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太监李莲英:权势与金钱的追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0 15:23:00 来源:戏说三国

因为等级森严、行之有效的太监管理制度,太监在清朝到底没掀起什么大的风浪。但是,太监毕竟身在皇宫,有的还每日陪伴在皇帝身边,也是大臣、嫔妃乃至皇子们必须巴结的人物。清朝最出名的莫过于“四大太监”—吴良辅、安德海、小德张和李莲英。

清朝太监李莲英:权势与金钱的追求

咸丰六年,八岁入宫的李莲英,在同治三年,16岁时才被调到慈禧太后身边并在慈禧太后身边服侍了五十三年之久,被慈禧太后亲赏二品顶戴(雍正朝对太监品级有过明确规定,不能超过四品)。算得上清末最有权势的太监—李莲英,当之无愧的称得上“四大太监”之首。那么李莲英为何不学学自己的前辈吴良辅、安德海等参与朝政,走向人生巅峰呢?小编认为原因有三。

一、前车之鉴,不敢

清朝的太监并不像秦朝、明朝那样那么嚣张,但是也出现了吴良辅、安德海这样的干预参与朝政的权势太监,至于下场如何,可想而知。

清朝太监李莲英:权势与金钱的追求

吴良辅因为受到顺治帝的宠幸,因而专权把持朝政,后来发展到竟然敢与官员贿赂勾结。但顺治帝袒护他而未依照他自己所订禁宦官干政的谕令处罚。但是,顺治能宠他,孝庄太后可容不了这样干政的太监,顺治皇帝驾崩,康熙刚一继位,吴良辅就被下令处死了。

清朝太监李莲英:权势与金钱的追求

安德海因为在咸丰皇帝驾崩以后,在慈禧太后发动的“辛酉政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被慈禧太后宠爱。而后,又在慈禧太后和辅政王奕的权力博弈中,做出突出贡献而备受慈禧太后信任,以致权势达到了顶点。可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胆敢干预朝政的安德海甚至不将同治皇帝放在眼中,而后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太监私自出宫、违反祖制”的罪名处死。

有吴良辅干政被杀的前车之鉴,还有和自己一共进宫的安德海参与朝政被杀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冲击,李莲英这样一个聪明人,怕是断然不会再踩这根红线!

二、爱财不爱权,不想

虽然李莲英进宫之前家中经济条件还算可以,但是李莲英对于金钱的渴望远远大于对于权势的追求。身居太监大总管,慈禧太后的红人,李莲英收受贿赂的机会绝对不少,也真的收了很多,但是就这样李莲英还不满足,还算变着法的敲诈官员,可见其对金钱的喜爱。

慈禧率光绪及百官出逃之时,趁机敲诈山西官员;千方百计敲诈地方来京办事官员;收受后宫嫔妃甚至亲王贝勒的贿赂。李莲英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对金钱的追求,根本没心思也不想干预朝政。

三、身份尴尬,没机会

虽然慈禧太后非常宠幸李莲英,但是李莲英的身份却是非常尴尬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李莲英未进宫之前是在哪里上班的—郑亲王端华府!在端华府工作了一年以后,才被端华府送进宫去当太监。

那么,这个端华是谁呢?他就是咸丰皇帝驾崩之时,委任的八个顾命大臣之一,也就是后来在“辛酉政变”中被慈禧太后以“专擅跋扈罪”处死的政敌。可想而知,从死敌府中送来的太监,以慈禧太后的精明和多疑对他能没有防备吗?所以,李莲英即使想干政也就没有机会。

清朝太监李莲英:权势与金钱的追求

另外,李莲英在处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的关系时也和别人不一样。他似乎很心疼和照顾这个被自己从小带大的可怜皇帝。就连光绪皇帝自己也都说过:“没有李谙达,就没有朕之今天”。但是,我们都知道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关系,后期甚至剑拔弩张,关系紧张到了极点。李莲英对待光绪皇帝的态度暧昧甚至对“戊戌变法”的态度暧昧,让慈禧太后很是生气。这样的情况下,李莲英还有机会干预朝政,靠近权力中心吗?不可能!

历史上对于李莲英是否干政也是因为证据不足而争论不休,你认为李莲英和吴良辅、安德海一样干预朝政了吗?

如果李莲英真没有干涉朝政,你认为原因何在?不想?不敢?还是没机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0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监如何照顾冷宫妃子?难怪妃子宁愿自杀都不肯去,这也太惨了
...这让陈阿娇感到十分怨恨。然而,她的母亲馆陶公主依然权势滔天,因此照顾被废的女儿并不困难。尽管陈阿娇被贬至长门宫,但她的生活依旧相当优越,甚至能花费重金请司马相如为她创作《长门
2024-11-02 09:49:00
中国历史上最具权势的四位太监
...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关于李连英身世,民间传说具体而生动,说他原是河间府一带的无赖,因私贩硝磺入
2024-02-20 20:45:00
李连英在清末的权倾朝野与宫廷内的生存之道
...不再是昔日内廷中的一个小角色。借助慈禧的信任,他的权势越来越大,几乎可以与皇帝平起平坐。他出入宫禁自如,与后宫佳丽暧昧不清;他左右朝政,策划政变,权倾朝野。李连英明白,正是他
2023-12-04 14:42:00
慈禧最爱干的两件事,古代太监宫女都受不了
...使得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敝。慈禧这样一位站在了权势顶端的太后,虽把控着整个清政府,但她的生活中同样是无趣,每日听听戏曲、赏赏花。后宫的女人大多如此,而不甘无聊度日的慈禧则
2023-02-08 21:36:00
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结局如何?为什么会身首异处?
...监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因此,整个清朝历史中,能够掌握权势,甚至影响朝堂的太监极少,而最著名的当属慈禧太后面前的红人儿,著名的大太监李莲英了。李莲英公元1908年,慈禧太后病逝。
2023-07-05 05:48:00
慈禧死后李莲英为什么没有受到牵连
...,有清一代,太监从未掌过兵权,也未形成过左右政局的权势。太监的最高长官是四品“宫殿监督领侍”,其衙门“宫殿监办事处”(又称敬事房),是内务府的下属机构,太监如有不法之行,内务
2023-05-06 06:55:00
此人太监界的楷模,朝中谁都怕他
...重视了。可是就和慈禧太后死后的命运一样,李莲英如此权势熏天的人在死后也没能逃脱盗墓贼的困扰,清朝灭亡之后,李莲英的陵墓被盗墓贼一扫而空,其中有很多珍贵的宝物,都被破坏了,后来
2023-04-19 09:17:00
张兰德有四个老婆是真的假的
...生理有问题,但他们为了展示自己的地位,所以也跟其他权势的大臣一样,表现自己的实力。在当时而言,这也是常见的事情。这位小德张,小时候家里非常苦,现在终于做到了太监总管,所以开始
2023-05-23 10:30:00
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总管小德张,受慈禧宠信,与格格恋爱
...或者是安德海。事实上,慈禧身边还有一位能人,他不仅权势滔天,而且富可敌国,他就是小德张。 小德张自小家境贫困,有一次他在大街上遭到有钱人训斥,让他心生妒忌之火,于是他赌气地
2022-12-24 13: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