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晚明时期,社会的高消费是怎么回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6 14: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晚明时期,社会的高消费是怎么回事

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史可法。

在明朝灭亡以后,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明庭在北京的文武大臣多达两三千名,自尽殉国的只有几十人而已,其他官员则是“衣冠介胄,叛降如云”。

而在没有受战火波及的南方,则是一派歌舞升平太平盛世的景象。即使是当帝都沦陷于李自成之手,崇祯帝身死的消息传递过来以后,这群大臣第一个反应不是北伐报仇,而是因为拥立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的问题而吵的不可开交,都以自身个人利益为先。

在这种情况下,所以史可法痛心疾首的说出了那句“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

说来也讽刺,明朝在后世评价中颇高,有刚明之称,被称之为: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此有骨气的明朝,偏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家养士近三百年,结果大臣在国难当头之际,大多是抛弃了朝廷。

为何会出现这种毫无骨气之事呢,别着急接下来宋安之以晚明奢靡的消费风气来说说。

笼统上来说,提起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很多人都比较惋惜明朝灭亡以后,南明却没有守住半壁江山,最后匆匆落幕的历史。

南明为何守不住半壁江山呢,现在讨论的原因,无非就是血统问题、党争问题、军队问题,还有清庭强大的问题。

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晚明整个社会其实已经陷入病态,消费风气是相当奢靡,不说今朝有酒今朝醉,但也差不了多少了,在这种太过安逸的环境之下,已经是没有了斗志。

晚明奢靡之风有多严重呢?

自明朝中叶开始,尤以江南为最,已经高消费的风气,比今天的超前消费还要严重。而且这种高消费不仅是局限于某几个大城市,而是开始全面化。

像当时的江南一个大镇南浔镇,史料是这般记载:“迩来风会日趋,稍不如昔,奢靡渐启。冠婚丧祭,并尚繁文,颇有僭逾之风”。

明朝中期,嘉兴府桐乡县青镇文人李乐根据其亲身经历,这般评论到当时社会现状:“

余生长青镇,独恨其俗尚奢,日用会社婚葬,皆以俭者为耻。贫人负担之徒,妻多好饰,夜必饮酒,病则祷神,称贷而赛”

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开始奢靡浪费,甚至还以此为荣。如果有人节俭,那就是与众不同,那就是耻辱。

当然这些史料只是社会风气的记载,宋安之再以具体事例子来说说这种疯狂的超前消费。

当时江南官绅士大夫三日一宴、五日一请,穷极豪奢,已成为一种风气,并非个例。

像有个叫周子俶的人,爱客好酒到什么地步呢,是至售卖田庐而不顾,当时是梅村有诗嘲之。

陈确在《先世遗事纪略》中自述他的曾祖鸣梧公是“豪饮落拓,不问家人产”,祖父理川公亦是如此,相当慷慨好客,经过经过两代人的大肆挥霍,不错的家境,是彻底家道中落。

到了陈确父亲之时,家产仅仅分到一亩七分而已。

像明朝大儒归有光,后人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穆宗在位时还担任南京大理寺丞,可以说是标准的官宦家庭,给后代留下了不少基业。

结果因为儿子“好客”,百亩家产几经耗完。到了曾孙子归庄生之时,其母亲回忆已是“家无一亩”了。

晚明江南文人结社大搞盛宴,更是将这种奢靡之风愈演愈烈。自崇祯二年到六年间,先后有尹山大会、金陵大会、虎丘大会诸举,当时“复社初起,四方造访者,舟楫相蔽而下。客既登堂供具,从者或在舟中作食,烟火四五里相接,如此十余年无倦色。”

像这种宴会,往往是水陆山珍应有尽有,一席之费,消费基本上是普通农家数年之食,真是令人咋舌,难以想象。

像这种不良的奢靡之风,甚至都延续到了清朝顺治年间。

明朝自中叶以后,尤以江南为首,为何会出现这种病态的奢靡之风呢,原因是多重的,像隆庆开关,使大量白银内流也是一大原因。

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之下,滋生出奢靡之风,正所谓温柔乡英雄冢,其形成的恶性反应,无疑对于南明来说是致命的。

