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与一条“腿”较劲
讲述人:浙江臻行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岩岭
都说今年的冬天特别冷,不过我们公司研发团队干劲十足。前段时间,我们的智能假肢被运用到了国外,帮助更多残疾人重拾生活的勇气。
可别小看我们研发的这条“腿”,它里面藏着46枚高精度、超低功耗芯片,防磕绊率达到了100%。这一年来,我们逐步打开了海外市场,把这条“腿”卖到了全球。
近20年,假肢制作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但智能假肢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在湖州创业后,我的目标逐渐清晰,就是想借助仿生技术让大腿假肢来代替人体膝关节。但是,关键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卡着脖子”。
为了掰开卡住脖子的“手指”,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首先是仿生步态控制算法,需要做大量的步态实验,这个步骤只能邀请尽可能多的用户参与体验测试。那时候,累了就坐在实验室打盹、困了就喝杯浓茶提提神,但难题总是接踵而至。智能膝关节假肢经过精准设计后,需要各类零部件达到了235个。其中,许多核心部件加工精度与加工工艺要求让供应商看了直摇头。
由于大腿智能假肢须选择航空级材料,这就给工艺带来了高难度。“工艺太复杂,次品率太高了,我们不敢接。”类似这样的回答,让我们团队连续数月吃了闭门羹。
我们最终找到了国家康复辅具中心帮忙,开展300万次的负载循环测试和极限重力测试。前期,我们还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了14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开展产品试用,吸收各类反馈建议进行改进完善。
今年投放市场前,我一口气申报了24项国家专利,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人对国产智能假肢心存质疑。有人怀疑:价格虽然便宜了,究竟好不好?有人拒绝:还是用进口的靠谱、放心!
辩证地看,这样的质疑在所难免。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不再甘于做“边缘人”,而是自立自强积极融入社会,我想,用户的高要求反而能倒逼市场,激发企业创新动能。每一个理想的实现都需要饱蘸汗水,我们将继续扎根湖州,专注科研,为“无障碍”社会添油助力。
(记者 李则名 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09: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