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专访|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唤醒沉睡的法条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3-08 00:41:00 来源:老来乐·乐言乐娱

大年初一公映以来,电影《第二十条》的票房后来居上,自2月18日春节档结束后,连日来票房高居榜首,且这一热度已经持续到元宵节后。2月26日,该片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行特别放映活动,联合编剧王天毅到场解读剧本的创作过程,并在映后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专访|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唤醒沉睡的法条

《第二十条》海报

1985年出生的王天毅是吉林长春人,本科和硕士均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现任第四检察部副主任。朝阳检察院有九个业务部门,他曾先后在五个部门任职,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办理过多起涉及影视公众人物、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

2018年以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了“昆山反杀案”“邢台董民刚案”等一系列备受社会关注的正当防卫案件,让正当防卫条款不再“沉睡”。《第二十条》公映期间,最高检的公众号也曾先后就这部电影发布了两篇影评《推卸与担当》《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文中指出该片之所以引发关注,“就因为这是真真切切发生我们百姓身边的事情,看似遥远,却时时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很容易产生共鸣。”

在检察工作之外,王天毅也利用业余时间做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并进行剧本创作,曾有作品被拍摄成微电影、话剧。

以下是他就电影《第二十条》剧本创作过程的回忆,以受访者口述形式呈现。

专访|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唤醒沉睡的法条

王天毅。澎湃新闻记者王诤图

【王天毅口述】

“向公众正确普及正当防卫制度,我们非常期待”

相信广大公众对2018年“8·27昆山反杀案”并不陌生,这件案子当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骑自行车正常行驶的于海明遭遇醉酒驾车的“龙哥”刘海龙挑衅,并被其拿砍刀击打,于海明抢到砍刀后,在与刘海龙的争夺中多次捅刺、砍击,致刘海龙重伤死亡。最高检指导江苏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活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支持公安机关作撤案处理,并作为正当防卫指导性案例公开发布。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为鼓励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权。1997年修订刑法时对正当防卫条款作出重大修改,形成了现在的第二十条。修改后的刑法第二十条,放宽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增加规定了无限防卫权,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即使造成重伤、死亡的后果,也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但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对正当防卫的适用把握过严甚至失当的问题。

2018年12月,“昆山反杀案”入选最高检发布的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司法机关结合现场情况,综合研判“龙哥”进一步加害的可能性和主观意愿,将于海明的行为判定为正当防卫。这一判定进一步明确了对正当防卫权的保护,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有魄力和担当的决定,对如何准确界定“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等问题,为司法机关提供了办案参考。

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开始思考能否通过影视作品,展现检察机关如何正确认定正当防卫,进而唤醒“沉睡的法条”。同时也让老百姓进一步正确理解正当防卫,鼓励社会上的见义勇为行为。

专访|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唤醒沉睡的法条

《第二十条》剧照

2020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切实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也就是在这时,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的制片人张婷婷(电影《第二十条》的联合制片人)觉得,创作剧本的契机到了。

正当防卫的准确认定涉及检察机关职能的依法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提起公诉中,需要针对正当防卫案件的全部证据进行整体研判、全面审查,设身处地地置于案发情境,不机械理解所谓必要限度。如果存在证据不足或其他不构成犯罪的阻断事由,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和不起诉决定。

专访|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唤醒沉睡的法条

《第二十条》剧照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一直以来对于重大检察题材的影视创作都非常重视。之前,最高检影视中心参与出品的作品,大家比较熟悉的有电视剧《人民的名义》(2017)、《巡回检察组》(2020)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那么能不能拿出一部过硬的电影作品从检察工作的角度去展示正当防卫制度?大家都很期待。

电影和电视剧的创作规律不一样,后者可以第一集就上高潮,之后慢条斯理地抽丝剥茧,给大家慢慢讲故事。电影则不然,电影的情节需要一直引人入胜,必须照顾到观众观影的情绪。我们打造的这部电影不仅要起到正确普及正当防卫、宣传检察工作的效果,还要做到让观众想看、爱看,让更多人走进影院,才能取得更好的法治宣传效果。

“韩明首先是个普通人,其次才是检察官”