在奢靡风气之下,南明弘光小朝廷是毫无斗志,按理说当时弘光小朝廷是建立在忧患之际,应该是同舟共济之际。但弘光小朝廷不仅没有北伐复兴明朝,反而是文恬武嬉,热衷于粉饰太平,没事喜欢讨论开国功臣的追封问题,简直是不不务正业了,是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当时南明小朝廷,上是弘光帝朱由崧酗酒好色,下是诸如马士英等官员是醉生梦死。整体上是歌舞升平,各自寻花问柳,享受生活,全无帝都被破,崇祯帝身死,国难当头的觉悟。

结果是弘光朝廷成立勉强一年,清军南下以后,除遇上史可法在扬州抵抗以外,其余军阀大多是望风而降。即将兵临南京城下之际,弘光帝朱由崧赶紧匆忙逃出,当然最后还是被清军抓住了。

而南京的官绅们更是没有做抵抗,直接开城门投降。南明最强大的弘光政权,就这样被清军轻松的拿下,不得不说还真是讽刺。

南明弘光小朝廷在奢靡之风的环境之下,短短一年,就迅速完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得不说当时的奢靡之风,还真是使人思之后怕。不过随着清军占领南京,清庭信心大增。坚持剃发易服,引起了广大百姓和官绅的激烈反抗,所以使人下意识忽略了晚明极其严重的奢靡之风,忽略了这种病态社会之下的巨大弊端。

正所谓以史为鉴,晚明的奢靡之风的蔓延,病态社会之下的人们太过安逸,毫无斗志,还望对今人有所启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1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兴起的奢靡之风是怎么来的?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一个辉煌的时期,因其文化、艺术、科技和政治成就而被世人称赞。然而,在明朝的兴起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种奢靡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2023-05-14 21:28:00
南明:百万大军与短命王朝的碰撞
...分,但总兵力怎么说也过了上百万。当然过了上百万是一回事,能不能实际控制,有没有战斗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很明显南明压根对这些军队没有实际控制力,因为在明末随着中央朝廷式微,地方
2023-11-14 16:21:00
揭秘南明第一忠臣史,想出无数昏招使南明走向灭亡
...稳定局势,反而使原本就涣散朝廷更加混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当时皇室仅存的合法继承人有明神宗的孙子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还有明神宗的侄儿,潞王朱常淓。其中,福王朱
2023-07-05 14:30:00
清朝时期为何只形成三藩的局面
...最后只是形成了三藩的格局,那么,另外一位藩王是怎么回事呢?一首先,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三藩的建立和其势力的养成,是清廷利用明朝降将平定及镇守南方的结果。在崇祯皇帝自尽
2024-06-26 14:43:00
...到群众身边,面对面倾听群众声音,努力提升巡察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公众参与度和群众满意度。第二巡察组在二戈街道翠云巷社区开展集中宣传,耐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填写访谈记录、发放巡
2023-08-19 04:26:00
曹魏力主薄葬,原因是有了这个随葬品
...替了原来的金银财宝;还赋予了更多精神寄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厚葬在汉代极为普遍;据《晋书》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于是上行下效
2023-04-20 07:15:00
汉朝的奢侈风气是如何影响汉朝发展的?
...的奢侈风气并不是流行在百姓之中的,而主要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群体之中。像在汉朝能够享受奢侈的对象主要就是公卿贵族,还有就是王侯将相,并且在汉朝刚建立之中并没能有这一奢侈的风
2023-01-24 21:49:00
宋朝时期朝廷官员之中为何盛行经商之风
...十九世纪前的最高水平,并把它称作前现代社会。在这一时期,宋朝的税收是明朝的四倍,GDP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经济总量是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二点四,此时手工业发达,经济重镇兴起,还出
2024-05-17 19:49:00
贵州寻龙 | 安龙:几经更名的龙安之地
...安龙的美景和厚重的文化。据记载,安龙开发于春秋战国时期。明朝洪武年间,置安隆守御千户所,清顺治九年(1652年),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从广西移驻,改安隆所为安龙府,作为行都4年
2024-02-07 22: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