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嵩山少林真正的功夫宗师,被称少林活拳谱,隐居山野帮人免费看病
文/书史万卷
编辑/书史万卷
1982年李连杰出演的电影《少林寺》,一度让这座千年古刹火遍大江南北。千百年来流传的“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更是让少林寺成为学武之人的憧憬之地。
然而几经时代变迁,随着网络科技的发达,少林寺负面信息也纷至沓来。许多人开始认为少林寺武僧是花拳绣腿,真功夫早已失传。
前几年嵩山少林寺第30代方丈释永信,就曾因身宽体胖,又经常出席商业活动而遭人质疑,说他这个少林寺方丈徒有虚名,根本不会武功。
此时,有一人站出来为其正名,声称释永信不但会武功,而且达摩杖极为出色,软攻也很厉害,四十岁仍能轻松劈叉。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为何他的证明会让很多习武之人所信服呢?
他就是郝释斋,一位既是释永信师兄,又是其师父的少林宗师。都知道“少林宗师”这个称号可不是谁都能用的。郝释斋凭什么被世人称之为少林宗师呢?他和释永信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说到嵩山少林功夫,就不能不提起一人,他就是被称为:“少林活拳谱”的郝释斋。郝释斋因为是少林俗家弟子,且隐居嵩山,因而很多人没听说过。
生于乱世,自幼懂事
郝释斋出生于1930年的乱世之中,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很多家庭会把孩子送到寺庙剃度,供奉佛祖的同时还可以保命。
郝释斋的父母也曾动过把他送到少林寺的念头,哪知年幼的郝释斋不同意,原因可不是不愿忍受青灯古佛的严规戒律。他首先担心的是:年迈的父母无人照料,于是才断然拒绝了父母的提议。
生于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青年的郝释斋目睹了太多悲苦生活,看到欺男霸女,生离死别的不公平现象,却无能为力,因而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匡扶正义,救人救己的意念。
师从少林寺方丈释行正,修心习武
机缘巧合下,郝释斋拜了少林寺第29代方丈释行正为师,成为一名俗家弟子。这样他既可以学习武功,又能兼顾家中父母和田地。
释行正是文僧出身,自身悲天悯人,修行颇高,因而也特别重视弟子的资质和德行。他见郝释斋品行端正,又天资聪颖,实属难得一见的奇才,便有心栽培他。
一段时间后,释行正将少林寺各种拳谱一一拿给郝释斋看,这一看不要紧,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的郝释斋,一下子就被这些拳谱所吸引,因而经常通宵达旦的研习。
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加上其勤奋好学,久而久之,他看过的任何一本拳谱,都能倒背如流,举一反三,因此便有了“少林活拳谱”之称。
郝释斋果然天赋异禀,在鲜有人教的情况下,独自钻研,最终得以领会拳谱精髓,学以致用,短时间内将少林寺多种拳法融会贯通,运用得炉火纯青,一直到八十多岁,还虎虎生风,矫健有力。
踏上学医之路,悬壶济世
在少林武学上小有所成后,郝释斋突然意识到:在贫瘠的小山村里,似乎用武之处并不多,治病救人才是刚需。于是,22岁的他又踏上了学医之路。
说干就干,郝释斋空闲之余开始四处寻访当地名医,很快他便如愿以偿,拜得豫西名医李保山为师。身为医学大家,收弟子首先注重医品医德,李保山看郝释斋年纪轻轻就宅心仁厚,从心底喜爱这样的后生,因而爽快的收下这位小徒弟。
从郝释斋学少林拳法的劲头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为聪慧之人,学医路上,他依然十分忘我,极具钻研精神,加上李保山师父的言传身教,名师出高徒,几年时间郝释斋就在当地小有名气。
他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更加追求精益求精,曾多次拜访毕子贞、释行章、释得禅等多位民间中医,谈医论药,互相学习,取其精华,名医的称号随之而来。
此时的郝释斋医术高明,武功高超,但并没有妄自菲薄,一直秉承早年间师父释行正的教导,为人低调谦和,待人宽厚从容,不忘初心,坚持从善于民。
他经常从山中采药,后又种植多种草药用于治病救人。凡是来他这里诊病的患者一律不收诊费,有贫困交加者,他还会倾囊相助,以一己之力多次救助乡邻和周边的僧人。这样的善举真是不是僧人胜似僧人。
他的美名很快传遍十里八乡,大家都知道这位少林寺的俗家弟子,不仅武功高强,还有着一颗慈善的菩萨心肠。虽身未在佛门,其心早已在佛门。
桃李天下,弟子众多
郝释斋身怀绝学又仁心仁德,虽是少林俗家弟子,但在整个少林寺中却声望颇高。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方丈释行正圆寂后,方丈之位一度空缺。
期间郝释斋曾多次被众人推选,都因其淡泊名利而遭到拒绝。但每每少林寺遭遇纠纷和困难,郝释斋都会挺身而出,他一出面,事情就会立马平息,没有人与他争高下。
