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张家界日报
让更多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记慈利县优秀校长伍双辉
姚楚民
“伍老师,我们来看您了。”“伍老师,我获奖了。”“伍老师,我们放暑假后再来看您。”……每逢寒暑假开学的前夕,现任慈利县第四中学校长伍双辉的办公室内总是挤满了来看他的学生,惹得旁人羡慕不已。
“让学生健康成长,让老师乐于奉献,让学校美名远扬。”从事教育工作25年,坚守乡村教育23年,伍双辉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务实创新的精神和深深的教育情怀。多年来,伍双辉多次获评市级“名优教师”、市级语文“骨干教师”以及“优秀校长”等荣誉。
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一个孩子关乎一个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学生,读书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多年来,伍双辉长期在乡村中学任教,经常会利用节假日进村入户走访了解困难学生的情况。了解他的同事都说:“困难学生有什么事,他几乎是有求必应。”
2012年,伍双辉得知高一学生杜某俊等8位同学家境困难,随时都有辍学的可能,便马不停蹄四处奔走,最后争取到爱心人士24万元的资助,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你只管好好读书,其它的事情由老师来解决。”2020年,伍双辉了解到学生康某玲系脱贫监测户,家境贫寒,思想包袱重,一度想放弃学业,便立马在他的同学群发起倡议,得到其同学商界人士胡老板的响应,答应资助该学生至大学毕业。
伍双辉帮助困难学生的例子多到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常常说:“我对他们多关心一些,就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拯救一个家庭。”
语文教学的“传道者”
“高一时我的语文考试还不及格,从高二学期起,我在伍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下,不断努力,最终我的高考语文成绩考了118分!”说起伍双辉的帮助,吴晓钦心中感激不已。
伍双辉始终认为,坚持兴趣和自觉是学习最大的要义。他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伍双辉十分重视在积累、阅读、演说和写作中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平时,他注重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组织学生每天坚持抄记3个成语、进行成语接龙和感悟分享,将其称之为“成语盛宴”;注重名言警句的积累和感悟,每天组织一名学生上讲台演讲自己对该名言警句的领悟,将其称之为“名言盛会”;注重整本书的阅读和赏析,每周安排一个课时组织学生阅读,并组织学生写读之所得,将其称之为“阅读盛典”;注重学生对社会大事和焦点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每周安排一个课时组织学生收看《新闻周刊》,并组织学生写下自己的观点或感悟,学生优秀的习作他每学期一整理编成集子供学生阅读分享,将其称之为“社会盛景”。
他这些务实而又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让他所教的1901班语文成绩名列前茅,高考时超全校平均分10多分。他的学生中有20多名学生的作文在系列报刊杂志上发表。
时代新人的“引导者”
“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在行动中。”这是伍双辉写在教育日记里的一段话,也是他当校长的“秘诀”。
在慈利县第四中学,伍双辉提出深挖学校百年老校的历史文化,传承袁任远等一批老校友的革命精神和为民情怀,结合与学校相关联的红色资源着力打造“任远”德育品牌。在他的规划和推动下,学校已基本形成体系完善、形式多样、红色赤足、情怀深厚的“任远”德育品牌。
“每个年级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的红色教育活动,达到培根铸魂、厚植情怀和青年壮志的目的。”伍双辉要求,高一学生参加“袁任远故居红色远足”活动、清明节“瞻仰烈士陵园、赓续红色血脉”祭奠活动、以弘扬五四精神为主旨的演讲活动,通过学习领悟老校友的革命精神、革命烈士的牺牲精神、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在学生心中埋下民族复兴的种子。到了高二,组织学生参加“瞻仰抗战遗址、爱我大好河山”垭门关爱国远足活动,从抗战中认识到青年一代的不忘国耻、爱我河山、民族复兴的责任使命。高三时,组织学生参加“登笔架山·展龙凤志·行成人礼”励志远足活动,登高望远,展书生意气,谈宏伟抱负,立报国壮志。
从“铸魂”到“情怀”再到“壮志”,从高一、高二到高三,伍双辉将教育理念与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相结合,在活动中既有校本教材的课堂“润心”,也有具体活动的研学“践行”,还有活动成果的作文“抒怀”,入脑入心,知行合一,效果良好。
慈利县第四中学政教处有关负责人对此介绍:“伍校长创新推出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本土红色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体验式教育,弘扬了红色文化,厚植了家国情怀,增强了爱国精神,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已成为学校响亮的德育品牌。”
谈及未来,伍双辉说:“荣誉只是过去,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大山,考进理想大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始终是我最大的追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6: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