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新华视点丨“高薪”背后可能有陷阱 谨防招聘诈骗套路多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7 20: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南宁8月7日电 题:“高薪”背后可能有陷阱谨防招聘诈骗套路多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何伟、林凡诗

虚假承诺“画大饼”,在合同中玩“文字游戏”,成立“皮包公司”挂羊头卖狗肉……“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正值求职季,一些不法分子设置种种套路,引诱求职者上当受骗。

屡屡以“高薪”为诱饵实施诈骗

记者登录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发现,与“招聘”相关的投诉结果近1.5万条,其中不少涉及招聘公司虚假宣传、就业培训机构坑害求职者。智联招聘的一项调查显示,33.6%的受访者称亲身经历过招聘诈骗,29.7%的受访者表示亲戚朋友遭遇过招聘诈骗。

“招聘专线司机,月薪一万元起。”今年2月,来自广西南丹县的杨元(化名)在某招聘网站看到一家物流公司招聘货车专线司机,月收入让人颇为心动。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他,想跑该专线需要用司机自己的货车,若没有货车,则需要在公司贷款购买。

在公司工作人员不断“游说”,承诺货源充足、保证高薪之下,杨元向金融公司贷款7.96万元,以12万元购买了一辆二手货车。

之后,杨元没有接到任何生意,这才得知,根本没有所谓的专线,公司也未向他提供其他货源。杨元才意识到被骗——不但没找到工作,还背上一笔贷款。目前,杨元已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警方已经开始介入调查。

此外,培训贷也是招聘骗局中的惯用手段。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周平(化名)向记者反映,他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一条短视频运营工作的招聘信息,对学历和工作经验等无要求,工资保底4000元。小周应聘被告知,工作前需要进行三个月的培训,费用为19800元。公司称,培训结束后负责安排工作,培训费可办分期贷款,届时用部分工资还贷。

试听两天课程后,小周签下了贷款合同。但培训课程结束后,公司工作人员只是在班级群里发送招聘信息,具体岗位仍需自己去应聘。最终,小周不仅工作没着落,而且欠了债。

近期,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招聘诈骗案件,犯罪团伙利用被害人对证书性质的认知偏差,以高薪职位为诱饵,以必须持证上岗为由,骗取“学习证明”费用。从2022年4月至案发,该犯罪团伙骗取涉及新疆、西藏、内蒙古、河南、甘肃、重庆、云南、广东等地多名受害人共计18万余元。

揭秘招聘诈骗套路

记者调查发现,诈骗者用各种手段引诱求职者“上钩”。

虚假承诺“画大饼”。不法分子以低门槛和高薪为诱饵,等求职者上门后再许以各种虚假承诺,将求职者一步步引入圈套中。

“我们是正规公司,工作时间自由,赚钱由你安排。”“您可以完成超级任务单,奖励很高。”“赚了钱都是您的,输了钱由公司赔付给您。”……四川省公安厅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运营的“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公布一起案件,四川雅安市的王女士春节后找工作时被骗子抛出的各种赚钱“美好前景”套牢,在对方步步诱导下,被骗走21万元。

办案人员介绍,骗子伪装成企业招聘人员,给求职心切的王女士“画大饼”,邀请她做简单任务并立即给予小额回报,取得信任后加大任务金额,编造各种理由让她充值下注、连续刷单,直至银行卡余额不足,想提现却失败了。

有的玩“文字游戏”,设苛刻条件。招聘公司虽然许下种种承诺,但在合同中设置苛刻条件,致使求职者在后期发现公司未兑现承诺时,也难以从合同中找到维权依据。

有的成立“皮包公司”挂羊头卖狗肉。据记者了解,在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近期宣判的招聘诈骗案中,被告人刘某、雷某在某商业广场内成立空壳公司,假借用工单位名义,在招聘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其余被告人冒充公司业务员联系应聘者,通过虚构出的岗位诱导被害人参加培训,并进行虚假面试,最后以停止招工或面试未通过为由淘汰求职者,从而骗取大量培训报名费等。

广西东方意远律师事务所律师丘新颖向记者表示,有的受害人发现被骗,但无法知悉诈骗方的具体身份信息,没办法通过诉讼在法院立案,常常陷入维权无路、求助无门的局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7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防范“高薪诈骗”需求职者提高理财素养
...中玩“文字游戏”,成立“皮包公司”挂羊头卖狗肉……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正值求职季,一些不法分子设置种种“高薪”套路,引诱求职大学生“上钩”。多名教育专家建议,高校要普及求职、
2023-08-09 09:46:00
新华视点|从天而降的“礼品卡”,究竟是何来头?
本文转自:新华社包装精美、“蟹”礼诱人、客服“亲切”……近期,有网友收到了“匿名朋友”快递上门的“大闸蟹礼品卡”。对“免费”的“大闸蟹”,你会动心吗?日前,福建厦门公安机关破获一
2023-11-27 16:18:00
新华网评:谨防招聘市场“糖衣炮弹”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网记者 林凡诗以高薪为诱饵,虚假承诺“画大饼”,在合同中玩“文字游戏”,成立“皮包公司”挂羊头卖狗肉……近年来,招聘市场上的诈骗行为坑害求职者,不少求职者“未
2023-09-01 10:31:00
本文转自:新华社随着大众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度的提升,国学培训热随之兴起。然而,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国学培训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怪现状”。一些国学培训机构假借“国学”旗号,传播
2023-11-28 20:05:00
...“不要被五花八门的理由蒙骗,拨开层层外衣,它最终的套路就是典型的刷单诈骗”民警到场后,立即结合案例及反诈知识点对其遇到的诈骗套路进行分析,向其进行反诈宣传,钟先生在民警的一番
2024-04-24 16:15:00
新华视点:经常收到“积分到期兑换”短信?小心其中有“诈”!
...诱惑力的优惠,实际上很可能是消费陷阱。谁在设局?“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蹊跷的积分兑换“迷迷糊糊接到短信,以为是移动积分到期了提醒兑换呢。”东北某地消费者王女士收到一条短
2023-10-30 21:32:00
本文转自:新华社一些犯罪分子伪装身份接触被害人,利用系统漏洞、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等虚假便利条件,引诱被害人注册他们自制的网站或App作为虚假投资平台加以利用,套住被害者的钱袋子。
2023-01-26 14:17:00
新华视点丨“名牌”白酒仅售几十元——直播间的“全网最低价”是福利还是陷阱?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打着特制酒厂旗号的所谓“专用酒”一瓶只要几十元,标价460元一两的茉莉花茶仅售4.99元……近期,各种年节礼品需求大增,直播电商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渠
2024-01-26 08:47:00
月薪保底1.2万?高薪招司机暗藏猫腻
...作,打着高薪招司机的名义实际是为了卖车,自己陷进了套路。不仅没挣到钱还背上了贷款在广州中山务工的蔡先生跑了一阵货运后发现,公司不仅没有足够的货源以保障每月正常还款,有的货款还
2023-06-20 09: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