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严粒粒
最近,一则老马的讣告,火了。
“老马”不是一个人。它是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下称红山)里,一只“寿终正寝”的马来熊。
老马是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走的。讣告张贴在了动物园显眼的地方,如实记录了它生命最后阶段的点点滴滴。
冬日和煦的阳光打在纸上,温暖又宁静。许多人读着读着,就眼泪汪汪。
是什么打动了我们?是什么样的动物的一生,值得被人们如此真诚地对待?又是什么样的人们,愿意如此真诚地对待——或者说是面对——一只动物的一生?
或许,老马的一生,正是一场大自然的珍贵馈赠。
1、
感动之大,往往源于现实与想象的落差。
《“老马走了“》一文一经新华社微信公众号发出,很快就冲上10w+(点击查看原文)。刷到它的时,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语文教师王杨军的第一反应是惊讶。
“还以为‘老马’是一个人,没有想到是一只熊。”
能为一只动物的离世正正经经写一份讣告,本身就已经是件足够感动的事了。何况,和那些刻板印象相比,老马的讣告,实在不同。
记忆中,讣告总是弥漫着悲伤,是报丧的凶讯。作为一种严肃的文体,它的撰写也似乎总是有着“既定”的格式、内容和字体。王杨军印象里,“往往是短短几行字就简单地把去世事实交代了,少了点人情味”。
实际上,讣告虽由死亡引发,但内容却是生活,应该充满生气。就像美国女作家玛里琳·约翰逊在《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一书中说,“好的讣告如雪天冷冽纯净的空气般醉人,像眼科医师放在你眼前的镜片一样,让世间的一切骤然清晰起来。”
老马的讣告,正是充满着神圣而温馨的色彩。
全文是用漂亮的手写体书写的。端端正正的一笔一划,是用心的、花了时间和精力的。打印体无法轻易取替。
还有文字记录的那些小细节。在讣告里,可以看到老马“熊生”的最后时刻一直被细心照顾:“为了帮助它挺过这个冬天,我们与兽医时刻保持对老马的关注,给它蓄上暖暖的稻草窝,辅以暖灯、油汀等设备加热”。
风格温馨的散文体,更让文字传递出信息,更传递出情感。
在“熊馆全员”的记忆里,“老马第一次进入熊馆外场探索时,正是美好晴亮的春天,老马坐在油菜花旁抬头打量飞舞的蝴蝶,温暖的风从城市吹来又吹回到城市,在这里短暂停留时,它也会安静地陪在老马身旁”。
读到这里,泪点大大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段文学性的描述。它充满了诗意。”那一瞬间,王杨军想起了“陌上花开缓缓归”时的春天,充满希望,风景如画。
于是,天南海北的人们纷纷留言,一起追忆起了老马。
“原来小时候去看到的熊宝宝,长大后去看到的壮年熊,跟后来看到的老年熊都是他。”
“是我认识的老马,希望老马在那个世界开开心心。”
……
真正的死亡是遗忘。老马却被更多人惦念了。
其实,这不是红山第一次为动物写讣告。
2020年9月,一只叫紫金的小獐子去世了——
“獐子紫金(雄性)于2020年9月16日早上发现精神不振,不愿活动及采食,在工作人员对其检查救治中途离世(9:40左右)。紫金性格友善,沉稳,带头吃饭,是群中首领般的存在。我们很怀念它。感谢它陪伴我们的时光。R.I.P.”
