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快递车辆还有20分钟到,大家抓紧时间准备好,我们按时发货。”
7月22日早晨7点刚过,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物流部主管陈富梅来到公司物流发货处,打包好的酸辣粉已堆放好,工人们正在贴着快递单。
坐落在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的佳里佳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红薯深加工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抖音电商排行榜纯红薯粉爆款榜第一名的生产企业。
生长在大山深处的红薯,变身各种口味的红薯粉远销全国各地。身价大涨的“红疙瘩”变身“钱串子”,曾经是一类贫困村的周寨村,在2023年3月份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盯住“红疙瘩” 破局产业路
夏日炎炎,周寨村红薯育苗种植基地几名村民正在对红薯进行管护,一个月前种下的红薯苗正在地里“孕育”新的果实。望着这片产业基地,周寨村村委会主任王勇有些感慨:“一路走来不容易。”
时光回溯到2016年,要产业没产业,要发展没发展,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周寨村在三道水乡18个行政村中,属于“吊车尾”的存在。
带领村民致富,必须从产业上入手。“中药种植、养猪我们都搞过,但是效果不好。”摸着石头过河的周寨村沉下心,将目光放在了村里的传统产业红薯上。
在周寨村,红薯是最常见的农作物,但其经济价值相对较低,被当地人称为“红疙瘩”,长期以来都是自产自销。“我们家家户户都种植红薯,种植技术成熟,种植的面积也略有规模。”王勇说。
有产业基础,何不在红薯加工上做文章,提高附加值?2016年,周寨村建设以红薯为原材料的加工厂,引进一条红薯粉加工生产线,并在2017年正式投产。
从农产品原材料到加工成食品的转变,的确提高了红薯的价值。但受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小打小闹的小作坊生产难以拓展市场,周寨村的红薯产业发展陷入困境。
这时,一个人的回归让周寨的红薯产业发展迎来了新“薯”光。
做好深加工 闯出新天地
走进佳里佳公司,淀粉生产线、粉丝粉条生产线、包装生产线一片忙碌,近40名工人有序地装料、封袋、装箱。“最近销量很大,平均每天有3万单。”周寨村党支部书记、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说。
张诚是土生土长的周寨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做生意。通过自己不懈努力,在贵阳创建了贵州龙山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积累了一定资金,并具有了敏锐的市场嗅觉。
2018年,面对村里红薯产业没有做大的状况,一直想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的张诚回到周寨,接手了村里的红薯加工厂,注资4500万元成立了佳里佳公司。
更新种植品种、添设生产线、开发新产品,在张诚的带领下,佳里佳公司逐步打开红薯类产品市场,并在以酸辣粉为主的速食类产品中闯出一席之地,让周寨村的红薯价值翻了好几倍,远销全国各地。
如今,佳里佳公司已开发红薯产品30多个,形成了从红薯种选育、种植、淀粉加工、生产粉丝、产品开发、销售、薯渣烘干利用等全产业链聚合发展模式,并成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利益联结,共享红利,业兴民富。周寨村红薯产业迅速扩大的同时,直接带动当地两百多人就业,土生土长的周寨村小伙杨飞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几天订单量很大,我们都在加班加点地打包发货。”除了杨飞,他的妻子、父亲和妹夫都在公司上班,红薯产业的发展让杨飞一家对新的生活充满希望。
2020年,周寨村红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从以前的“没有办法只能为了温饱种红薯”,到如今的“找到出路满怀希望只想种红薯”,小小“红疙瘩”正在成为致富大产业。
“我们将继续扩展种植规模,提高加工能力,完善销售体系,基于目前电商平台发展的良好势头,今年产值有望达到3亿元。”张诚说。
延伸产业链 拓宽致富路
清晨薄雾散去,周寨村村民刘小平便来到自家牛棚准备饲料,每天喂23头牛虽有些辛苦,但刘小平却乐在其中。“家里还种有10亩红薯,红薯叶用来喂牛,红薯成熟后公司上门收购,不愁没有销路。”
在张诚的带领下,周寨村搭配红薯种植发展循环种养业。2022年,该村修建规模养殖场3000多平方米,规模养殖能繁母牛117头,商品牛40头,带动群众代养能繁母牛76头,同时种植甜象草、红象草等牧草200多亩。
“去年我卖了6头牛,收益7万多元,卖红薯收益3万多元,今年准备养到30头,把养牛产业做好做强。”刘小平说。从养殖门外汉到养牛能手,靠着村里企业带动和能人指导,刘小平对自己的养牛事业充满信心。
满怀信心的还有村民王永海,2022年,结束多年打工生涯的他回到家乡,发展红薯种植,“去年我流转60亩土地种植红薯,亩产4000斤左右,产值约11万元,今年准备扩大到100亩,争取产值翻番。”王永海细细地算着自己的红薯“丰收账”。
红薯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带来“虹吸效应”,除了深耕种植养殖产业,周寨村还成立陈薯酒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贵州大学、茅台学院等进行战略合作,引进先进酿酒设备,酿造红薯酒、高粱酒等清香型白酒。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周寨村聚焦特色优势产业,走出了一条红薯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之路,积极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