因郝释斋修为极高,自然不乏来拜师学艺者。他也乐意广收弟子,有教无类。因而桃李天下,众多弟子中不乏各行业的佼佼者。
最出名的当属少林寺第30代方丈释永信。
释永信16岁那年在少林寺附近的小饭店打杂,后经人引荐想拜方丈释行正为师,但因当时的释行正年事已高且双目失明,因此将他托付给最为信任的弟子郝释斋。
郝释斋身为少林俗家弟子,严格意义上来讲,他和释永信在寺院里只能算是师兄弟,而在俗家,他们又是地地道道的师徒关系。他不负释行正嘱托,将毕生所学传授予释永信,两人也因此建立了极为深厚的感情。
后来,当释永信被推上风口浪尖,遭人质疑不会武功时,郝释斋毅然站出来为爱徒正名:“有我郝释斋在,谁敢说释永信不会武功!”释永信不仅会武功,而且达摩杖和软功都很不错。
之所以没有被世人见到释永信练功的场景,是因为少林寺自古就有“六耳不传”这样的规定,也就是师徒双方在传授武功时不得有第三者在场。
除非是乱世才可以白天练功,否则只能在安静的夜晚才能到诸如坟场、树林之类极为隐蔽的地方练功,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弟子专注的学习,也防止了心怀不轨者偷师学艺。
以郝释斋的威望,谣言自然不攻自破,释永信也对其心怀感激。在2003年郝释斋73岁生日时,释永信曾对郝释斋说:“没有郝师父就没有今天的少林寺。”足见释永信对郝释斋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佛学大师,也对郝释斋感恩有加,他曾表示:“没有郝释斋就没有他和现在的嵩山法王寺。”没错,他就是任全国五所寺院方丈的释延佛。
释延佛与郝释斋相识于嵩山莲花寺,他们初见时,释延佛身患重疾,郝释斋便让少林众弟子将其背至少林寺养伤。
在郝释斋的悉心照顾下,释延佛不但身体大为好转,佛法也长进不少,让其在之后的佛学研习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如今,释延佛已是嵩山大法王寺以及全国五所寺院的方丈,虽身份显赫,依然对郝释斋心怀感激之情。
他始终不忘郝释斋曾对自己的帮助和教诲,经常为社会各种慈善机构捐款捐物,仅在汶川和玉树地震时就捐款数十万。释延佛还建立多个基金会,救助残疾人无数。其修为和佛心都深受郝释斋的影响。
郝释斋曾不顾周围闲言碎语,收留两位女弟子。这在当时的农村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1972年秋,释永梅和释永贞两位姐妹花,因不堪忍受家庭生活的种种不公,便一起发誓不再嫁人,随后来到少林寺想要遁入空门。哪知当时的方丈释行正虽一向慈悲为怀,但这次却拒绝了两人。
原来那时的少林寺还从未收过女弟子,而少林寺附近的初祖庵当时相当破败,杂草丛生,安全隐患颇多,两个女孩子怎么能住进去呢?
郝释斋在听说两人的遭遇后,和妻子释永凤商量将她们接至并不富裕的家中,给了她们生活的希望和一席容身之所。郝释斋夫妇两人待释永梅姐妹如同亲生女儿,照顾其饮食起居的同时,还教授她们少林武功用以防身。
几年相处下来,郝释斋自身的佛学理念和慈悲心肠深深影响了姐妹俩。两姐妹感念郝释斋夫妇,更加勤勉练习,最终释永梅也练得一身绝学,成为初祖庵主持。
当时很多人认为郝释斋贪图女色,不怀好意才收留这对姐妹花,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世间证明了郝释斋夫妻二人的善良淳朴,天地可鉴。释永梅姐妹也感激地称两人为爹娘。真的是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不仅佛学弟子声名显赫,医学弟子也颇有建树。
郝释斋在医学方面的大徒弟正是河南洛阳市伊川县人民医院院长柴仁涛。
二徒弟则是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卫生所医生郭光俊,这位看似不起眼的卫生所医生可不简单,曾3次被评为“全国乡村优秀医生”,2007年还曾被中央领导人亲自接见。
河南平顶山卫校校长梅国建也曾师承郝释斋。郝释斋还有众多弟子也都延续师承,修身修心,秉记师父教导,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当然其中也不乏资质平庸者,郝释斋同样倾囊所授,从未区别对待。
突遭意外,与世长辞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身怀武功绝学的少林宗师却在2014年3月的一天突遇车祸,不幸离世。得知他与世长辞的消息,前来吊唁的人不光众多弟子和僧人,还有很多受他恩惠的普通百姓。
郝释斋老人一生清苦,虽为少林俗家弟子,却深得少林绝学,被称之为“少林活拳谱”;虽是隐居山野的赤脚医生,却悬壶济世,倾尽所有救人无数;虽从未站过三尺讲台,却言传身教,有教无类,让无数弟子颇具名望。这样有才有德,文武兼备之人,称之为少林宗师,实属当之无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11: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