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贵州“茶奶奶”:背篓撑起村里的茶产业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26 03: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本报记者莫鑫

对于梨子园村的“茶奶奶”来说,过去一年,是靠茶挣钱的第一年,帮子女减轻了不小的负担。

枫香乡梨子园村位于贵州省石阡县的山区,海拔800米至1200米的高度配合武陵山区的土壤与气候,适宜茶树生长。

村里在2009年前后栽了不少茶树,但茶产业一直没做起来,不少茶园就此荒废了,草长得比人都高。

这几年,村里依靠财政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项目、新华社帮扶力量协调来的捐赠资金,办起了茶叶加工厂,让村民对茶有了盼头。

全村500多名村民,200多名青壮年在外务工,现阶段村里茶产业想发展,就得指望着六七十岁的“茶奶奶”们。

2023年的夏季,首次有茶青收购商来村里收购夏茶,虽然价格只有三四块钱一斤,但对老人们来说,一天能采出个百八十块,也是笔可观的收入。

夏茶采收首日,临近收购点打烊,78岁的徐显芝才送茶青过来。身子有些佝偻的她,背着一个半人高的背篓,里面装着30多斤茶青。结了125元现金后,她背起空背篓笑着离开,不忘喊上一句:“明天我还来!”

徐显芝是村里有名的“采茶快手”,不少五六十岁的茶农都要向她讨教“双手同时采茶”的绝活。

春夏两季,她和老伴在自家不到4亩的茶园里,采出1万多元,冠绝全村。年底,徐显芝算了一下花销,2023年挣的茶青钱,六七成支付了自己和老伴的药费。

“幸亏有这笔茶青钱,不然药费还得是儿子和儿媳出。”徐显芝说,剩下的4000元,她和老伴准备过年给孙子、孙女各包一个红包。

茶园冬管时,村里从贵州湄潭请来了技术人员做培训。一起参加培训的还有78岁的徐兴明奶奶。她目前独居,茶园虽然不大,但好在管护精细,不到两亩的茶园,也采出4000多元。

徐兴明患有慢性脑梗塞,2023年在县医院住院两次,医保报销后花了2000多元,再加上平常治疗高血压的用药,种茶采茶赚的钱基本够用。

“今年我想办一个慢性疾病证,这样药费还能再节省一笔。”徐兴明原先在家里还养猪,年纪一大,干不动了,也就管管茶,种几分地玉米,再喂几只鸡。

与两位徐老太相比,今年80岁的谭文香管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自己和老伴邵宪臣管十亩茶园,春夏两季只采出5300元左右。加上卖玉米的1700元,养老金3400多元,2023年老两口的收入加起来刚刚超过一万元。

冬管时,老两口五六点钟就起床,喂好猪,做好要带到茶山的饭菜后就出门了。在山上一干就是一天,快日落再回家吃饭。

“我们五月买了一头猪,160多斤,花了2080元,十月份又买了两头小猪,一共花了1600元。”谭文香和记者算了算去年的花销。

“每个月电费要四五十块,两个人的手机话费要百八十块,买了几个晒玉米的席子700块,今年买米花了1000块,我俩人每个月的药钱加起来还要200多块……”邵宪臣在旁边又补充了一大串日常花费。

