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透视外军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及运用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11-21 05: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透视外军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及运用

■马 权郭一伦

要点提示

●伴随新型作战力量加速发展,战场空间呈现广域化和多维化拓展演变趋势,战争攻防作战机理与战场制胜权重影响因素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新的作战概念、作战理论不断发展,创新了新型作战力量的作战运用,为作战样式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动力,新型作战力量正成为战场制胜的“撒手锏”。

●新型作战力量的作战要素由静态搭配向动态重构转变,未来战场将能够实现控制链、杀伤链、保障链多链并进,多域多谱系作战力量实现融合联动。

●物理空间的常规战争与泛在空间的智能对抗加速融合,人机深度融合将会极大提升武器装备作战运用的敏捷性,进而最大限度释放新型作战力量潜能。

近年来,在大国战略博弈与军事科技蓬勃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世界强国十分重视新技术新机理武器装备的试验研发和军事运用,以无人化作战力量等为代表的新型作战力量发展迅速,在联合作战力量体系中所占比重增加,地位作用进一步上升。总体看,外军新型作战力量已经突破陆、海、空、天等传统空间,成为打破战场力量均势、推动制胜权重演变、加速战争形态升级的关键因素,正深刻改变着战斗力生成的速度和模式,体现未来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重要发展趋势,赋予大国战略竞争和战场制胜的优势能力。

新域新质贯穿赋能,推动战场制胜权重拓展演变

空间领域是作战力量环境依托和影响范围的属性体现。随着网络、电磁等战场维度的延展,外军新型作战力量的矩阵分布已经突破传统的三维限制,扩展到高立体、全维度、大联合的高阶空间。当前,外军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应用节奏加快、效能突显,不仅支撑着作战要素快速响应,而且实现了作战力量高效能集聚,分担更多的战场制胜权重,成为现代战场赋能增效的源泉动力。

常规作战力量,一般通过软杀伤和硬摧毁的积累叠加,达成预期效果;新型作战力量,则将作用效果的复合迭代、作战成本的经济可循环,作为高效释能的有效路径。基于作用路径变化引发的迭代增效,新型作战力量正推动着战场制胜权重,从兵力、火力、机动力为主,向信息力、结构力、智能力迁移,改变了战场的形态及其能量释放的方式。纳卡武装冲突中,无人机首次代替传统有人机成为空中打击行动的“主角”,一度打破作战双方既有力量平衡。美军以高维优势推动电磁频谱独立成域,将电磁频谱从“信息媒介”拓展为“第六作战域”,强调集成和同步电磁战、电磁频谱管理、信息情报领域,作战行动贯穿所有的物理域和信息环境,成为获取战场全新降维打击优势的关键。信息战则依托网络信息等新兴技术手段支持,持续开拓作战新疆域,延伸战场空间,不仅贯通作战进程全过程,而且嵌入物理域等多域空间,成为现代战场遏敌塑势的首选。

新型作战力量加速发展,战场空间越发向广域化和多维化拓展,呈现出多域交织、多维交互等特点,催化和推动战争体系对抗的技术机理、武器弹药的杀伤机理、基于信息系统的攻防作战机理和信息赋能机理等发生蜕变,军事力量体系的火力打击能力、要素融合能力、跨域行动能力等并行提高,战争攻防作战机理与战场制胜权重影响因素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

概念创新效应倍增,牵引作战行动样式深刻变革

当前,网络攻防、电磁攻防、算法攻防、心理攻防与火力打击形态的实体攻防相叠加,充分显示了当前太空、网络、电磁等空间维域,正日益成长为新的战略制高点,也昭示着联合全域作战新形态的基本形成。随着新的作战概念、作战理论不断发展,外军在无人、网络、电磁和太空等领域作战力量不断拓展扩容,为作战样式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动力。

近些年来,外军不断发展新的作战概念、作战理论。如美军陆续提出穿透性制空、敏捷战斗部署、有人/无人协同等新型作战概念,以超前的作战理念变革与作战样式设计,牵引发展新一代空中平台,企图在推动新型装备研发和新型作战力量运用的同时,催生更加灵活多样的作战样式,以应对复杂、强对抗、高不确定性战场环境。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转化运用及无人平台的大量列装,无人机、智能弹药等作战要素正实现集成集群化,外军着力开发的无人作战“蜂群”战术,突出“群”与“群”作战协同,以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成本优势、自主优势,广泛执行多样化作战任务。这种集群自主攻防作战,为弥补单平台本身的缺陷不足,可根据目标任务差异和预期行动效果不同,合理确定无人平台集群作战的数量规模和要素组成,并根据打击目标对象和作战目的不同,采取多个平台相互协同方式灵活攻击。

未来联合作战中,应着眼预警探测、饱和攻击、主动防御等作战功能需求,依据作战任务和战场态势的变化,按照聚散有度、密切协同、灵活机动等作战原则,利用功能分布化、效能规模化、组合多样化、作战协同化、系统智能化等作战运用特点,不断丰富新型作战力量作战样式,使其能以独特的作战优势,成为战场的“撒手锏”。

