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自驾游2年半,苏敏回家了。
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开车出了意外,剐蹭到一个人,影响了心情。
第二是8旬母亲病倒,卧床需要人伺候,她不得不回家尽孝。
两件事叠加在一起,苏敏再也无心旅游,日夜兼程回了家,到家,才意识到问题不简单。
01
苏敏出生在普通家庭,下面有三个弟弟。
从小,她就很懂事,早早学会做饭,父母在外面干活,她就在家洗衣做饭。
明明自己还是个孩子,却早早承担起了长姐的重担,就连中午放学,她都是一路小跑,赶着回家做饭,担心弟弟饿了肚子。
傍晚,她会在外面吆喝,把弟弟们都喊回家,玩是男孩的特质,苏敏早就忘了,自己也是个孩子。
有次,她看到弟弟在玩滑滑梯,觉得很有意思,也爬到房顶上,然后顺着斜坡滑下,由于没掌握住平衡,她连滚了几个跟斗。
回家心里后怕,跟母亲说了,母亲没有关心,反而责怪她太不懂事,要是摔伤了,谁来照顾弟弟。
苏敏上高中时,父母决定回河南老家,她也想跟着回来,但父母只带走了弟弟们,让她再等等。
很多个夜晚,苏敏都梦到被父母抛弃,自己被暴雨包围,哭成泪人。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影响很大,在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中,苏敏习惯了照顾家人,即便出来工作,也会把收入都补贴家庭。
她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需求,看到父母对自己的漠视,苏敏有了逃离原生家庭的想法。
刚好有人给她介绍对方,男方家是郑州的,还有正式工作,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一头扎进婚姻,发现并没有自己渴望的幸福。
02
苏敏的丈夫,老家也是农村的。
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大单位立住脚跟,是个勤劳本分的人。
两人的婚姻,并没有多少感情基础,双方的需求是一样的,为了成个家。
婚后,父母和弟弟依然习惯索取,希望苏敏能多补贴一下家庭。
丈夫的收入有限,自然不愿意,他害怕苏敏偷偷补贴,就把钱管得很严,每一笔开支,都要求记账。
有时候苏敏记不清,夫妻就是一场争吵。
苏敏也是要强的女子,她提出不要丈夫的钱,自己想办法工作挣钱,这也是AA制的根源。
由于没有学历,再加上要照顾女儿,苏敏只能找时间灵活的工作,她送过报纸和牛奶,去服装厂上过班,还去打扫过卫生。
吃多少苦都不怕,就怕丈夫给自己脸色看。
苏敏的丈夫在外人面前脾气温和,为人处事很豁达,偏偏回了家,就是一副冷脸。
女儿对父亲有个客观评价:“我爸的性格应该是遗传,因为爷爷和大伯也是这样,对外人温和,对家人苛责。”
长时间的隐忍,苏敏抑郁了,到了什么程度。
她只要听到丈夫回来的开门声,就不自觉紧张,丈夫坐沙发看电视,她不敢碰遥控器。
在她心中,丈夫从未肯定过自己,只有家暴和精神打击,比如苏敏穿一件新衣服,丈夫会说:“长得那个样,穿什么都不好看。”
苏敏难得去跟同学聚会,丈夫会跑过去,当众斥责她不顾家。
就连母亲来家里,丈夫也故意苛刻,买菜专门选丈母娘不爱吃的西葫芦,看到女儿女婿相处的样子,母亲再也没去过苏敏家。
女儿有了孩子,苏敏和丈夫也退休了,他们跑去女儿家帮照顾双胞胎,两人住的是上下铺,各自玩手机,谁也不说话。
那种环境很压抑,让苏敏只想逃离。
在女儿的资助下,苏敏买了一辆车,弟弟知道后,跑来借了几次车,又成为夫妻矛盾的导火索。
看着丈夫跟小舅子吵,苏敏终于下定决心,开着小车出发了,逃离了让她窒息的家庭。
03
两年多时间,苏敏走过了15个省,看到了200多个城市的风景。
在外面虽然辛苦,但苏敏的心情是愉悦的,她坦言,放下身份的包袱,给自己放个小假,是最正确的决定。
一个人的状态不会撒谎,看苏敏的视频,能明显感到她快乐了,而且出来旅游,给她带来了巨大流量。
苏敏不仅拍视频可以挣钱,还能接广告和直播,收入比原来高了很多倍,她也实现了经济自由,小车换成了房车。
可走得再远,她也有牵挂,那就是母亲年迈,她始终惦记着母亲的健康。
在女儿劝解下,苏敏中途回家一次,母亲看到她就哭,抱着她说:“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外面漂泊,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苏敏很难受,她何尝不想家,也希望能跟丈夫和睦相处,但丈夫的态度让她心寒,看到她回来,毫不客气就怼:“还知道回来啊?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吧。”
看到丈夫把门摔得响,苏敏心里堵得慌,她想到了离婚,这样自己可以重新开始。
问题来了,由于搬家时离婚证丢了,要想离婚,还需要补结婚证,而丈夫坚决不配合,她也无可奈何。
又一次离开家,苏敏心中充满惆怅,或许长途劳累,又或许是心中对母亲有牵挂,她真的出事了,车剐蹭到一个人。
万幸的是,对方问题不大,苏敏给对方检查身体,并且补偿3千块,问题也算得以解决,再加上得知母亲卧床,她在外面一天也过不下去了。
回到郑州,苏敏直接去了弟弟家,弟弟没有买房,他又搬家了,苏敏看到弟弟的生活状况,忍不住拿出钱补贴。
对着镜头,苏敏说了心里话:“我出去旅游,也有了挣钱的能力,这样就有能力补贴弟弟们,只要弟弟们过得好,我心里也高兴。”
评论区网友纷纷劝她。
有人说:“大姐,你好好善待自己,弟弟们都已经成家,你没必要补贴他们了。”
也有人说:“你这次真错了,不管怎样,跟丈夫还是要好好谈,如果你不那么补贴弟弟和娘家,也许夫妻关系就缓和了。”
还有人说:“你那么辛苦挣的钱,要给自己留一点,年纪大了,买个小房子就有了归宿了。”
没错!苏敏太善良了,善良得让人心疼。
59岁的人,回郑州也没自己的家,依然只能住在房车里,她身上有女性的传统美德,为娘家和女儿付出很多,唯独忘记了自己。
真心希望她多照顾自己,弟弟是成年人,他们应该为自己的人生打拼。
而苏敏,真该平心静气跟丈夫谈谈,不管结果如何,也要有个自己的家,让余生过得快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5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