于是,大家知道了,紫金是只棒棒的,“带头吃饭”的獐子。
2021年11月,一只叫意外的小香猪去世了——
“意外于2020年7月被市民当做野猪幼崽送到救护中心救助,而它本身只是一只宠物香猪……感谢它带给我们的回忆和宝贵教训,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它,因为它是世界上最特别的猪。”
有一天,讣告的右上角,被来往的人扎上了小小的白野菊。
……
红山园区有专门的公告栏会发布动物们的最新动态——关于它们的死亡和出生,以及像“斑衣蜡蝉和臭椿皮蛾在本土区的一棵臭椿树上开又臭又长的茶话会”这样有趣的日常。
这些动物中,有的有名如老马,更多的是无名的,没有专门为它们而来的游客。然而,红山相信,每一个生命生来平等,值得认真对待。动物也一样。
尊重每一个生命,是一个动物园的自我修养。
2、
优秀的讣告,能用文字重现它的主人公,表现了对死者的敬意,缅怀这个曾在人世闪烁然后逝去的生命。
老马的讣告就有这种魅力。所以,网友才会感慨,“她(饲养员)它叫老马。她在说,这不是动物,是我的亲人。”
把动物视作亲人,也是人们喜爱红山的原因。
从老马的讣告索骥,王杨军了解了更多红山的故事——
红山动物园建于上世纪50年代,曾经设施老旧、理念落后、籍籍无名。这几年,它突然成了“网红”。
设计新颖的文创产品,把许多小动物捧成了“明星”。因为疫情,动物园开通了直播栏目“Zoo直播”,2020年2月开播至今,超过200场,累计在线浏览量5000多万。《我们不是野兽派》《熊在吗》《红山动物园是我家》……红山的故事被写成了书,一本接一本地出。
动物科普作者花蚀在其著作《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中,评价红山动物园是“华东乃至全国最好的公立动物园之一”。
话中“最好”,含义很深。
一方面,目前,红山总面积达68.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85%,拥有动物260余种、3000多只珍稀动物,还是中国第一家成功引进考拉的城市动物园。
相比规模,红山的好,更在于它是一颗 “业界良心”。
疫情前,红山只在行业内有名。有趣的是,疫情后,红山一次又一次“穷”上了热搜。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性质的动物园,红山的营收主要靠门票。疫情对动物园营收造成很大亏损。但是,哪怕是在巨大亏损面前,它也没有降低动物饲养标准,甚至不得不暂缓发放员工薪资。为了自救,动物园向大众开放动物云认养,成功网络众筹两百多万元。
不变的,是连续十几年没涨价的40元的门票价格;变化的,则是不断改造与提升动物们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红山也是中国第一家响应国家住建部号召,取消动物表演的动物园。园里的收入又少了。
不计成本“宠”动物的红山,从某种意义上,打破了动物园“原罪论”。
很多人说“动物园是动物的监狱”。红山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则曾公开表示,“把动物园看成是猎奇和娱乐的地方,是一种误解,动物园首先是物种保护和繁育的基地。”
红山实际也走过那条“错误“的路。
沈志军是2008年来到红山的。很多年后,他还记得一匹狼的眼神,它被关在边长两米的六边形里,仿佛已经不再是一头猛兽,眼神非常胆怯,看了他一眼就赶紧移开,不敢和他对视。
磨灭动物的天性,无异于破坏大自然的规律。
每个生命,都是大自然保持正常运转的一环。我们难以预知,明天会有多少物种在地球灭绝。而动物园的存在,是在拯救这个被人类活动干扰的自然界。
出于职业原因,王杨军很快联想到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动物笑谈》。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
“文章没有站在人类的角度‘俯视’动物,而是新颖地以动物视角看待人类。在动物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作者与动物的相互信任。读了它,孩子们会明白,爱是一场双向奔赴。你是怎样,世界就是怎样。”
新学期快开始了。在王杨军的计划中,课外阅读又多了一个案例。“老马的讣告和红山动物园的故事,比《动物笑谈》更接地气。”
