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广州增城将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19 04: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广东省培育未来智能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两大行动计划征求意见

广州增城将打造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徐雯雯)未来智能装备和未来电子信息是未来产业和未来技术发展的两大重要方向。日前,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先后对《广东省培育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广东省培育发展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以下分别简称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公开征求意见。

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为广东省未来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设置了四大工作目标,包括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产业生态逐步完善。其中提及,到2030年,要取得30项左右关键未来智能装备技术突破,牵头或参与制定30项以上未来产业标准;培育4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5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将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市打造成主导产业突出的未来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还明确了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培育优质骨干企业、强化前沿装备应用、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等重点任务,部署了人形机器人、空天装备、深海装备、深地装备等重点工程。在产业布局上,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核心引领,带动其他地市配套,构建多点分布、各具特色、紧密协作的未来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格局。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市发挥创新资源高度集聚优势,开展人形机器人、空天装备、深海装备、深地装备研发创新;支持佛山、东莞、珠海、韶关、中山、江门、肇庆、阳江、茂名、湛江、清远等地市发挥各自优势,立足实际发展未来智能装备,积极拓展应用场景。

未来电子信息产业是以新一代网络通信、量子信息、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的前瞻性产业。根据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到2030年,广东省将在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未来电子信息企业培育初见成效,未来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初步搭建,在新一代网络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信息等领域引领全国,成为未来电子信息培育发展新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在全省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在重点任务中,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明确要打造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建设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在重点工程实施上,重点推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等区域联动,建成立足广东、辐射粤港澳、面向全球的虚拟现实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区。同时,以广州、深圳为核心,汇聚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积极引进和培育具有全球重要影响的量子科技企业,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平台及我国量子科学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的南方基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9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广州增城:向东看广州科技创新高地
...碳总部园。南香山下,永宁大道旁。增芯科技,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项目首台设备已搬入;广州国显维信诺,广州首条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正全力爬产;纽恩泰新能源科技,
2024-02-19 04:02:00
...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李刚9月20日上午,广州增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发布暨增芯项目封顶活动在增城开发区增芯产业项目园举行,随着增芯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一座专业的芯片制造厂初具
2023-09-22 08:16:00
丝苗米农业产业园:5G种稻 带动5300户农民增收
...水质仪、土壤仪、摄像头等诸多设备,智慧平台可以借助传感器,收集土壤湿度、肥力、虫害以及天气等数据信息,有利于农业专家及时、精准地获取种植基地的信息,为营造优质农作物生产环境提
2023-02-20 18:20:00
...制造项目,是广东省、广州市和上海兴橙科技搭建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发展载体。目前,项目已与10家MEMS设计骨干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定制工艺设备、开发特色工艺技术,包括但不限
2022-12-15 12:33:00
广州增城区:丝苗米飘香 老百姓增收
...活率提高30%。记者在丝苗米产业园了解到,借助5G技术和传感器,基地能收集土壤湿度、肥力、虫害以及天气等数据信息,营造优质农作物生产环境。冯德毅表示,未来他们将深入挖掘增城丝
2024-02-02 02:01:00
三个经济大省,加速上新了
...上工业比重首次突破50%,达到50.2%。体现在新产品上,是传感器、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子元件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8
2024-05-07 11:16:00
龙精虎猛 炼强制造业筋骨
...月完成设备调试,并尽快投产,力争今年年底实现第一批传感器产品下线销售,2025年产量持续爬坡。”增芯项目全称为“增芯12英寸先进智能传感器及特色工艺晶圆制造量产线项目”,分两
2024-02-19 04:02:00
...片我们是认真的再来说说芯片产业,国内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在增城正式启动投产,这不仅是广州的骄傲,更是中国芯片制造的一大步!从动工到投产,只用了短短18个月,这速
2024-08-02 10:07:00
聚焦“三个关键” 抓好“头号工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增城区:聚焦“三个关键” 抓好“头号工程”广州东部中心增城区在省“百千万工程”考核获优秀等次,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乡
2024-05-31 04:1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消失的法老”回来了!“BesTV上海博物馆”今天上线 计划实现上海电视用户全覆盖
11月18日,“廿念不忘,帧帧日上——百视通成立20周年分享会”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作为20周年重磅发布之一,由百视通与上海博物馆联合打造的“BesTV上海博物馆”产品正式亮相并登陆上海移动高清电视
2025-11-20 08:06:00
入住4年仍甲醛超标!福建卫视《现场》探访实录,解码智能门的健康升级路径
近日,福州居然之家王力安防门店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消费者丁先生专程送来一面写有“贴心服务暖人心,智能监测护健康”的锦旗
2025-11-20 08:0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近日,专注于毫米波雷达芯片研发的厦企——矽杰微电子(厦门)有限公司(简称“矽杰微电子”)完成C1轮增资
2025-11-20 08:29:00
厦门围绕“金鸡”品牌 在影视产业链上持续发力
陈铎(中)指导员工进行《活宝档案》动画制作。海丝(厦门)电影工业产业基地施工现场。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走进位于软件园一期的继来之(厦门)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5-11-20 08:30:00
记者走基层|集装箱“搬上”无人车 解锁配送新技能
11月1日,在廊坊座头鲸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基地,工作人员对蓝丁智能无人配送车底盘进行性能测试。 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11月1日清晨
2025-11-20 08:49:00
破局之法,精耕之道 《精耕者访谈》第三季·区域之王重磅开启!
11月18日,由蓝河乳业独家冠名的《精耕者访谈》第三季·区域之王正式启动。作为母婴行业首个高端访谈栏目,其始终着眼于市场一线
2025-11-20 09:06:00
北京博大健康体检管理中心盛大启幕 以“科技+精准”重新定义健康管理新标杆
11月18日上午,北京博大健康体检管理中心(简称“博大体检”或“中心”)在京举行开业典礼,正式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海绿茵国际园区
2025-11-20 09:06:00
以儿童为本——赖园青的幼儿教育科学实践之路
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如何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幼儿认知发展?上海浦东新区民办普瑞姆幼儿园园长赖园青用贯穿理论与实践的智慧教育探索
2025-11-20 10:06:00
山东移动招远分公司秋冬宽带服务义诊暖心启动 专业服务守护数字生活
胶东在线11月19日讯(通讯员王少娜徐冰鑫)秋冬时节,居民居家上网需求激增,网络卡顿、信号盲区、设备老化等问题更易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2025-11-20 10:17:00
四梯科技重磅发布智能产业工程师证书项目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2025年11月14日,在深圳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第二届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论坛上,北京四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梯科技”)首次面向社会正式发布“四梯智能产业工程师证书项目”(4T SIEC)
2025-11-20 11:37:00
一屏承古韵,元景越千年!联通数智重构文博文创新范式的野望
11月17日,“中华文明起源系列——‘看·见殷商’”展览总结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行。会上回顾了“看·见殷商”展览的创新实践
2025-11-20 12:07:00
名创优品斩获国际零售地产大奖MAPIC 2025\
在法国戛纳举办的 2025 年全球零售商业地产峰会大奖(MAPIC Awards)中,名创优品凭借其MINISO LAND战略级店态
2025-11-20 14:38:00
正雅2025中亚市场战略深入拓展,彰显国际品牌实力
2025年,正雅齿科持续推动其在中亚和俄罗斯市场的战略布局,通过一系列系统化的全球参展和品牌活动,进一步巩固其在隐形正畸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2025-11-20 15:08:00
北京搭台助“实干派”机器人出圈
这两天京城寒意持续“在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99支团队带着各自的“智能劳动者”,在2025年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大赛上展开“终极对决”
2025-11-20 1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