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特色信贷扶持 数字服务赋能 金融助力延链
宜州引金融“活水”发展“新丝路”
林秋妮 文/图
▲图为金融专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乡村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的需求。
近年来,宜州区紧紧围绕桑蚕育种、种养、收购、加工等全产业链的资金需求,对茧丝绸产业各个环节予以金融支持,促进茧丝绸产业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茧丝绸产业振兴。
信贷扶持桑蚕产业扩面
“养蚕周期短、见效快,但因为缺少资金,规模一直做不大,多亏宜州农合行贷款帮助,为我提供了特色产业优惠贷款,有了资金支持,今年养蚕规模扩大了,让我喜获今年的第一桶‘蚕金’。”近日,首批春茧上市,蚕茧每公斤高达64元,洛西镇洛富村旺腾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韦庆益对发展桑蚕产业更加有信心。
该区根据桑蚕养殖和茧丝绸生产周期,为农户和合作社量身定制信贷服务方案,形成“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多元合作模式,拓宽了融资渠道,解决农户和合作社的资金困难。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还通过开办“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茧商贷”“茧丝贷”“茧贷通”等特色贷款模式和新型金融产品,全力支持茧丝绸产业的发展。今年一季度,宜州涉农贷款余额79.7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42.33亿元,比年初增加5300万元。
数字服务赋能农商便捷交易
该区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动“万名农信党员进万村”暨“整村授信”工程,累计选派90名金融专员走村入户,及时传达银行新举措、新政策,并依托桂盛市民金融服务平台,实现评级授信、贷款审批和放款等流程的自动化,减少农户等待贷款的时间,最快可在8分钟内完成一笔贷款的审批,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茧农的贷款体验,为农户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各银行每年春季伊始,便积极与茧商对接,深入了解桑农与茧商的最新金融需求。通过引导茧商使用POS机、手机银行以及“农信易扫”进行结算,提升资金结算效率,增强金融服务便利性。截至3月底,该区建成标准化的“三农金融服务室”63个,建有“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197个;布放ATM机205台,比年初增加25台;POS机2716台(套),比年初增加417台。通过鼓励和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助农取款服务工作,该区目前在所有行政村均投放了转账电话、POS机或自助宝等设备,实现了农户足不出村就能够办理金融业务,满足农户金融服务需求。
金融助力延长茧丝绸产业链
该区以茧丝绸产业链补链、延链为主线,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创优金融服务,加大金融供给力度,为传统产业“破茧”持续提级赋能,助力宜州持续擦亮“中国蚕桑之乡”名片。以精深加工为重点,全力支持缫丝加工、织绸、真丝家纺、蚕蛹食品开发上下游产业,壮大桑蚕产业发展,推进茧丝绸加工业提档升级。
积极推广“桂惠贷”“企税贷”等金融产品,采取灵活的担保方式,盘活企业的动产和不动产,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资金周转难等问题。2022年,宜州区茧丝绸行业贷款余额8.43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区茧丝绸行业企业及个人贷款余额8.85亿元,比同年初增长4.98%,该区共投放“桂惠贷”1479笔,投放金额16.39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216户,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3166.97万元。有效带动宜州16个乡镇的蚕农增收致富,茧丝绸企业的产品出口至意大利、越南、印度及罗马尼亚等国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