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忠义之臣:习珍、张任和傅肜的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3 08:45:00 来源:戏说三国

三国时期的历史总是给人一种战乱不停,硝烟不断的印象,就像三国开篇第一句提到的,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虽然这个时期战乱不断,但也就是因为这样,这个时期才出现了那么多英雄豪杰,自古以来忠和义都是被我们所熟知和推崇的原则,在战乱时期忠和义显得更加的真诚可贵,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几位三国时期的忠义之臣,一起去看看他们都是谁把!

三国忠义之臣:习珍、张任和傅肜的故事

首先我们要说的第一个人在三国中是不太出名的,但是他在刘备还没有任何成就时候就一直跟随着,他就是习珍。习珍对待就刘备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的,后来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念习珍功绩不凡于是就任命习珍为零陵北部都蔚,加封将军之职,就这样习珍才正式有了官职。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领荆州大军攻打樊城,由于实力太强,荆州各郡陆续投降于东吴,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习珍一人坚持抵抗,抵抗了数余月之久,最终弹尽粮绝实在无力支撑,习珍说完“我宁做汉鬼,不做吴臣”后就自刎而死,习珍用不屈的品格坚守了对刘备的忠义,用性命给后人做了榜样。

三国忠义之臣:习珍、张任和傅肜的故事

张任,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也都不太熟悉,张任东汉末年益州牧刘张璋的属下,张任从小家境贫寒,陈寿对他有这样一句评价,“少有胆勇,有志节”。就是这样一句话道出了张任的性格特点,史料还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刘备率军进逼绵竹,刘璋任命李严为护军,都督绵竹诸军抵挡刘备,但李严却率领部下投降刘备,让绵竹落入到刘备的手中,张任只好保护刘璋的儿子刘循,后来张任被刘备俘虏,刘备觉得张任是个可用之才,打算将他收为己任,但张任听闻这个消息却说“老臣终不复事二主矣”用性命来坚守志节,后来张任被杀,一代忠臣就这样用性命诠释了忠义。

三国忠义之臣:习珍、张任和傅肜的故事

傅肜,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亲信,一直很得刘备的信任,在夷陵之战中正是因为傅肜率部拼死护卫,才让刘备得以逃过危险,“至死犹然骂吴狗,傅肜不愧汉将军”东吴一直希望傅肜能够投降,到最后傅肜坚守了自己的气节与本心,力战而亡,正是被一代大将风度所感动才有了这首后世所传诵的诗。

三国忠义之臣:习珍、张任和傅肜的故事

最后我们要说的这个人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庞德,庞德被关羽军称为“白马将军”,庞德的英勇可以和关羽一较高下,最后因为一些原因庞德被关羽俘虏,关羽给庞德提出优厚的条件,但是庞德却不屑于这些,还暗中讥讽关羽说道“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最后一员大将就这样被斩首,着实有些可惜。

