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左江日报
控“双碳”、限“两高”形势下传统工业怎么办?
——对“两高”变“两低”促项目落地的一点思考建议
□ 李亮光
三年疫情和国内外大环境重创经济下的行业选择
三年疫情,产业链全球化受阻,经济下滑。各界期望2023年起经济报复性反弹,但表现不如人意。问题出在哪?国内外市场疲软运行不如预期是首要原因,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市场主体有投资预期的项目少,投资意愿信心有限,实际开工建设投产不足,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在不少经济后发展地区,好不容易转移几个传统工业项目又被纳入“两高”清单。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要赶上中等发达地区步伐,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资源换产业,有序发展东中部转移产业中的传统工业可能仍是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地区首选。
节能减排政策理解不全面、不实事求是,导致传统工业项目难以落地
国家出台限“两高”、控“双碳”政策,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起到积极引领作用。但一些地方过多强调新产业新业态,忽视通过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经济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作用,一些地方甚至将“两高”拉入黑名单,理由是节能降碳、减排任务没法完成。诚然,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鼓励企业技术研发,减少对耗能排碳、“两高”行业的依赖是大趋势。但目前新兴产业处于积极探索、规模拓展阶段,不是当前产业和经济发展结构的全部。
我国实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政策是执行逐年减排措施。2021年起,在环境质量达标地区,“两高”项目实行区域等量削减置换,超标地区倍量削减置换,没有污染物削减指标来源,不得审批项目环评文件,不得开工建设。达标地区等量削减、超标地区倍量削减,看似实施差别化管理,但工业基础弱、经济落后、环境质量优良地区,现有企业几无污染物减排空间。显而易见,环境质量优良,说明具有生态环境质量资源优势。环境质量优良有环境容量空间,却没有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来源,成为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的悖论。
要科学理解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用环境容量核准排污总量助推绿色发展
区域削减政策措施源于国家1995年以来实施的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政策(简称“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是将某一区域、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排入这一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达到环境质量目标的环境容量测算之内,以保持或达到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简而言之,排污量不能大于环境容量。国家实行总量控制有两个途径,一是减排目标管理,每年要减少一定比例的排污量,二是通过核算区域、流域的环境容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经过近30年的减排努力,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明显改善态势。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85.5%,广西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97.9%,全国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89.8%,广西是98.2%,广西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占比94.5%。由此,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减排任务和城市、河流改善环境质量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总量控制方式(途径)可以进行调整,应改为以环境质量为底线,保持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采取环境容量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管理方式,回归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和总量控制制度的本位。通过环境容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政策措施,体现地区公平合理和差别化管理,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化、精准化。
实行环境质量目标区域削减,可以保障后发展地区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指标来源,顺利完成项目环评审批建设。如此,后发展、环境质量优良地区就有了较为充足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来源,对外招商引资承接东部中部产业转移就有了底气和优势,项目审批快速落地就有了制度和政策保障,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可能成为现实,实现区域经济平衡跨越式发展。
“两高”变“两低” 倒逼传统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目前,纳入“两高”环境管理行业,包括煤电、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建材、钢铁、造纸等将长期存在,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遏制“两高”行业项目盲目发展应当理解为要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选址布局,采取新工艺、严格污染物治理措施,既防止“两高”盲目投资,又实现传统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目前,我国大多传统工业工艺先进、污染治理技术较成熟,清洁生产处于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国家地方对新改扩项目环境管理要求严格,比如,新建、扩建项目要达到行业先进或国内先进水平,污染物达超低排放值,传统工业污染风险将大大降低,就是要不断利用新技术改造,按照产业生态化构建循环经济链,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污,推动“两高”变“两低”,打造新型工业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广西可利用沿海沿江沿边比较优势,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做大工业经济总量,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走出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提供新的增长点,实现工业发展、经济腾飞、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社会繁荣稳定的多重目标。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一级调研员,高级工程师,环评工程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6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