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镇将军是从东汉末年开始出现的,所谓的四镇将军就是: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职责是代替朝廷镇守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东汉末年本来就是乱世,虽然有四镇将军,也不过是割据势力,第一任镇东将军就是曹操本人,镇南将军是刘表,镇西将军是韩遂,镇北将军暂时空缺。
到了曹操时代,因为要不断地进行战争,所以主要设置了四征将军,所谓的四征将军,就是: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与四镇将军不同的是,四征将军主要是征战四方的将领,而四镇将军主要是镇守四方的将领,一个要打仗,一个是镇守,战争年代打仗,和平时期镇守,这就是区别。
其中征东将军与征南将军主要是防备东吴的,征西将军主要是防备蜀汉的,这也是根据敌方的实力和现实情况来安排的。
司马懿
曹操时代,张辽是征东将军,曹仁是征南将军,夏侯渊是征西将军,征北将军空缺,同时根据政权所面对的敌人,曹操划分了东、南、西、北四个战区,因为曹操的主要敌人是江东的孙权和蜀汉的刘备,所以曹操的重兵也都用来对付孙权和刘备。
曹操去世之后,曹魏的征东将军权力很大,地位很高,统领青州、兖州、徐州、扬州四个州的兵力,要知道整个曹魏也不过是九个州,征东将军就占了四个,而且这四个州成为曹魏经济发达的地区。
曹魏的第一任征东将军是张辽,张辽同时也是曹操手下最勇猛善战的将领,张辽在合肥之战中,趁孙权还没有完全集结部队,就率领800名勇士擅闯孙权中军大营,孙权一度吓得不敢应战,东吴军队和将领一时也被张辽打懵了,还要靠潘璋斩杀后退逃命的士兵才稳住阵脚,张辽因为合肥一战而名震江东,因此被封为征东将军。
征东将军张辽
曹魏的第二任征东将军是曹休,曹休也是曹魏第二代将领中佼佼者,在曹操去世之后被曹丕重用,曹休在东线的主要任务就是抵抗孙权,参与了曹丕的两次南征孙权,颇有建树,曹丕去世后,东吴趁乱北伐,曹休在皖城还斩杀了吴将审德,收降了吴将韩综、翟丹等人,立下大功。
曹魏的第三任征东将军是满宠,成为曹休之后曹魏东线的主要将领,满宠镇守淮南8年时间,与东吴有过多次交兵,胜多败少,成功地守住了东部边境,满宠一直活到了曹芳时代。
曹魏是第四任征东将军是胡遵,与当时的征南大将军王昶、镇南将军毋丘俭一起合称为曹魏三征,是曹魏整个南方和东方的屏障,胡遵的事迹不详,只知道他还作为司马懿的部将,一起北伐辽东,之后在东兴之战被吴将诸葛恪击败。
曹休
曹魏的第五任征东将军是王凌,王凌是司徒王允的侄子,出身名门世家,曹丕时代出任兖州刺史,曹睿去世后,曹爽掌权,王凌被任命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曹爽被杀的2年后,图谋起兵反对司马懿,这就是淮南第一叛,被司马懿使用手段打败,诛杀三族。
曹魏的第六任镇东将军是毌丘俭,毌丘俭是曹魏名将,最早是曹睿的文学掾,之后成为荆州刺史,曾经两次北伐辽东,第一次北伐辽东没有成功,第二次随司马懿一起北伐终于攻克辽东,司马懿征服辽东后,把辽东居民杀的杀,迁的迁,导致辽东成为一片空白,于是周边少数民族趁虚而入,而毌丘俭则一直留守辽东,并攻打入侵的高句丽,深入朝鲜半岛,这算是整个曹魏最远的一次东征,一直打到了朝鲜中部,收复汉武帝时期设置的汉四,并刻石记功。
之后,毌丘俭调任镇东将军,在公元254年与扬州刺史文钦一起反对司马师,但被邓艾、司马师、诸葛诞、胡遵等人击败,毌丘俭兵败被当地平民射杀。
毌丘俭、文钦、文鸯
曹魏的第七任征东将军是诸葛诞,他是诸葛亮的族人,曹爽主政期间,诸葛诞出任扬州刺史,曹爽被杀后,诸葛诞参与了镇守第一次和第二次淮南叛乱,之后成为征东大将军,因为司马昭猜忌他,召他入朝担任司空而逼反诸葛诞,最终兵败被杀。
从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曹魏最高权力,到公元257年淮地三叛发生之时,不过只有8年时间,三次淮南之叛后,司马家族才彻底控制了淮南,为何8年中只有淮南地区的征东将军管辖范围内发生了三次叛乱呢?这三次叛乱都是支持曹魏而反对司马篡位的吗?
因为司马家族,主要是司马懿唯一没有在淮南地区带过兵,打过仗,司马懿在曹操时代和曹丕时代,都没有率军作战的记录,到曹睿时代才有,司马懿最早是镇守宛城,都督荆州和豫州两州军事,并平定了新城郡孟达的叛乱,曹真去世后,诸葛亮持续北伐,于是司马懿被调到雍凉前线,成为对抗蜀汉诸葛亮北伐的主力军,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又参与了平定辽东公孙渊的叛乱。
司马懿父子
司马懿在曹魏南部军区宛城2年,在曹魏西部军区关中5年,再加上平定辽东1年,之后便成为曹魏的辅政大臣,在司马懿这几年的军事生涯中,拉拢并培养了不少亲信势力,比如邓艾是司马懿一手提拔的,关中的雍州刺史郭淮也是司马懿的亲信手下,不听话的车骑将军张郃在诸葛亮四伐时被射杀,所以司马懿唯一没有服役的地方就是淮南,正因为司马懿没有到过淮南,所以他不能在淮南培养私人势力。
淮南三叛虽然反的是司马家族,但并不一定忠于曹魏,而且参与三次反叛的将领之间彼此有矛盾,比如诸葛诞参与镇压了第一叛和第二叛,却参与了第三叛,参与第二叛的文钦与诸葛诞之间矛盾重重,诸葛诞还在第三叛时杀了文钦,导致文钦的两个儿子文鸯和文虎投靠了司马昭。
司马懿篡位
此外,淮南地区屯驻着曹魏规模最大、势力最强的边防军,因为淮南主要是防备东吴的,而且淮南地区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又是双方的前线,而且淮南地区多年屯田,粮食也有很多,淮南治所寿春又是座坚城,想想看,坐镇淮南的征东将军,手里握着十几万军队和足够吃一年的粮食,看到司马懿能过政变上台,他们心里能不冲动一样吗?如果打着曹魏的旗号成功后,那绝对是地位的空前转变,如果打不过,还可以投靠长江对面的吴国,所以后三任征东将军就赌了一把。
而曹魏的荆州地区和关中地区,不是兵员较少,就是交通不便,没有资源打起来,所以就只有淮南地区有实力反叛,当然也不排除像王凌和毌丘俭这样的曹魏忠臣,为了曹魏的复国与司马家族拼一把。在七任征东将军中,其实大部分人是忠于曹魏的,越往前越忠心,只是到了后来,曹魏势力逐渐衰弱,再加上士族也开始离心离德,才发生了叛乱,但是淮南三叛之后,司马家族彻底控制了淮南以及整个曹魏的政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2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