“两个儿子都很孝顺,每年分肉都要给我钱,我不要钱,他们就不要肉。”谭文香家的年猪眼见着要长到360斤,她计划给两个儿子各分一扇100多斤的猪肉。

“虽然我今年80岁了,但是还能背60多斤的背篓,身体还可以,我觉得自己能干到90岁。孩子们东奔西跑打工不容易,能帮他们减轻些压力就好。”谭文香说。

“听说湄潭那边有斜挎在身上的采茶竹筐,既透气,还能装10斤茶青,能不能让村里帮忙联系去买一个,省不少事儿,看着像那么回事儿。”新的一年,这是三位“茶奶奶”的共同愿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到湄潭县复兴镇赶乡场|牛杂汤吃起安逸 复合肥种茶给力
...六百米的街道仍然是熙熙攘攘,摊位一个挨着一个,背着背篓的村民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一阵异香飘荡在乡场上,这来自牛杂汤锅的摊位。只见大铁锅里炖满洗净切好的牛杂,油辣椒、大蒜瓣、蒜
2024-05-12 19:38:00
新春走基层 | 年货清单变化的背后
...兴堡镇白果村,脱贫户石金蓉趁着镇里赶集,一大早背着背篓到集镇,对照前一天一家人商定好的清单采买年货。父母和三个孩子各一套新衣、牛羊肉、糖果、对联、灯笼……不到一个小时,年货清
2025-01-26 16:24:00
看古树茶村如何破解“茶园之困”
...摘古茶,他们双手翻飞,娴熟地将一把把鲜叶抛进背上的背篓。“我叫郑万喜,家有万喜,全家欢喜。”得知记者的来意,郑万喜一句自报家门的话引得茶工们都哈哈大笑,“一天200元,没想到
2024-05-15 05:02:00
...绿意浓浓。每天一大早,60岁的茶农刘启贵便和家人背着背篓从家里出发,走进自家茶园内采摘茶青。“最近气温升高,我们一般会用湿布遮盖在茶叶上,防止水分蒸发影响茶青品质。”直到黄昏
2023-04-19 21:06:00
贵州独山:春茶飘香富农家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毛帝清 通讯员 刘航)近日,独山县影山镇翁台村的春茶迎来采摘期。茶园里,有着二十多年“工龄”的老茶农刘玉应,正带着一家人穿梭在茶垄间忙着掐嫩取鲜,抢抓时令
2024-03-21 09:38:00
贵州“抹茶小寨”破解抹茶种植“密码”
...之路,走出了从传统到现代化、从分散到规范化的蜕变。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警 金秋时编辑 程佩佩 李娟二审 王瑶王远柏 杨韬三审 谢巍娥 王璐瑶
2024-06-05 12:19:00
贵州金沙:走好乡村振兴“茶之路” 助力茶农端稳“产业饭”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一片片平坦宽阔的土地,被地里耕作的老农犁得整整齐齐,由一棵棵刚冒头的茶芯装点而出的成片茶园,这是位于金沙县西洛街道中华村独有的景色。近年来,在金沙县委、
2023-02-28 09:44:00
贵州沿河:夏秋茶带动茶企茶农再增收
...茶园,双手飞快地在茶树上舞动,大把大把的鲜叶被装进背篓,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盯着夏秋茶 延长产业链“尝尝这个新鲜的秋茶,味道不错哦!”正在茶园里忙碌的村民侯年胜停下手中的活
2023-10-09 15:06:00
2025蒙顶山茶第一背篓茶在蓉城上市
...都3月1日电 (刘刚 李丽 曾琳怡)3月1日,2025蒙顶山茶第一背篓茶上市暨理真·蒙顶山甘露春茶发布会,在成都东郊记忆举行。蒙顶山茶第一背篓茶上市。名山融媒 供图“蒙顶山茶
2025-03-01 20:2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第41个教师节·时代新声 | 深耕三尺讲台 点亮数学之光
点击查看“印象教师 时代新声”专题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雅靓)“老师,我还有另一种解题方法;老师
2025-09-10 16:50:00
【黔言】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教师节,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向老师送上祝福和感激,各地党委政府通过不同形式对教师致以关心和慰问。生我者父母
2025-09-10 16:29:00
农行德州德城支行:物流仓库里的反诈守护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才子浩楠)在城市物流运转的脉络中,仓库是货物集散的重要节点,也暗藏着金融风险的流动缝隙
2025-09-10 16:04:00
2025年反假货币宣传月|①匠心雕刻山河画卷 慧眼识得货币真章
(图片: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
2025-09-10 16:04:00
【医德引领】崔岩霞:千里支医显担当,花开云阳石榴红
鲁网9月10日讯鲁渝卫生支医工作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任务。根据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安排,今年7月17日
2025-09-10 16:03:00
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省份之一的河南,靠什么赢得“未来”?
大河网讯 (记者 申华 王怡潇)“我省是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省份之一,聚焦6大方向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引育重点企业近500家
2025-09-10 12:10:00
教师的“AB面”丨球场双面人生:22岁教师刘荣坤的追梦与筑梦
编者按:三尺讲台,他们是燃灯引路的耕耘者;烟火人间,他们是逐光而行的热爱者。今年教师节,我们聚焦天衢新区教育战线一群“双面”教师
2025-09-10 12:31:00
走进沂蒙“大先生”丨“光”在身边——临沂启航中学胡俊云
【编者按】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优秀教师将拳拳之心倾注教育事业,照亮莘莘学子筑梦之路
2025-09-10 12:31:00
手绘漫画H5|孔子教师节奇趣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刘雅菲周静徐进许晨家人们,谁懂啊!孔夫子一不小心穿越2500年来到第41个教师节,逛校园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2025-09-10 12:34:00
【榜样的力量】黄俊琼:扎根乡村教育,让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
【人物名片】黄俊琼,党的十九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入选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1989年
2025-09-10 12:51:00
名校开“辩” | 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三亚开幕
9月10日上午,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海南三亚开幕。揭幕战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海南大学之间打响,围绕“青春最大的遗憾是我本可以/我不可以”这一道与青年成长密切相关的辩题
2025-09-10 12:57:00
济医附院(太白湖)急诊外科成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张志新9月8日上午,济医附院太白湖院区急诊外科成立揭牌仪式举行。急诊外科(太白湖)的成立
2025-09-10 13:06:00
钉子扎入心脏!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团队197分钟成功“补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郭晓珂“钉子扎进心脏,还在出血!再晚一步人就没了!”回忆起日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医护团队仍心有余悸
2025-09-10 13:06:00
“我要用做自媒体赚的钱,带全村的老人去旅行。”因为做乡村短视频而走红的李福贵说道。一句朴实无华的承诺,却承载着情真意切的关怀
2025-09-10 13:07:00
近日,我省重磅发布《关于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第三批政策清单》及一系列聚焦工业、服务业、建筑业、扩投资、文旅消费等关键领域的配套措施
2025-09-10 1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