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屋檐下的斑鸠
李阳海
在县城,我家住一楼,阳台前种着一分多地的小菜园。地里没有活儿的时候,有事没事总愿意趴在窗台上瞧瞧那些亲手培育的菜苗。有几次竟然看到两只斑鸠,我们不惊扰它,让它自由自在地觅食,并且给它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因为时常见到有几只流浪猫不断出没,生怕斑鸠遭到不测。
时间长了,我们就想逗逗它,于是轻轻地敲敲窗户,看看它的反应。当它听到声音之后,歪着脑袋警惕地瞅着我们,一动不动。这时候我们清楚地看到,斑鸠的大小、形体、颜色比鸽子稍微大一点儿,一身光洁的灰褐色羽毛,脖颈有一圈如项链般金绿色的羽毛,长长的尖嘴巴,神气精灵的圆眼睛……
几次就这样静静地对视,竟然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感受。我无语独倚窗前,片片牵挂化作缕缕惆怅,老家老屋小梁头上的那窝斑鸠让我魂牵梦绕……
老家的老屋属于那种插嵌平房,前面有一个不到二米的小梁,小梁与明柱的对接处有大约七八寸的平台,我们发现竟然住着一窝斑鸠。斑鸠的智商较高,竟选择了这个得天独厚的地方来筑巢。
有一天,邻居赵大伯来我们家聊天,他是我们村最有文化的老者,看到我家梁头上的斑鸠后,讲了一段让我感到非常新奇的事。他告诉我们斑鸠要下三个蛋之后才开始孵化,孵到一定的时候,便挑一个蛋扔掉,认为这个蛋孵出来的后代是鹞子,将来会与自己为敌。他兴致来了,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刘邦当年大败荥阳,被项羽穷追,他只好躲在路旁一口枯井里。上天要刘邦后来当皇帝,就让斑鸠来救他。等到项羽追兵到了枯井旁,刚好有两只斑鸠飞在井栏上,看见斑鸠戏耍,追兵以为井下没人,就快鞭打马径直向前追了过去。斑鸠救了刘邦,后来刘邦做了皇帝,认为斑鸠是神灵派来助他得天下的,便下旨:继承先秦“献鸠以养国老”的礼俗……我听了后真是觉得长了见识。
我们回老家刚住下的时候,斑鸠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非常警惕。它们从野外飞回来之后,并不直接回巢,而是先落到院子的那棵老杏树上观察一会儿,然后才回巢。长此以往,看到我们没有敌意,就直接回巢啦。
到了五月之后,看到斑鸠不是双双出没了,窝里总有一只卧着,估计是产蛋、孵化、繁衍后代。
这个时候,除了布谷鸟的叫声之外,就数斑鸠的叫声啦。那“咕咕——咕”的叫声时常能听到。这既低沉、温柔、清脆又富有节奏的叫声在旷野里回荡,从远处传回到老屋。这悦耳的声音,似乎是一种训练有素的歌手在演唱。顿时让人有“结庐在人境”的感受和情趣,享受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清新和宁静。
有一天,我在前檐台前坐着喝茶,意想不到的场景出现了。当听到“咕咕——咕”的叫声,一只斑鸠飞回来了,它落在梁头的一旁,面对着卧着的伴侣。不一会儿卧着的那只也站在了梁头上。只见它俩相互动了动脖颈,点了点头,有相互对拜的架势,礼毕,刚飞回的那只卧到窝里,另一只飞向了野外去觅食。看到此情此景,我想起了部队哨兵交接时的情景,感叹:动物的情感智商不亚于人类啊!
有一天,孩子们突然开着车回来接我们,无奈之下,我们只好答应了。临走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望了望卧着的那只斑鸠,想到有斑鸠与我的老屋作伴,从此不再孤独和寂寞了,我的心里有一种释然的感受……
当我就要上车关门的那一刻,突然又听到头顶上空“咕咕——咕”的叫声,此时此刻的我已经泪如泉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