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夜晚的城市,有一群穿着马甲的人,骑着小巧的电动车穿梭在夜色里。从傍晚华灯初上,到凌晨灯火阑珊,他们为夜归人保驾护航,也为他们背后的万千家庭送去安宁与幸福。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傍晚七点,代驾小哥陈集财早早到了“老地方”,这里有几家适合宴请的饭店,最常出单。这是陈集财开代驾的第七年,平日里,他都是最先到达这里的代驾小哥之一。
傍晚时分,代驾小哥陈集财在经常出单的地方等待。记者 曹志 摄
等待总是漫长的,夜幕缓缓降临,系统上显示在线的代驾司机越来越多,四家饭店门口,逐渐聚集了五、六位代驾司机。“现在代驾司机很多,系统单子如果不够,司机就需要等待很长时间。”陈集财挂着接单系统,在微信上与值夜班的妻子聊着天,同时余光始终关注着饭店门口。
“老板需要代驾吗?”晚上八点,他又一次迎上饭店里走出的四五位客人,终于接到了今天的第一单。
陈集财正在和顾客沟通位置。记者 曹志 摄
从国贸,到西海岸,随后是东边的海口外滩、新埠岛……正是周六订单高峰期,单子一个接一个,陈集财走过的路线渐渐画成了一张网。
陈集财将电动车放入顾客车内,准备出发。记者 曹志 摄
“刚接的客户,上车说了没几句话便倒头就睡。”陈集财有些担心。他想起,有一次遇到喝醉了的客户,到达目的地后怎么也叫不醒。眼看免费等待的时长已经超过了不少,无奈之下,陈集财找到了最近的派出所,这才联系上了客户的家人。客户的儿子匆匆赶来,看到安然无恙的父亲,带着歉意连连道谢。此刻,时间已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刚开始做代驾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总会觉得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心中难免有些烦躁。”陈集财回忆道,“但单子总有好有坏,客人平安送到,我也收到客人的道谢,心里至少有一些安慰吧!”最后,陈集财没要附加等待费,便利索地跨上小电动车,奔向下一个订单。
陈集财正在和顾客沟通。记者 曹志 摄
临近十二点,陈集财接到了一位年纪相仿的客户,对足球的兴趣让两个人搭上了话。“你们做代驾的,是不是很辛苦?”“主要是熬夜,不过我也习惯了!”陈集财回应道。年轻人打开了话匣子,分享工作的压力与乐事,话语中的无奈与坚持,让陈集财心生共鸣。“都辛苦了,加油兄弟!好好赚钱,好好生活!”最后,客户乐观地鼓励陈集财。
夜已深了,在狭小的车厢内,萍水相逢同龄人的理解与支持,搭起了紧张生活下的片刻休憩之地。
代驾结束,陈集财正在收拾自己的装备。记者 曹志 摄
“在驾驶的过程中,我只有一个念头:服务好客户,安全、快速地将客户送到家,然后开启下一单。”在代驾的生涯中,陈集财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的礼貌有加,有的酒后失态,有的事业有成,有的风华正茂。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他,只是夜色中的一位过客,用他的专业和服务,守护着每一个归家的梦。
“做代驾收入不错,时间也比较自由,在老婆休假的时候我可以随时请假,一起回老家陪孩子。”由于工作原因,陈集财一家人团聚机会不多,提到家人,他忍不住提起嘴角。他把微信头像、手机壁纸、聊天背景全换成了和妻子的卡通画像,朋友圈背景是可爱的儿子,一打开就看得见。
闲暇时,陈集财和爱人在聊天。记者 曹志 摄
“我计划这两年多攒些积蓄,等孩子大一些,就一家人团聚,不再三地分居,同时也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陈集财笑着说。每一个披星戴月的夜晚,每一趟吹着晚风赶往下一单的途中,他的心中都充满了满满的动力和期望。
“靠双手吃饭嘛,做什么都光荣!”他相信,年轻便应该如此,通过奋斗,理想的生活就近在眼前。
暖黄色的路灯下,有许多像陈集财这样的代驾小哥,每一次引擎启动,都承载着对乘客安全的承诺和守护。他们带着对理想生活的憧憬,点亮温暖的灯火,照亮了夜归人的回家之路。
监制:周元
策划:李灏 纪燕玲
统筹:胡诚勇 陈声浩 贺梦遥 王景瑄 陈小丹
记者:陈 婧
摄影:曹 志
摄像:曹 志 陈 婧
剪辑:曹 志
海报:符爱华
包装:洪盛伟
《灯火里的青春》系列报道:
青春是一首唱不完的歌,也是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推出《灯火里的青春》系列主题报道,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在深夜里坚守岗位的青年们,记录下身边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给社会传递更多的温暖与力量。
他们在深夜里坚守,青春在灯火里绽放光芒。他们中,有夜间急诊医师、110执勤民警、电力巡检抢修人员、代驾小哥等。他们,是城市的守护者,也是青春的奋斗者。
他们,用拼搏和努力,诠释着劳动精神;用激情和奋斗,践行着青年的担当。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见证他们在灯火里谱写的青春故事。
灯火里的青春 | 基层民警:点亮安全之灯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街头下班高峰期的车水马龙退去,一栋栋写字楼灯火暗下,家家户户享受一天中难得的团聚休憩时,陈玉琼不是端坐在电脑前,就是在出警路上或现场。晚上9点到11点半,是夜间110接警最繁忙的时间段。7年里,身为派出所基层民警,陈玉琼已经不记得自己出过多少次警,调解过多少起纠纷,讯问过多少涉案人员,记录过多少笔录。从初出茅庐到得心应手,他心里一直谨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是根本”。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曾令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2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