战场要素跨域集聚,促进多域多谱系力量融合联动

从公开报道看,美俄等国新型作战力量具有武器平台新生性、涉及领域广泛性、作战机理创新性和技术发展突变性等特征,基于智能化网络信息体系的支撑,实现了作战要素的动态重构和跨域融合。通过武器平台与人工智能、无人自主、网络协同等技术融合发展,使得陆、海、空、天、电及网络等各领域作战能力得到不断拓展,以满足态势共享和跨域协同作战需要、推动实现跨域火力和全域机动的一体化联合作战。

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基于相互协作的功能节点,新型作战力量可构建具有良好韧性的分布式“杀伤网”,以实现作战单元和战斗力构成要素的广域配置、跨域组网和多域聚合。现阶段,这种聚合主要体现在集态势感知、指挥控制、火力打击、全维对抗于一体的融合体系中,具备以体系制平台、以网络制离散、以敏捷制迟缓的显著特征。未来在科技赋能的支撑下,这种聚合将赋予新型作战力量无人自主、跨域融合、全域作战等全谱系联合作战能力。据报道,在美陆军“融合计划2020”演习中,“火焰风暴”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能够在20秒钟内实现前沿“灰鹰”无人机的目标输入,并与滑翔制导炸弹、直升机、地面火炮等攻击武器连接起来。心理攻防领域,外军也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神经科学等新兴技术手段全要素融合、全流程渗透,变革心理干预、心理塑造、心理控制战法,以最大程度提升心理攻防效率。

随着异构的功能要素和单元模块的畅连,新型作战力量的作战要素将由静态搭配向动态重构转变,以促进体系要素的迭代更新、体系结构的重组优化和体系能力的演进提升。未来战场将能够实现控制链、杀伤链、保障链多链并进,多领域作战要素可以“丝滑衔接”,多谱系作战力量实现融合联动。

关键技术颠覆突破,驱动非对称作战能力快速生成

科学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目前,支撑新型作战力量发展的关键技术,正在经历由单项比拼向集群推动转换。在智能无人等颠覆性技术推动下,外军作战力量逐步成为融合物理域、信息域、社会域、生物域等多域作战力量于一体的全新作战形态,大幅度提升联合作战效能,以取得非对称优势。

从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看,军事强国依靠自主控制、生物科学、大数据、数字孪生、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以战略预警、信息控制、算法攻防、智能无人等为代表的新型力量快速发展,逐步突破传统作战形态,在实战中显现出独特优势。数字相控阵和氮化镓技术的突破,引发雷达技术机理与作战功能的变革升级,为电磁频谱战提供更高的功率、更宽的带宽、灵活的波束控制和多波束能力,激发电磁频谱对抗“奇兵制胜”效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数据获取途径日趋丰富,信息加工手段不断拓展,知识应用方式更加灵活,助推心理攻防向海量化、多元化、精准化发展,能有效放大军事打击效果,极大削弱敌抵抗意志。伴随世界军事科技呈现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发展态势,各专业方向通过多点突破、多方渗透和深度融合等方式加速推进,不仅直接催生了为制胜贡献效能的新型作战力量,也为传统作战手段提质增效添加助力。如战场上有的国家依靠AI识别技术与传感器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超远距离精确打击。

