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晚,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暨第十八届文华奖颁奖仪式在重庆大剧院举行,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的演员虞文兵凭借在黄梅戏《太阳山上》中对李安本一角的精彩演绎,成为安庆市第二位获得文华表演奖获殊荣的演员,也是安徽省时隔12年再获该奖项的戏曲演员,为黄梅戏这一国家级非遗再添光彩。11月10日,大皖新闻记者对虞文兵进行专访。
戏曲的种子从小在心中种下
文华奖每三年评选一届,本届仅评出10个表演奖,戏曲演员仅占4席,虞文兵是其中唯一的男演员,这份荣誉的含金量不言而喻。消息传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庆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发来贺信。
出生于望江县长岭镇文学村的虞文兵,从小便浸润在黄梅戏的乡音里。因母亲余毛云在农村班社唱花旦,那婉转悠扬的曲调、生动鲜活的故事,在他心中种下了戏曲的种子。
为了追寻这份热爱,虞文兵自小考入安庆黄梅戏学校,后又到中国戏曲学院系统学习戏曲表演理论与技艺,到上海戏剧学院学习导演。
毕业后,他毅然回到家乡安庆,成为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的一员,更有幸拜入黄梅戏大师黄新德门下,得名师言传身教,打下了扎实的艺术根基,开启了深耕不辍的艺术之路。

第十八届文华单项奖获奖名单
只为在舞台上呈现最佳状态
从艺以来,虞文兵始终秉持“戏比天大”的信念,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他在《茶歌飘四方》《大清名相》《朱丽小姐》《映山红》等一系列剧目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也在《天仙配》《孟丽君》等经典剧目中重塑经典角色,塑造了众多鲜活立体的舞台形象。
无论是文人雅士的儒雅风骨,还是平民百姓的质朴真诚,虞文兵都能精准拿捏人物精髓,用细腻的表演打动观众。作为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培育工程“青年英才”,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台词、唱腔、身段,每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只为在舞台上呈现最佳状态。
此次让他斩获文华奖的黄梅戏《太阳山上》,是一部聚焦普通人精神蜕变的红色题材作品。该剧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入选全国戏曲创作优秀案例文学、话剧等作品戏曲转化类“十佳案例”,并亮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与以往诸多塑造英雄形象的剧目不同,《太阳山上》以小人物视角切入,讲述了电报员李安本在时代洪流中的成长与蜕变,传递出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与革命精神。

黄梅戏《太阳山上》剧照
成功让这个小人物形象走进观众心里
为了演活李安本这个“普通人”,虞文兵付出了巨大心血。他深入研读剧本,走访革命老区,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力求贴近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生活状态。李安本的角色兼具复杂性与成长性,既有面对危机时的紧张忐忑,也有生活中的诙谐幽默,情感层次丰富。虞文兵在表演中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既精准呈现了剧情中紧张刺激的危急时刻,用急促的唱腔与紧凑的身段营造出扣人心弦的氛围;又在生活化的场景中生动演绎诙谐片段,让人物更显真实可感 。他的表演不刻意煽情,却于细节处见真情,将李安本的内心世界与成长弧光刻画得入木三分,成功让这个小人物形象走进了观众心里,赢得专家评委一致好评。
“演活普通人,更需要扎实的功底和共情的能力。”虞文兵在专访中提到,为了一个眼神、一句唱腔,他常常在排练厅反复琢磨数小时。有一次,为了呈现李安本从犹豫到坚定的心理转变,他与导演反复沟通,调整唱腔的强弱起伏与身段的幅度节奏,直到找到最贴合人物心境的表达。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他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
在剧组同仁眼中,虞文兵是“戏痴”般的存在,排练时总是最早到场、最晚离开,遇到难点从不敷衍,务必做到尽善尽美。

虞文兵获奖证书
唯有坚守初心才能走更远
对于爱徒获奖,黄梅戏大师黄新德11月10日与记者谈起虞文兵时表示,他综合条件不错,酷爱着戏曲舞台,在每场演出中都极其认真负责,希望用努力对得起观众,这在当下的年轻人中是十分难得的。“他不仅对师父的指教牢记在心,更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是我最欣赏之处,尊师不等于盲从,师父也不是万能,我想彼此在同一个认识频道上共进,对师生双方都是促进。”
黄新德表示,虞文兵这次获奖值得庆贺,但这只是个起点,未来的艺术之路更长,相信他会珍惜社会厚爱、观众关心,谦虚谨慎,努力钻研,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为黄梅戏做出更大贡献。
作为黄梅戏传承队伍中的青年力量,虞文兵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从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到马兰、韩再芬等前辈名家,再到如今的青年一代,黄梅戏的传承脉络清晰而坚定。他表示,将以此次获得文华奖为契机,传承好前辈的艺术精髓,同时勇于探索创新,力争推出更多有温度、有筋骨、接地气的优秀作品,为黄梅戏的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谈及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虞文兵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传统戏曲既要坚守本体,留住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要与时俱进,贴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他既严格遵循黄梅戏的程式规范,保持其清新自然、淳朴流畅的艺术风格,又尝试在表演中融入现代审美元素,让传统剧目焕发新的生机。他积极参与戏曲进校园、进社区等公益活动,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黄梅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
荣誉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领奖后的虞文兵依然保持着清醒与谦逊。正如他所说,文华奖是荣誉,更是鞭策,未来的路还很长,唯有坚守初心、脚踏实地,才能在黄梅戏的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编辑 崔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