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
特色产业唱响六盘山下奋进曲
本报记者 陈梦竹/贾国庆
盛夏的原州,群山环绕、遍地苍翠、花木葳蕤,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向远方铺展。
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六盘山东麓,地广人稀,土地贫瘠,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4个定点帮扶县区之一,也是国家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县之一。国铁集团和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期帮扶助力,原州区于2020年3月彻底摘掉“穷帽子”。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7月10日午后,记者一行来到原州区三营镇回族聚居村——安和村,倾听乡亲们讲述生活变迁,感受乡村振兴的喜人成果。
走进该村,房屋错落有致,巷道干净整洁,文化广场开阔大气。村民罗正英正蹲在自家庭院的小花园里,整理着一方绿色小天地,一旁的丈夫开启蜂箱察看蜜蜂酿蜜情况。看到铁路驻村干部和记者一行到访,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园区建成之前,牛棚建在院子里,影响环境卫生。现在,家里的牛送到园区饲养后,腾出空地种植蔬菜、养殖中蜂,发展庭院经济,不仅卫生条件好了,而且增加了收入。”罗正英说。
罗正英家的变化是该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她口中的园区正是安和村肉牛养殖基地。
园区中,一排排标准化牛舍宽敞整洁,智能化饲料搅拌机、装载机轰隆作响,牛儿欢实咀嚼着饲料,悠然沐浴着阳光。
2021年,国铁集团投入帮扶资金1000万元用于建造占地106亩的集肉牛养殖圈棚、青贮池、饲草料棚、防疫消毒室等于一体的高标准肉牛养殖场;2022年,又投入280万元育牛资金。
黄铎堡镇和润村同样是推行肉牛养殖“出户入园”新模式的典范。除了养殖西门塔尔牛,湖羊因繁殖能力强、肉质佳等因素也成了和润村的致富密码。
黄铎堡镇党委副书记张兴龙指着栏里的湖羊,幸福与感激之情从眼神里流露:“2022年,国铁集团投入帮扶资金700万元在和润村建成现代化标准养殖场,104万元用于养殖湖羊。村集体收入用于分红、公益性事业、绿化修路等。”
望着驻村干部帮村民清扫场舍的忙碌身影,张兴龙百感交集:“从脱贫到致富,这些年铁路驻村干部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事,每一名村民他们都能叫得上名字,与百姓感情十分深厚。”
次日清晨,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头营镇杨郎村。田野阡陌间绿意盎然、果蔬飘香,万亩拱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蔬菜幼苗茁壮成长,散发着蓬勃朝气。
杨郎村果蔬分拣车间内,饱满新鲜的西兰花成箱摆放。削菜、挑拣、装箱、分箱、装车……来自5个村的30余名村民在辛勤劳作着。这些浓绿鲜亮、营养价值高的西兰花即将启程,“奔”向全国百姓的餐桌。
“1名工人1天收入至少两三百元。”原州区齐力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曹少雄介绍道,“2022年,国铁集团投资444万元实施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改造提升工程项目,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1014万元,建成果蔬冷链库及制冰车间、分拣车间等,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我们种植的高品质香瓜、甜瓜深受市场欢迎。”
杨郎村瓜菜产业搭上国铁集团帮扶的“快车”,现已成为增加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2020年以来,铁路部门帮助姚磨村做强产业、延长产业链,先后投资2121万元援建高标准联栋智能温室、净菜分拣加工包装车间和果蔬拱棚项目。目前以姚磨村为中心,整个原州区万亩冷凉基地已颇具规模,冷凉蔬菜品牌打响,走出固原、远销全国。姚磨村见证了固原冷凉蔬菜从艰难起步到昂首前行的嬗变。
“铁路部门还就消费帮扶与姚磨村接洽,商讨采购事宜,今年全年将投入400万元用于原州区农特产品购销任务。”铁路驻村干部罗晓利介绍说。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场历史性的接续奋斗正全面推进。铁路部门援建的养殖场、种植基地、光伏发电站在助力乡村振兴美好蓝图中焕发新的活力。阔步徜徉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铁路人满怀信心、矢志不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11: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