“智能+”时代的到来,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群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重新定义了人与人、人与装备、装备与装备的交互方式,物理空间的常规战争与泛在空间的智能对抗加速融合。脑机融合等颠覆性技术群体涌现,人与机器在战场态势感知、指挥决策和作战协作等方面的融合更趋完善,人机深刻融合将会改变人操控武器装备的传统作战模式,进而最大限度释放新型作战力量潜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作战:作战制胜重要关节■李德彪 许世勇控制作战,是外军运用强制、非强制手段,从时间、空间、信息等方面,对目标区域内敌对武装力量、潜在抵抗力量以及普通民众活动的有效掌控,逐步恢
2023-07-11 05:45:00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关注外军太空军事战略发展■梁敏随着航天科技飞速发展,太空成为继陆、海、空之后人类可触及的新空间。放眼世界,太空领域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战场,太空实力成为塑造国际
2024-03-28 04:42:00
央视罕见披露,“万吨大驱”055直面外军航母编队,拿“敌”练兵
...力外界一直知之甚少,近日,央视罕见披露了南昌舰直面外军航母编队的精彩一幕,让我们可以一窥其风采。事情发生在2022年,当时南昌舰正在伴随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上执行远海训练任务,
2024-01-09 13:43:00
中外军舰交锋,南昌舰拉响战斗警报,央视披露,直面外军航母编队
中外军舰海上交锋,我解放军南昌舰拉响战斗警报,直面外军航母编队挑衅,预警探测设备全程追瞄,央视首次披露。1月7日,央视首次披露了一则关于我国首艘055大驱南昌舰的消息,在央视的报
2024-01-10 10:08:00
...态系统,从而影响目标群体信念、态度和偏好的行为。在外军看来,作为“社交媒体平台、自动代理、算法和旨在操纵舆论的大数据的组合”,计算宣传手段控制信息更加隐蔽、传播内容更加精准、
2023-02-28 05:55:00
军事论坛丨透视智能化战场软件建设
...,筑牢异构无人系统大规模协同运用与智能涌现的根基。外军认为,可面向作战任务、战场资源、交战行为的自主控制与管理,设计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操作系统框架,将作战应用的共性部分尽
2023-07-06 18:30:00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今天,战略威慑变了模样——试析外军战略威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许三飞 吴思亮阅读提示近年来,美俄两国在战略博弈中动作频频,从战略条约废止到战略导弹试射,从战略
2024-01-30 06:45:00
作战保障需要“闪充快充”
...。通过近几场局部战争,我们不难发现,在战争进程中,外军的很多装备和车辆被迫丢弃,除了频频遭敌袭击损失以外,作战保障特别是战场抢修能力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如果没有作
2024-03-25 04:14:00
要认识并掌握体系,首先应认识其独特的体系复杂性
...分的创新活力,推动体系形态“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外军曾有“将力量推向边缘”的提法,强调依靠增强末端兵力的自适应作战能力,来提高战场响应效率,提升作战体系的整体作战效能。
2023-11-07 14:10: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救助船、直升机齐出动!北部海区最大规模海上救助演练在烟台举行
大众网记者 陈晓 实习生 董玉 烟台报道5月27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在山东省烟台市组织开展2025年度救捞系统海上救助暨防汛排险综合演训
2025-05-30 11:32:00
央视新闻讯 近日,海军航空大学在渤海湾畔组织大场次、高强度对地实弹射击训练,在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下,参训飞行员使用火箭弹、航炮弹等武器对地面目标进行实弹攻击,锤炼飞行员实战能力。
2025-05-30 15:58:00
空军首次在院校组织实施空中加油专项训练
近日,空军首次在院校组织实施空中加油专项训练。空中加油专项训练顺利完成,遂行任务能力有效提升近日,空军石家庄飞行学院某机场
2025-05-30 16:10:00
东营海警局积极探索科技管海新模式
近年来,东营海警局在探索海域管理新模式、向科技要战斗力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通过引接公用平台、与涉海单位共享等方式整合多种科技力量实现科技管海
2025-05-30 19:31:00
据媒体报道,我国外销型战机歼-10CE首次取得了实战战果,在空战中一举击落多架战机,自己无一损失。对此,国防部发言人作出了回应
2025-05-30 07:47: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建校5周年|商海宽:从资深海员到海院教师,为海上安全筑牢“生命线”
“直升机重心在顶部,一旦迫降坠入水中,将发生180度翻转。大家有个心理准备,要沉着冷静,别太害怕……”5月26日,河北唐山曹妃甸
2025-05-29 23:42:00
首都航空青岛中队安全员参观青岛民航博物馆: 传承航空精神 铸安全之魂
在碧空如洗的日子里,首都航空青岛中队的安全员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求知的心情,踏入了青岛民航博物馆的大门。这座承载着厚重民航历史的殿堂
2025-05-29 16:20:00
圆满成功!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海阳东方航天港顺利实施海上发射回收试验
鲁网5月29日讯(记者 魏萱)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海阳东方航天港园区企业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东方航天港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进行了首次海上飞行回收试验
2025-05-29 16:22:00
接连两起,军机客机均出事故!韩国一架军机坠落,已致3人死亡,另有一架客机冲出跑道,机上载有183名乘客。最新消息:军机上4名人员全部遇难。
2025-05-29 18:59:00
铸安全盾牌,造服务口碑——青岛市景福源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开展2025年度保安队员春训
鲁网5月29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刘子航)为进一步强化保安队伍实战能力,筑牢安全防线,日前,青岛市景福源通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组织骨干安保队员开展专项技能强化训练
2025-05-29 16:56:00
海阳“问天”再获突破,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飞行回收试验成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钟建军 通讯员 高圆圆2025年5月29日4时40分,海阳东方航天港园区企业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在东方航天港液体火箭动力试车基地进行了首次飞行回收试验
2025-05-29 13:13:00
歼-10C总师:签不完,根本签不完……
歼-10C总设计师王海峰一回母校西北工业大学就被“包围”了大家排长队找总师签名网友: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近日西北工业大学举办航空论坛歼-10C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峰来到现
2025-05-29 08:14:00
无人驾驶收割机 麦田“大显身手”
5月28日,六合区春华家庭农场1600亩小麦开镰收割。今年六合区组建10支农机应急队,以机械化力量筑牢“三夏”生产安全防线。图为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正在智能作业收割小麦。南京日报/
2025-05-29 08:18:00
比亚迪欧洲首超特斯拉,中国制造改写全球格局,美国不再是领头羊
x 中国车企在欧洲干了件大事!最新数据一曝光,整个汽车圈都炸锅了,4 月份比亚迪在欧洲卖出 7231 辆电动车,同比暴增 169%
2025-05-29 00:06:00
人民币又扩圈,重要邻国送上厚礼,总统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当下,中美博弈,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小国夹在中间很难受,尤其是美国动不动就搞胁迫的把戏。逼迫一些小国选美国,否则有我无他
2025-05-29 0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