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中澳军机黄海交锋,现场细节公开,澳军主动来犯,歼-10不退一步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5-08 10:56:00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

中澳军机黄海交锋,歼-10绝不后退一步果断出击,澳方倒打一耙,现场细节公开 ,澳方是如何倒打一耙的?现场的细节又是怎样的呢?

6号,澳大利亚国防部发布通报恶意指责我解放军“威胁”澳方军机安全,他们声称,在4号当天澳大利亚皇家海军“霍巴特”号轻巡洋舰在所谓“‘国际水域’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实施的强制制裁任务”过程中,一架从巡洋舰起飞的澳大利亚海军“海鹰”直升机在所谓“国际水域”遭到解放军歼10战斗机的“危险拦截”,并且解放军歼10战机还向澳军机投掷了照明弹。为此,澳方强调,这件事是“非常严重的事件,是不安全的,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对于澳国防部的这份通报,但凡稍微仔细看一下是不是发现,全篇下来给人一种十分模糊的感觉,说它没有交代事情吧?但通报中提到了解放军歼10向澳军机投掷照明弹。说它交代了事情吧?但事情的经过具体是怎样的,通报又只字未提。事实上,这恰恰就是澳方的别有用心,因为澳方就是在有意忽略其中细节部分,为什么澳方要做这样的处理?答案很明显,怕写的太详细了,越来越多不利于澳方的证据就会出现,那澳方不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吗?而这也恰恰说明了澳国防部的这份通报就是在“恶人先告状”的对我解放军倒打一耙,妄图借舆论抹黑、污蔑我解放军合理合法的正常行动。

中澳军机黄海交锋,现场细节公开,澳军主动来犯,歼-10不退一步

那此次中澳军机交锋的细节究竟是怎样的呢?时间拨回到4号晚上7点30分左右,澳海军“霍巴特”号搭载的一架“海鹰”直升机,在黄海遭遇了中国空军的歼-10战斗机。而澳海军“霍巴特”号出现在该海域,所打的旗号就是所谓“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澳方作为域外国家直接将军舰开到我国家门口,这显然就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解放军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歼-10随即升空在澳大利亚直升机前方约300米、上方约60米的位置投下了照明弹迫使澳海军直升机紧急规避。另外,还需注意一点,解放军歼10都已经到了投掷照明弹的地步,那只能说明当时情况已经很紧急了,至少应该说明澳军机已经极为靠近中国领空,而且恐怕无视了中国战斗机的其他驱离动作,比如喊话、伴飞等。这恰恰说明了澳方才是那个主动挑事的一方。

中澳军机黄海交锋,现场细节公开,澳军主动来犯,歼-10不退一步

说到底,澳军机有此一遭,完全是澳方咎由自取的结果。澳方还口口声声在通报中将事件发生的地点黄海说成是所谓“国际水域”,意图混淆视听,足以见其目的绝不单纯,既然澳军敢主动来犯,那解放军就有理由果断回击,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对澳方的军事活动进行监视甚至管制,绝不后退一步,可以说,解放军的行动完全合情合理合法,无可指摘。澳方想倒打一耙指责解放军,反倒是把自己的卑劣行径展露无遗了。