2020年,光线影业和最高检影视中心达成合作意向。第一步就是要正式创作剧本,我们当时就想要另辟蹊径,首先在主要人物的设定上,不能是侯亮平那样的“完人”形象,还是强调要有百姓看点。同时,把故事的背景设定到一个地级市,检察官韩明是从基层检察院挂职上去的。其实,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我们写的时候,就是比照着那些有特色的普通检察官去写。高叶饰演的吕玲玲就有很多优秀女检察官的影子,韩明这位中年检察官也是如此,他首先是个普通人,其次才是检察官。

专访|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唤醒沉睡的法条

《第二十条》剧照

之前影视作品里很多检察官形象不是高智商,就是肩负国家权威、一身正气的形象,但在《第二十条》这部电影里,观众看到的是另一种精彩。

韩明是一个鲜活、接地气,生活在百姓身边的检察官,他也有工作的烦恼,也有家庭生活的压力。片中,韩明的儿子在学校因为见义勇为打伤了校领导的儿子要被追究行政违法责任,他经手的公交司机张贵生见义勇为后被提起公诉,在上访路上丢了性命,都让韩明在短时间内切身感受到了转变司法理念的迫切性。也正是如此,他的思想转变、人物弧光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人物最终才能立得住。

韩明在最后公开听证会上的慷慨陈词,其实观众的视角就是公开听证员的视角。在平时的工作中,听证员可不知道前面发生的故事,但观众是看了两小时的电影,对前情是清楚的。对之前他在工作、家庭、生活中的所遭所遇是有共情共鸣的。

专访|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唤醒沉睡的法条

《第二十条》剧照

剧本创作前后用了四年多的时间。整个创作过程是以编剧李萌老师为主,因为我平时还有检察院的本职工作。我们一开始就是聊天,经常一聊就到晚上凌晨两三点。这期间,还有光线影业和检察机关的创作者参与进来,包括作为联合出品方的最高检影视中心,制片人张婷婷也全程参与策划过程。整个剧本的创作是“连写带改”的过程,每次开会后,我们都带着新的问题与目标再调整。

李萌老师是专职编剧,整个故事的情节、主线是他来串的。他在做戏上非常有经验,人物关系的处理和情节推进基本都是他来把控。按照他的主线,我来设计和丰富检察工作以及与法律相关的情节。同时,我也会参与人物的塑造,尤其是电影中检察官的性格,他们的语言和日常表达。剧本创作期间,我们进行过无数次内部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对于检察系统的内部运作机制,不能“写得太飘”,最终还是要真实还原工作场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化加工。

2022年,张艺谋导演决定接手剧本。张艺谋导演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艺术成就不用多说,我小时候就看过他执导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等。近些年,他的作品《悬崖之上》,我在影院刷了三遍,他把悬疑谍战片拍出了别样的美。对于《第二十条》这部电影,导演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电影原先的片名是《正当防卫》,给的比较直白,普通观众一听好像就是一部普法宣传片,导演后来亲自敲定片名为《第二十条》。这样既点题,也给观众卖了个关子,更能激起大家的兴趣。

专访|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唤醒沉睡的法条

《第二十条》导演张艺谋在片场

“我们非常清楚,这部电影会有千万人关注”

电影《第二十条》是“张艺谋作品”,他不仅是导演,也是编剧。张艺谋导演把很多台词做了现场调整。比如片中有场雷佳音和马丽一家人打扑克的戏,这场戏就是他提出的,很多台词也是演员们的现场反应。好演员聚在一起,这么多优秀的创作者聚在一起,总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可以说,在片中很多生活细节的处理上,导演并没有受剧本的束缚,他在理解了人物设定后,重新做了一些设计。包括张译饰演的校领导,导演认为不能把他塑造成一个纯粹的反面形象,一个父亲得知自己的儿子被打伤了,他要一个说法,原本也是人之常情。

专访|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唤醒沉睡的法条

《第二十条》剧照

张艺谋导演给我的印象是每天都活力满满的。他喜欢和我讨论法律问题,对我给出的专业意见也很尊重。在剧本修改阶段,他就告诉我,“把所有不能改的地方标红”,并且“要尽量少标红”,我按照他的意思做了相应的调整。比如片中提到起诉的期限、要有检察官联席会的场景,这些都是必须保留的。电影在展现检察官的工作流程、工作机制上,做到了严谨准确。