三国忠义之臣:习珍、张任和傅肜的故事

我们提到的这几位大将都是因为忠义二字在历史上广为流传的,虽然三国时期战乱不断,但也正是有了这批忠义之士,才让历史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让我们后人为他们所歌唱传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恩将仇报的代表人物是谁
...中的主人公,堪称三国恩将仇报的典型,关羽成全他爹的忠义,他却灭了关羽满门!恩将仇报的典型人物事实上,三国这个恩将仇报的典型人物,便是庞德之子庞会!蜀汉灭亡时,出现了不少惨案,
2023-07-15 17:31:00
聊聊三国时期一个特别神的人——庞德
...淹七军。于禁和庞德都成了关羽的俘虏。按说庞德不是啥忠义之人,和吕布一样是三姓家奴。第一个主子是马腾,第二个是张鲁,第三个是曹操。但这个时候庞德的精神洁癖大发作,要成为一个忠义
2023-01-06 14:35:00
三国中最忠诚的6大名将,张飞没上榜关羽排第二
...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比较出名的是吕布。可惜他过于主动忠义,稍有动心便叛变,所以又被称为三姓家奴。当然,那个时期这样的将领还是为数不多,而且大部分将领的忠诚度还是非常可靠的。如果
2023-02-18 21:41:00
关羽、周仓与关平,三国忠义之士的传奇故事
关羽忠义,而且神勇,在三国期间,曹操数次想要招揽他,甚至还将赤兔马送给他。而关羽收下赤兔马,也仅仅是为了在打探到刘备下落的时候,能够骑着它早日找到刘备。得知其原因更让人钦佩关羽了
2023-10-11 08:29:00
关羽家族被灭族,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自称是关羽后裔?
...知道关羽关云长的大名,关羽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忠义无双、勇猛过人。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斩颜良、诛文丑、擒于禁,杀庞德,可谓是威震华夏。
2023-01-31 16:19:00
庞德,到底算不算忠义之臣?
...降怒斥,他依然坚持不降。多年后,庞德与典韦一起作为忠义的代表,被配享在曹操太庙。民间更是为他创作了抬棺战关羽的典故,为他人生的谢幕之章又增添了许多悲壮色彩。但若说他忠诚到感天
2024-09-01 11:12:00
三国至死不降的五大猛将,第一勇武媲美关羽
...,但宁死不降。那么他们是谁?top5西镇蜀汉猛将奚震以忠义着称。他早年跟随刘备到处征战。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荆襄,任命奚震为零陵(今湖南省零陵县)北部都尉,加为大将军。.关羽
2023-02-14 16:40:00
《三国演义》中,关羽最怕的五个人,其中有没有马超呢?
...乎是无可匹敌,关羽有其傲人的资本。他是中国历史上“忠义”二字的代名词,现在还有不少人供奉关二爷,称他为“关帝”,可见他在百姓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但这么厉害的关羽,居然也有害怕的
2023-09-02 13:31:00
关羽俘虏庞德后,庞德为何不投降关羽
关羽斩首庞德,成就了他忠义的“美名”,也保全了庞德留在许昌的家属。庞德一心求死,并非忠于曹操,而是为了家人安全;庞德不死,则庞家遭殃,孰轻孰重,庞德心里清楚。219年,刘备彻底占
2023-08-21 06: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时代的\
在刀光剑影、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历史舞台似乎总是被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与冲锋陷阵的武将所占据。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2025-04-22 09: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渡江战役纪念馆坐落于巢湖之滨,2020年8月19日下午,在安徽合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2025-04-22 09:41:00
朱元璋曾用“蚊刑”叮死中国最后一任宰相,“蚊刑”,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听说过满清十大酷刑,那是相当残忍,事实上每朝每代都有骇人听闻的残酷刑罚。古代行刑都是公开执行,于是这些血腥的场景还能起到震慑作用
2025-04-22 05:57:00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是啥菜?沈妙答3字保全性命
中国古代有着历史悠久而庞大的官僚体系,按照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来划分,为官者处于最高的社会阶层,现在备受推崇的商人倒是位于歧视链的底端
2025-04-22 06:16:00
朱元璋悬挂一铁牌,不到80年他摘下来毁掉大明王朝:也就这样完了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宦官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存在,按照存在即合理的观点,宦官的出现是种顺势的潮流,皇宫里的男人只能有皇帝
2025-04-22 06:19:00
琅琅书声穿越千年 “解码”山西书院阅读特展
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图为“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书院展第六展厅:“山右风雅——山西书院阅读特展”。王韵菲 摄白鹿踏云
2025-04-22 07:30:00
洪秀全有一张大床,含有特殊机关折磨人,妻子都不愿躺上去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经历过四百多位皇帝,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免不了战乱,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他们可以说是农民的代表
2025-04-21 22:51:00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扒一扒赵匡胤的家世根儿!
然而在赵弘殷转战疆场开拓功名的同时,作为妻子的杜氏却生活得很不容易。赵弘殷初入军伍时收入微薄,杜氏拖儿带女生活异常艰辛
2025-04-21 23:19:00
程咬金为何可以?被誉“天下第一福将”,看看他妻子背景就明白
无论是在史料记载中,还是在后世的传奇故事中,程咬金都有两个妻子。不同的是,在两个人中,两位女士的地位和她们与程咬金结婚的时间都不同
2025-04-21 23:19:00
曹操留下3员猛将,本指望他们保卫子孙江山,不曾想被曹丕全部除掉了
提起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仅是三国的霸主,还是曹魏的奠基人,他的功绩更是很多人无法能及,只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份硕果最后却被野心更加强大的司马家占为己有
2025-04-21 15:06:00
她是刘伯承的第二任妻子,14岁参军,还培养了四个将军,活了91岁
引言刘伯承元帅被称为军神,足见他在我军地位之高,革命战争年代,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以至于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
2025-04-21 15:21:00
唐初攻城略地最多的将领-李孝恭
如果问大唐的江山是谁打下来的,许多人会说是李世民,其实建唐之初,攻城略地最多的人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李孝恭,甚至说是李孝恭打下了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2025-04-21 15:36:00
水浒传中,如果宋江死了,卢俊义会是梁山首领吗他没有资格
水浒中,宋江在梁山的威望是独一无二的。在宋江活着的时候,谁也没有代替宋江,成为梁山首领的机会。但如果宋江死了,梁山的头领又会是谁呢
2025-04-21 15:47:00
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有三个人没有丧命,只因他们身份用处特殊
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之一,他建立了明朝,人们对他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他当过和尚也乞讨过,但最后能成为开国之君
2025-04-21 16:07:00
抗日英雄肖万世,半生戎马,立下10个一等功,战友:他有两副面孔
唐朝诗人李白曾在《侠客行》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战场英雄的高度赞叹
2025-04-21 16: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