其实,澳方这种主动挑事,事后又恶人先告状的操作早已不是一次两次了,去年11月, 澳大利亚曾指责中国海军在一起“国际水域”相遇事件中使用声呐脉冲,导致澳大利亚潜水员受伤。对于澳方这种三番两次的在中国家门口挑衅,解放军没有把澳军机打下来,就已经说明解放军保持了很大的克制了。虽然当下澳大利亚阿尔巴尼斯政府有意与中国缓和紧张关系,但现在的澳大利亚防长,貌似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依旧在充当美国的反华“急先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澳军机擅闯黄海演训地,澳方指责解放军下手太狠,中方:合法合规
...止散播虚假叙事,切实尊重中方主权安全关切,以免破坏中澳两军乃至两国的关系。事实上,近年来美国鼓吹所谓的“自由航行”,拾掇盟友侵闯中国海域,导致类似的事件频频发生,而澳方这次行
2024-05-09 10:36:00
中国领导人访澳,8字定下基调,澳方高规格接机,一份礼物很特别
...领导人访问澳大利亚,澳方高规格接机,中方用8个字给中澳关系定下基调,同时,中方送上了一份很特别礼物给到澳方。中方说的8个字是什么?特别礼物又是什么?15号,中国领导人访问澳大
2024-06-18 10:46:00
中澳关系刚回暖,澳方转脸就忘本,派军机骚扰台岛,台军可没惯着
中澳关系经过重重波折,终于有了回暖的迹象。中方对澳方释放出了足够的善意,澳方却似乎有些得意忘形。近段时间以来,澳方接连派出了军机骚扰台湾地区。这次,台军不再看热闹不嫌事大了,紧急
2023-02-27 15:18:00
加军机被逼退,澳大利亚顶上?中澳海军海上交锋,解放军手段升级
...军又来中国周边碰瓷,继续炒作所谓“中国军事威胁”,中澳两国海军海上交锋,解放军手段升级。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域外国家频繁抵近中国周边海空域进行情报侦察、武力炫耀等挑衅举动,并且
2023-11-21 10:06:00
...格约束海空兵力行动,停止一切危险挑衅行径,以免破坏中澳两国两军关系大局。
2024-05-07 17:02:00
...格约束海空兵力行动,停止一切危险挑衅行径,以免破坏中澳两国两军关系大局。”张晓刚说。【责任编辑:吴疆】
2024-05-07 17:03:00
一年贸易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但澳大利亚对华政策依旧反复无常
...的事实是,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2022年中澳双边贸易额高达2200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中澳双边贸易额达到1161
2023-11-24 09:19:00
布林肯不来北京,澳大利亚却主动上门,中美之间,澳这次信号明确
...并同意继续保持沟通。中方将这次交流定义为“共同推动中澳贸易关系重回正轨的重要一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那就是王文涛对法瑞尔发出了访华邀请,而法瑞尔欣然接受并表
2023-02-06 19:43:00
小范围开放澳煤禁令后,肖千大使透露,中方愿鼓励中澳企业做生意
...后,近日我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又透露出一个新消息:随着中澳双边关系的改善,我国可能会开始鼓励中澳企业开始贸易,而这或许会成为一种大趋势。(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我国小范围开放澳
2023-01-11 13:13: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这是白宫里前所未见的一幕
(一)坦率地说,看到这样的场景,我还是大吃一惊。毫无疑问,这是白宫里前所未有的一幕。这更是国际政治中史无前例的一幕。8月19日
2025-08-23 13:55:00
当地时间8月22日下午,美国纽约州发生一起大巴侧翻事故,目前已造成5人死亡、多人受伤。我驻纽约总领馆经多渠道核实了解到
2025-08-23 17:13:00
记者当地时间22日获悉,美国纽约州警方表示,当天下午,一辆旅游大巴在纽约州州际高速公路翻车并撞入路边沟渠,已造成5人死亡
2025-08-23 17:13:00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5年8月23日17时14分在中美洲沿岸远海(北纬13.2度,西经90.2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王小婷二审
2025-08-23 23:59:00
“中教集团书架”落地奥克兰孔子学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当地时间8月22日,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以下简称“中教集团”)董事长冯云生率团访问新西兰
2025-08-23 17:31:00
美俄峰会3天后,特朗普对中国的最新表态,打消了不切实际的想法
美俄峰会结束,特朗普见过普京一面后,对中国打消了不切实际的想法,他已经亲口承诺,先不考虑对中国加征更多关税。【特朗普:“我认为与普京的会晤进行得很顺利
2025-08-22 21:06:00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这将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也将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
2025-08-22 17:16:00
记者当地时间8月22日获悉,泰国刑事法庭当天以“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对前总理他信涉嫌冒犯君主罪案的指控。据泰国公共电视台当日报道
2025-08-23 00:34:00
李在明下令大赦天下,韩国总统有仇必报,唯独要把尹锡悦逼上绝路
李在明下令“大赦天下”,这位有仇必报的韩国总统,唯独要把尹锡悦逼上绝路。李在明政府不久前宣布,在8月15日的光复节8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
2025-08-22 09:32:00
特朗普又变脸了?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说:“万物流转,无物常驻。”只是在特朗普身上,这种流转,似乎加速为一种令人目眩的节奏。关注俄乌局势的人
2025-08-22 14:49:00
柬泰重申将执行停火协议
△泰柬边境泰国一侧(资料图)柬埔寨国防部22日说,柬埔寨和泰国军区指挥官当天重申对执行两国最近达成的停火协议的坚定承诺
2025-08-23 04:44:00
涉嫌私人使用政府资金 斯里兰卡前总统维克拉马辛哈被捕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8月22日,斯里兰卡前总统维克拉马辛哈被捕。消息称,维克拉马辛哈涉嫌在担任总统期间违法使用政府资金访问伦敦
2025-08-23 00:34:00
贵州好戏 | 贵阳交响乐团启程首赴欧洲3国巡演
8月22日,贵阳交响乐团启程,首赴欧洲斯洛文尼亚、奥地利、意大利3个国家,将参加4场国际知名音乐节演出。 贵阳交响乐团
2025-08-22 23:32:00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德雷克海峡发生8.0级地震。来源新华社编辑 刘思博二审 李劼三审 周文君
2025-08-22 16:14:00
海外网8月21日电 据日本电视台8月21日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20日宣布,将把政府储备米的销售期限延长至9月以后。此举旨在应对市场上居高不下的大米价格
2025-08-21 1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