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韩小乔
近日,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网络游戏停服删档引发虚拟财产侵权争议”位列第十。
近年来,因游戏中虚拟道具引发的纠纷不少。我国网络游戏用户数量庞大,用户在游戏道具、虚拟货币上的投入巨大。但大多数游戏在停服后会删除相关数据存档,让消费者真金白银的付出“打了水漂”。游戏经营者提出的补偿措施往往是引流至旗下其他游戏的礼包或福利,无益于换种方式“割韭菜”。今年春节期间,“网易与暴雪停止合作”事件成为热议话题,游戏退款、进度存档等后续安排也登上微博热搜。
虚拟货币、游戏装备,这些看得见但摸不着的“游戏资产”,属于用户的虚拟财产。民法典已将网络虚拟财产正式纳入法律的保护范畴,这意味着,网络游戏“停服删档”时,用户剩余的虚拟货币,是用户充值所获,不能“想删就删”“简单没收”。运营商理应按照用户购买时的比例,以法定货币退还用户或以用户可接受的方式退换。
“想删就删”的背后,暴露出的是一些游戏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漠视消费者的虚拟合法财产。侵占没收他人虚拟财产、不公平地限制账号及道具使用、以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退款时故意拖延时间,都是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随着游戏产业规模的扩大,对游戏经营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看重短期利益,不注重长期价值,漠视消费者体验和社会公共利益,就不可能留住用户、赢得市场。游戏经营者不仅要聚焦用户权益,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和服务,还要提高风险意识,提前制定好停运退出机制及补偿方案,履行充分告知义务,满足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政策措施也要及时跟进。目前游戏虚拟财产缺乏明确的价值认定标准,应尽快出台完善有关价值评价机制和标准。对于游戏恶意停服导致用户损失的情况,可以建立完善集体诉讼、公益诉讼制度。网络虚拟财产纠纷中,消费者常常由于相关知识欠缺、取证难、机制不健全等因素,陷入维权困境。相关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违规及投诉处理机制,畅通维权渠道,方便消费者维权。
保护虚拟财产,不仅关乎用户权益,也关系行业发展。从用户需求出发,合力保障用户权益,不要总想着对玩家“挖坑”,给用户“设套”,才能让企业持续受益,促进网络游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