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路在延伸 梦在成真
——十年协同路我们一起走过①
如果没有厂通路潮白河大桥,跨省通勤的廊坊大厂居民到北京得花多长时间?
河北日报不久前上线的微纪录片《26号桥墩》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娇娇和丈夫住在大厂的产业新城,每个工作日,两人天不亮就要起床,先是开车到通州的北京地铁潞城站,再转乘地铁到单位上班。从大厂到通州,需要通过友谊大桥,走只有上下两条车道的武兴路。这条道路线长、红绿灯多,单程要四五十分钟。今年9月,双向6车道的潮白河大桥将达到通车条件。届时,夫妻俩开车的这一段时间将缩短半小时。
如果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建成通车,娇娇夫妻俩去上班需要多长时间?
22号线,是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马力全开加速建设。通车后,廊坊北三县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仅需9分钟,到北京城市中心CBD最短用时32分钟。有了22号线,廊坊北三县将融入北京市半小时轨道交通圈。以后,娇娇夫妻就可以从廊坊坐地铁上下班了,虽说是跨省,但通勤体验跟同城没什么两样。
娇娇夫妻俩,是廊坊30多万跨省上班族的缩影。30多万人,每天像潮汐一般往返于北京和廊坊之间。娇娇夫妻和潮白河大桥、22号线的故事,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先行”巨大成效的一个生动注脚。
10年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成效有目共睹。“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构建,高速公路网络越织越密,“断头路”加速打通,“毛细血管路”更加优化。如今,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
10年中,跨省通勤的“娇娇们”曾生发出一个个心愿。随着一条条道路的延伸,这些心愿有的已经变成现实,有的即将变成现实。点对点的“京津冀定制快巴”兴起、跨界公交线路增多,“像打仗一样挤公交”早已成为过去;潮白河大桥即将通车,“每天早晨能多睡一会儿”的愿望不再奢侈。等22号线从家门口通过,“坐着地铁上下班”的梦想就要变为现实。交通一体化的“加速度”,提升了“娇娇们”的幸福指数。
每天,京津冀区域内海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在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中高效流动,为区域协同发展带来充沛的能量和生机。快捷高效的交通,拉近了三地的时空距离,让人员往来更加便捷,也让产业协作更加深入。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纷纷落地、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的加快,当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娇娇们”又生发了一个新的心愿:还是一样的工作,就在家门口上班。
这个心愿一定会实现,那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下一个10年里的生动故事。(蔡晓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