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劳动报
城市节拍|朱蕊
做完最后一台手术,李勇医生驾车从金山返回市区,此时,高速收费口没有显示车辆信息,收费员升杆放行,李医生车停在栏杆处不敢走,怕被责逃费,收费员走过来示意他开走。正在纳闷,他突然想起,已经放长假了。李医生在朋友圈幽默了一下:开刀到半夜12点也有惊喜,免25元高速费。免高速费的事既然是“惊喜”,自然不常有,而常有的是开刀至半夜,因此他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晚上12点以前结束手术。但上了手术台,时间就交给手术了,哪里说得定。
看李医生一周的时间安排,有点“窒息”:周一,全天门诊;周二全天手术;周三到金山分院,上午门诊,下午手术至晚上12点,然后开车回市区;周四,在上海市眼防所手术,然后回总院手术;周五,上午在市眼防所专家特需门诊,下午到金山分院手术;双休日,每月至少一次学术交流(学术活动),以及专业学习包括写学术论文……
填充在这个时间表中的内容更“充实”,李医生的朋友圈是这样的:“今天专家门诊破百,还会更高吗?严重外伤患者复查结果非常好,还是很欣慰。患者术后效果好,可以减轻疲劳感”“ 88个病人的专家门诊看完后的感觉就是不想再说话……”“早上9点到晚上10:30,16台白内障,13台眼底手术,这就是感恩节一天。感恩所有人……”“这个时间还是车流不息,打工人都够拼……”
李医生的同事们留言:“真的有些怀疑,李院您字典中的‘疲劳’可能已经被删除了……”“李院辛苦……”“天赋与勤奋的完美搭配,匠心与仁心兼备的李院……”
李医生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毕业后从医30年来,至今完成眼科手术近5万台,近十年每年完成手术三千余例,其中百岁老人就有8位,年龄最大106岁。同事说起这些数字,满是崇拜,感觉李医生是神一样的存在,似乎不可逾越。这是李医生的半年报:1250台白内障,其中309台飞秒激光白内障,435台玻璃体视网膜手术,14台青光眼。获评金山工匠时李医生感慨,感觉整个半年只做了三件事,开刀、门诊、睡觉。
李医生喜欢手术,同事说他是“沉浸式手术”,这就理解了他这种纯粹的生活状态,手术在李医生那里进入一种“审美”的境界,但有些美有危险,比如一幅橙红翠绿相间的球形图片上有一个美丽的半月形,这是一位患者眼球上方超过一半视网膜断裂倒挂下来形成的,手术难度很大。挑战难度,精益求精,要成功要完美,就是成功在不断鼓舞李医生。患者重见光明时脸上的表情足以让他慰藉。有位患者从遥远的喀什来,因为外伤已经在别处做了两次手术,还是看不见,再找到李医生,李医生犹豫着接不接,但看着患者,动了恻隐之心,也动了挑战自己的心思。他还是做了,总算给患者保留了一点视力。2005年时,他给一位女孩做视网膜脱离手术,之后医患配合,坚持随访,直至现在,患者视力保持在1.0。因为手术成功,挽回了女孩视力,使她能够正常生活成长,这种能助人的快乐,也是快乐的最高层次,当体验过这种快乐以后,会成瘾。比如,看到96岁的老爷子,三个月前一只眼睛还能看见手指,不肯开刀,上个月都看不见了,要求开刀,来复查时满脸笑容;84岁的老爷子做了多焦晶体,复查双眼看远近都恢复到0.8,跟李医生说要去换驾照,要开车到90岁,令李医生吃惊却开心。
欧阳修写《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以钱覆葫芦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翁曰:“无他,惟手熟尔。”欧阳修评论,“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多做手术,做到手熟和游刃有余,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精进的途径。李医生深明此道,因而喜欢沉浸式手术的李医生不是在手术,就是在去手术的路上,或者在沉浸式回忆手术的各个细节,复盘归纳总结……
“冬日的这一抹金黄色很迷人”,李医生在一组银杏图片前写道。这是一个眼科医生对于色彩的迷恋,他明白光和色意味着什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1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