十年来,他每天擦拭两次灯塔,窗明几净。设备也定期检查,因此团岛灯塔的发光、发声、发讯率年年超过部颁标准,取得了航标维护率和航标正常率双百的不俗成绩。打开透镜,里面有他引以为傲的发明:“航标灯状态自动监控装置”。王炳交介绍说,里面有两个灯泡,在主灯损坏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灯泡,如果备用灯泡损坏,蜂鸣器立即报警,这就为航标灯的长明上了双“保险”。要知道,此前价格300元的灯泡平均每月要烧坏3~4个,现在每3个月才自然损坏一个。而且,灯塔内的温度夏天时高达摄氏70度,高温也给装置提出了高要求,王炳交还在灯泡旁边加装了小风扇,降低了损坏的风险。这项实用新型技术成果,获得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站在灯塔上,眺望蔚蓝的大海,海风拂面,对面的薛家岛清晰可见,在辽阔的海域面前,健谈的王炳交沉默了。工作之余,消磨孤独也是他的功课。守灯塔,单调枯燥,擦拭外墙或者刷漆时很危险,吊在绳子上提心吊胆,腰上的保险绳把腰勒出了血;一天的工作做完后又很孤独,方圆几里都没有人烟,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电视都是2000年之后才有的”,王炳交的儿子王龙强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家里的设施比外面落后了至少10年。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小小的矿石收音机就成为了王炳交的全部,里面发出的微弱声响,伴他度过了孤寂的春夏秋冬。

为了排遣寂寞,塔下的小黑板成为他发挥才能的阵地,即便没多少人看,定期更换黑板报也成为了他的娱乐方式;另外,“写小诗”也成为他的乐趣之一。在采访中,王炳交“出口成章”,“我们单位小,人员少,大小事情自己搞”,“一无职,二无权,三无钱,四无方向盘,一干就是47年,因为我是共产党员”,“泰山不是堆的,火车不是推的,全国劳模不是吹的”,虽然这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歌,却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所以,在半岛全媒体记者眼中,他俨然一位优秀的说唱歌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海南东方“村BA”·东方好人 | 三代守塔人60年守护一盏灯
...“接棒”,开始守塔。自此,他每天准时起床上班,确保航标灯闪亮如新,为海上的船舶引路。如今,父亲已经故去,他又像父亲当年带着他维护灯塔那样,和儿子相伴去塔上开展检修作业。他们三
2023-12-05 21:16:00
百年灯塔与“中国好人”黄灿明:守塔25载,今春胜往昔
...担,他开始积极做妻子的思想工作,让她到岛上一起守护航标灯。“我担心他一个人守岛太孤独,也太危险,就想来照顾照顾他的生活”,郭丽珍说,丈夫上岛半年左右,她便将孩子交给公婆照顾,
2024-02-08 15:49:00
航道守望者
...三代航标工。2月10日,他对临高灯塔进行常规保养,检查航标灯和太阳能设备。他的父亲张秀明艰难地爬上灯塔,在一旁注视着儿子。看到儿子熟练规范的操作,他心中有着赞许。已经是古稀老
2023-02-20 07:06:00
全国劳模王炳交与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师生共筑“灯塔思政”实景课堂
...每个零件都凝聚着工业文明的智慧。如今我们自主研发的航标灯自动监控装置,让百年灯塔焕发新生。”他展示的专利证书与布满岁月痕迹的工作日志,让学子们触摸“燃烧自己,照亮航程”的航标
2025-04-25 18:04:00
点亮青春信仰,奔赴山海热土——全国劳模走进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毕业思政课堂
...取终身受益的精神养分,以王炳交同志的精神作为人生的航标灯,校准前行的方向,用心血与汗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时代赋予的广阔舞台上,用青春书写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母
2025-06-17 12:13:00
浙江宁波:零距离感受航海文化
...11日,“小候鸟”在宁波航标处参观装有北斗遥测信号的航标灯。人民网 章勇涛摄7月11日,“小候鸟”在宁波航标处航标文化走廊参观学习。人民网 章勇涛摄7月11日是第20个中国航
2024-07-11 17:53:00
让坦桑尼亚港口更加现代化(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姆港进行疏浚作业。卞 亮摄项目员工在马卡通贝岛更换航标灯。郭存仓摄达累斯萨拉姆港位于印度洋西岸,被誉为坦桑尼亚的“门户港”,是东非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和贸易枢纽。2021年8月
2024-02-06 06:18:00
九江长江大桥上的“眼”守护者
九江长江大桥横跨于江西省九江市和湖北省黄冈市之间的宽阔长江上,连接赣鄂皖三省,是长江南北的交通要道,长江作为重要航道,每天往来船只络绎不绝,大桥上有18盏航标灯为过往船只安全导航
2023-01-17 17:38:00
高温下的劳动者 | 守护470多座航标,“照亮”370多公里淮河航道
...盛夏,则是这场守卫战中最严酷的季节。准备上航标检查航标灯“预报39℃,甲板上的温度能超过65℃!光脚踩上去会被烫伤,所以我们都穿厚底的鞋。”崔秀夫说,夏季干活的时候都要戴手套
2025-07-21 20:1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