再看老马的一生。作为红山“元老”,它不仅经历了红山的成长改变,也是整个社会在生态理念、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上不断进步的证明。
今天,如果再去红山动物园,人们会发现动物们是真正的“园中之主“,自己只是来客。
用游客的话说,“很特别,像是农家乐,需要在树林间找动物”。园长沈志军的解释是,“我们动物园没有动物表演,那些猎奇的动物节目都是用鞭子抽出来的,在红山它们只管吃喝玩乐。如果动物不想见人,那人就见不到动物。任何生命的意义都不在于被他人观赏……”
动物们会按照自己的习性生活。比如,狼不再畏缩。它会在水边埋伏,等野喜鹊飞下来喝水,嗖一下扑出去摁住。它还会自己刨坑打洞,把小崽生在里面,饲养员第二天早上捡到一窝狼崽。
人和狼,都开心极了。
世间生灵顺其天性,各得其乐。这才是大自然的真谛、生命享受的至乐。
3、
老马的讣告中,还有一些文字,不那么煽情。它们是理智的,简练的,浸润着书写者的深思,是“第二眼的美好”。
“陪伴老马度过的这几年,无论是对饲养员业务的锻炼,抑或是老马展现出的睿智、豁达的生活态度,对我们的鼓舞,都是所有遇见老马的人最宝贵的财富。”
很多人认为,死亡是生的对立面。人们恐惧死亡,避讳死亡。可惜,大部分动物的生命远不及人长。这也迫使动物园成为与生死直面交锋的地方。
既然无法掩饰死亡,不如面对它、接受它,最好还能从中提炼出一些生的智慧的琼浆——这是生命教育的必修一课。
对于孩子们来说,爱去的动物园,无疑是天然的“第二课堂”。
有一本书叫《动物园的生死告白》。书很薄,却承载了厚厚的思想。
作者阿部弘士是动物饲养员。他工作的旭山动物园位于日本一个仅有36万人口的城市,曾经濒临关闭的危机,借着园方人员的努力,一度成为日本游园人数最多的动物园。
为什么要有动物园?该怎么面对死亡?该如何让生命发光发亮?这本书里,作者讲述了几乎每天都会思考的问题。他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了自己童年时代、作为饲养员的时期以及之后的日子邂逅的趣事,探讨了很多关于成长的选择,人生的目标,以及肩负责任的问题。
对比人类,动物们每天要面对的死亡威胁多得多,于是一饮一啄都要认真,都要奋力一博。而正是在这认真的生活中,活着的意义就被揭示了出来。
正如作者说:“野生动物、宠物和人,迟早都会死,不死才是大麻烦……但正因为难逃一死,大家才都拼命向前;正因为生命有限,我们才要尽最大的努力活着,不是吗?”
这本“死亡之书”,被书商定位为“14岁懂社会系列”。书的宣传语是这样讲的:
“十四岁,是青春期的高潮,是了解万物的新起点,是对世间似懂非懂、游移不定,却又无比关键的人生时刻。懵懂地处在‘中二病’的风口浪尖,不是想拯救世界就是想毁灭世界,但就是这样一个节点,奠定了日后成长的轨迹。”
而领悟活着的价值、生的意义,又何尝只是孩子们的必修一课呢?成年人也有成年人的焦虑、无助和迷茫。
老马在新熊馆
最后,让我们从讣告和网上的碎片信息中,还原一下老马的一生——
老马孩童时,是动物园表演团的一员,为了生存,在训练员的鞭打和呵斥中,练就了讨好人类的本领。每天,表演得好,捧场的观众多了,午餐可能就会多一块肉。后来,动物园反思了自己行为,取消了演出。那时,老马也老了。
渐渐地,动物园理念更新,也改造升级了。“退休”的老马有了新家,大伙儿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照顾老马,它可以在后场安度晚年,不用面客了。只可惜,一起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先一步因病去世了,老马只能独居生活。再后来,饲养员们觉得,应该让戎马一生的老马享受到阳光、自然的福利,决定尝试让它在合适的时间和天气到黑熊展区散步。
老马第一次进入熊馆外场探索时,正是美好晴亮的春天,老马坐在油菜花旁抬头打量飞舞的蝴蝶,温暖的风从城市吹来又吹回到城市,在这里短暂停留时,它也会安静地陪在老马身旁。
2021年的最后一天,还挺冷的。老马吃过了温热的糊糊,窝在了暖暖的稻草窝中睡了。在美美的梦里,它安详地走了……
你看,老马的熊生并不总是顺遂。而它留给我们的背影,柔弱又坚韧,似一道生命的弧光,温暖我们的眼眶和心灵。
这就是老马教会我们的,生命的美好与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20: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