专访|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唤醒沉睡的法条

《第二十条》剧照

创作期间,剧组曾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把正当防卫情节写得具有“争议化”。我说这肯定不行,案件一定得是板上钉钉的正当防卫,不能有丝毫的模棱两可。在案情展现上,不能有任何“防卫不适时”的瑕疵。

电影中明确展现了,刘文经(阿如那饰)当着王永强(潘斌龙饰)的面,强奸了他的媳妇郝秀萍(赵丽颖饰)后,告诉王永强如果你不签文书,“我下次还要来强奸你媳妇”,甚至扬言“我会杀死你全家”,这些都表明这种恶劣的侵害从整体上看是有持续性的,如此王永强才要和刘文经搏斗。然后刘文经还要去车里取砍刀,有明显继续行凶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王永强才找出剪刀刺死了刘文经。

我们非常清楚,这部电影会有千万人关注,很多法律人士也会拿着“放大镜”来审视剧情,这里面如果有一个法律错误、逻辑错误,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2023年7月,电影在河北廊坊开拍。我因为白天有工作,拍摄期间只能周末去廊坊,作为法律顾问与导演、演员碰面。剧组希望尽量还原真实的办案场景和办案状态,特别贴心地把所有与检察工作相关的戏都放在了周末。

专访|电影《第二十条》联合编剧王天毅:唤醒沉睡的法条

《第二十条》导演张艺谋在片场

去年夏天特别炎热,现场的拍摄非常辛苦。我到了现场后,一般就坐在导演身边,有时候大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导演对细节的展现非常严谨,比如拍到看守所提讯的戏份,他就会问我,嫌疑人的位置要怎么坐?要穿什么衣服?要不要戴手铐?包括有句台词是说“要不要审查起诉了?”我就告诉他,这样的情形下,检察官的语言是“这案子就能诉了”。这都是我们办案现场的语言,不能说外行话。类似这些细节,我们会沟通很多。

