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陈俊武院士逝世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19 03: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

《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19日 02版)

本报洛阳5月18日电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我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现代煤化工技术专家陈俊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1日在洛阳逝世,享年97岁。

陈俊武,1927年3月17日出生于北京,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1949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和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部门及单位多个职务。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陈俊武长期从事炼油、现代煤化工技术研究及应用。他领衔设计的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的第一朵“金花”;在催化裂化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工程技术,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指导完成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甲醇制烯烃(DMTO)装置的开发应用,形成了自主核心技术,开辟了我国独有的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产业;促进了煤制油自主技术开发进程;研究碳达峰碳中和课题,提出了对国家战略决策有益的论据和建议。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记者王莹)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成功研发离场电催化技术,在室温、常压下实现硫化氢全分解制氢和硫磺,有望替代工业现行的克劳斯技术,实现天然气开采、炼油
2024-04-25 13:14:00
...讯 (杜敏)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研发成功离场电催化技术,在室温、常压下实现硫化氢全分解制氢和硫黄,有望替代工业现行的克劳斯技术,实现天然气开采、炼油
2024-05-14 02:54:00
...记者谢小芳)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研发成功离场电催化技术,在室温、常压下实现硫化氢全分解制氢和硫磺,有望替代工业现行的克劳斯技术,实现天然气开采、炼油
2024-05-06 04:21:00
“剧毒废气”变废为宝!离场电催化技术“登场”
...油行业和煤化工过程。如何变废为宝?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团队成功研发出离场电催化技术,有望替代工业现行的克劳斯技术,不仅能在室温、常压下
2024-05-09 06:36:00
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正当时
...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表示,发展煤制油气,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举措。 针对煤制油难盈利问题,新疆大学省部共建碳基能源资源化学与利用
2024-03-30 09:00:00
...为原料,而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发展煤制烯烃技术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近期在煤制烯烃的催化剂研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于5月1
2023-05-19 03:05:00
...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焦峰博士、潘秀莲研究员和包信和院士的研究团队在煤经合成气直接转化制烯烃方面有了新的创新,为破解高活性和高选择性难以兼得这一“跷跷板”瓶颈问题提供了一个行之
2023-05-20 11:11:00
“山水图”里的催化剂新体系
...艺复杂等问题。因此,探索温和条件下碳一分子定向转化技术是急需且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2020年,刘岳峰课题组就上述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当时参与讨论的既有本课题组的同事、学生,也
2023-11-08 07:07:00
乙醇生产新技术背后有何大文章
...续能源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鉴于此背景,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刘中民带领团队于2010年开始研究煤制乙醇技术关键催化剂,致力于开发一条全新的非粮乙醇合成路线。201
2024-01-17 04:2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