片尾检察官韩明长达6分钟的大段陈述无疑是全片最动人所在。我们当初在台词的创作上,汲取了很多司法机关内部的名言警句。比如“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一个人的人生”,这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刘哲的一句名言。而那句“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也是司法界大家早就熟悉的警句。作为编剧,要做的是如何把我们法律体系内的这么多金句做好排列设计,如何层层递进表达好这些精彩内容。当然,雷佳音的表演太精彩了,他完全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声情并茂的演绎也“打透”了观众的心。很多朋友看完电影都跟我反馈,这段戏不仅让观众落泪,不少人都情不自禁地自发鼓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艺谋、李萌、雷佳音、高叶:《第二十条》主创人员眼中的检察官
...卫的规定虽然由来已久,但很长一段时间,它是“沉睡的法条”,很少被适用。张艺谋认为,该法条和人民群众紧密相关,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能让人民群众对正当防卫有更多的了解。张艺谋指出,
2024-03-03 09:56:00
...相呼应的有力推动,剧集的适时播出正有力反映着时代与法条的进步,同时“希望大家通过这部剧能够看到法条不是冰冷的,实际上它是一个在每个人背后的保护伞”。同时,剧集也在“程序正义”
2025-07-10 11:48:00
潘斌龙专访:电影《第二十条》中的“最强NPC”
...小人物视角为切口,展示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片中的主角赌上一切,凭借自己的努力还公平和正义一个说法。 Q:《第二十条》被定义为具有喜剧色彩的新现实
2024-02-15 16:19:00
最高检连发两篇影评,罗翔:这件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人物视角作为切口来展示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2月11日和12日,最高检官方连发两篇文章点评这部电影;12日,罗翔也发视频称“这件事真的和每个人息息相
2024-02-13 12:58:00
67.58亿!电影频道“福满银幕”助力2023春节档
...别节目 | 专访《流浪地球2》剧组:导演郭帆,制片人、编剧龚格尔,演员宁理、王智、朱颜曼滋】【《今日影评》 专访《熊出没·伴我“熊芯”》剧组:出品人尚琳琳,“主演”熊大、熊二
2023-02-01 16:19:00
...漫作品征集展播活动获奖名单揭晓,由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编剧、导演、剪辑制作,联合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检察院摄制的检察反诈宣传题材原创微电影《面具》、联合石嘴山市红果子地区人民检察院
2023-02-02 07:05:00
...演。影片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规定,聚焦正当防卫这一法条。我国1979年刑法中就对正当防卫作出了明确规定,1997年修改刑法的时候,又对正当防卫条款进行了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什么
2024-02-22 07:23:00
电影《第二十条》:“唤醒”自己人生的“第二十条”
...锐和生活问题的复杂性让我们越来越需要内心的支撑,而法条显然也需要更加人性化、时代化的解读与执行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人心的期待。 从这个意义上,《第二十条》是拍给法律人
2024-03-02 00:54:00
【影评】李燕锋代表评《第二十条》:在故事中展现正当防卫法理情
...方面展现出了创新与突破,通过三个故事展现了正当防卫法条背后的法理情,起到了良好普法效果。其次,把握好维护公平正义检察答卷的力度。检察官韩明从不敢适用、不愿适用到转变司法理念依
2024-03-03 10:1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一街吃遍金陵味 市井烟火是茶南
10月7日,建邺区茶南大街热闹非凡,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大家打卡各类美食,在充满烟火气的街巷中,感受着浓厚的市井氛围与生活气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2025-10-08 08:06:00
红裙踏歌林海 《卡门》压轴终章5天5场!南京森林音乐会完美落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桂香渐浓,弦歌不辍。10月7日晚7时30分
2025-10-08 08:05:00
华晨宇南京三日烟花点亮“火星乌托邦” 中秋夜预告乐园新篇章
2025年10月4—6日,华晨宇火星演唱会在南京汤山音乐谷燃情开唱。这个从基建起步,由团队灌水泥、铺草坪,从零打造的火星乌托邦
2025-10-08 09:44:00
龙海:国庆中秋长假 非遗嘉年华精彩纷呈
南音表演。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方勇顺)国庆中秋长假,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在龙海月港古镇启动,南音
2025-10-08 07:41: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人气火爆杂技的盛会 百姓的节日10月2日,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举行九月庙会活动,杂技绝活、非遗展演轮番上演
2025-10-08 07:53:00
吉镜头|八月十六 “超级月亮”已上线!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2025-10-08 00:33:00
王亚伦《中国少年》MV温暖上线 音乐少年用歌声与行动诠释新时代风采
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音乐人,13岁的王亚伦正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展现着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从5岁发行首支原创作品,至今已创作了16首原创单曲及9张专辑
2025-10-07 18:08:00
“诗词三万里之天涯共此时”中秋咏诵会在吉林沉浸解锁中华浪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的月光洒满长春新民大街,10月6日晚,一场跨越千年的诗词之约精彩而至。作为吉林文旅倾力打造的文化IP
2025-10-07 18:4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国庆中秋假期,十堰电影市场迎来观影高峰。多部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新片集中亮相,燃起市民的观影热情
2025-10-07 15: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近日,翔安区金海街道“两岸同歌·中秋月圆”第三届翔金合唱交流活动在超旷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
2025-10-07 08:00:00
新蒲新区:举办中秋游园会 市民游客共赏烟花度佳节
多彩贵州网讯金风送爽,月满人间。10月6日晚,“皓月满金秋·共品中秋醉”——2025年新蒲新区中秋游园会暨白酒促消费活动在芳华里3536文创园举行
2025-10-07 11:08:00
国际杂技盛典闪亮登场
10月6日,演员在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开场秀上演出。10月6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启幕本届盛典汇聚来自中国
2025-10-07 08:37:00
听!四海弦友\
“屿见闽南”的南音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记者 陈立新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昨日起,“天涯共此南音月·四海同庆中国心”2025年南音展演活动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以下简称“屿见闽南”)启幕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恰逢中秋,昨日上午,在市文旅局主导下举办的“盛世华夏 月满鹭岛”专场迎宾活动,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4航站楼到达层精彩上演
2025-10-07 08:00: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国际杂技盛典点燃省会中秋之夜
“等你!等你千里归来,重逢心的喜悦……”10月6日,中秋佳节,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灯火璀璨,深情款款的歌声传递着河北人对杂技的喜爱
2025-10-07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