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婆婆和妈妈情同闺蜜,感情深厚,让人羡慕不已。
许多人会说,能够拥有如此亲密的婆媳关系实属不易,真是一种幸福。这种亲密无间的感觉让人感慨万分。
然而,我家的情况却有些与众不同。
尽管婆婆和妈妈本是形影不离的闺蜜,但如今却闹翻了。
年方29,我嫁给了老公,这段姻缘得益于婆婆和我妈的双向撮合。
当时我已在北漂奋斗了整整6年,然而,一个失恋让我裸辞回到老家的三线小城重新开始。
那位曾与我相恋4年的男友,因为家里给他安排了国企工作,决定回东北老家。原本我们计划一同在北京买房,可他因为努力了很久却感到灰心,提出让我与他一同回老家。他的老家有房,我们可以立即结婚。
然而,我不愿为了结婚而迅速改变生活轨迹。我追求的不是一个匆匆结束的生活,而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我拒绝了男友的提议,我们最终分手。他以“放过彼此,对大家都好”来总结这段感情。
单身的我留在北京,一个人过着匆匆上班下班的日子。租住的地方离单位需要一个小时,倒两趟地铁,再搭一趟公交。这样的生活让我感到空虚而无望。
我不禁自问,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是,也不是。
是,因为这里承载了我的梦想,让我体验了奋斗的滋味。
不是,因为我时常住在拥挤的群租房,吃着外卖,工资不高,看不到希望。
那段时间,我陷入了抑郁。直到有一天,我妈给我打来电话,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淌。我试图淡化,边擦眼泪边说是沙子进了眼睛。
我妈了解我透透的,次日她一个人坐高铁来到北京。她的到来让我既惊讶又欣慰。
我妈来了两天,关切地问起我的男朋友。我告诉她我们分手了。她沉默片刻后说:“要不,我们回老家吧。你王叔叔他们单位正在招人,工资虽然不及这边高,但好歹我们能在你身边。我和你爸不奢望你取得多大成就,只希望你开心快乐。”
听到这番话,我情不自禁地投入我妈的怀抱,大声痛哭。
在接下来的一周,我办理了离职手续。整理好行李后,我和妈妈进行了一场北京城三日游,然后毫不犹豫地带着行李回到了老家。
没有一丝遗憾,我的青春在这座城市里奋斗过,尽管努力过。如今,我只是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回到老家后,七大姑八大姨纷纷询问我:“这姑娘在北京过得不错,怎么回来了呢?”我妈总是为我搭起一道保护的屏障,解释说是我自愿回来的。她强调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女儿,她也不想让我离得太远,以免将来老了生病无人照顾。周围人纷纷表示理解。
尽管解释过了,我还是面临着婚姻的压力。尽管父母并没有催促,但周围热心的叔叔阿姨们纷纷劝说:“你都快30了,有合适的对象就赶紧结婚吧。”在我老家这个三线城市,同龄人大多数已婚,而我这位刚刚回来的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我并不着急,正好这里的生活步调慢,我开始慢慢感受生活,阅读书籍,追看剧集,日子也在充实和快乐中过去。
半年后,我妈突然问我是否还记得陈岩。
我回答:“当然记得,就是你那个闺蜜赵阿姨家的小胖子。他比我大,小时候还叫他哥哥呢。哦,对了,有一次他抢我的玩具,我竟然把他的脸抓破了,他也咬伤了我的手指。从那时起,我们俩有点互相不待见。”
回忆往事时,我竟感觉有点好笑。
我妈笑着说,陈岩那个小胖子?现在帅得不要不要的,而且是医学博士呢。他比你早回来大半年,现在在市中心医院当医生。
我惊讶地说,真是出乎意料啊。
妈妈得意地说,没错。赵阿姨听说你回来,想让我们两家一起吃个饭。
我随口答应,随你安排吧。
小时候,我家和陈岩家住在同一个小区。他妈是我妈的中专同学,还是同一个宿舍的。当两人在小区相遇后,便觉得这是一段缘分。由于我比陈岩小近一岁,两家人自那时开始走动频繁。
我妈和陈岩的妈妈,也就是赵阿姨,自然成了亲密无间的好闺蜜。
然而,当我上小学三年级时,陈岩一家因为他爸的工作调动搬到了城西。从那以后,我很少见到他。尽管我妈和赵阿姨保持联系,但我和陈岩的交集逐渐减少。
我时常听我妈提起,陈岩成了学霸,考上了重点大学,读了研究生,继而攻读博士学位,表现卓越。
而我,高中毕业后考入了西安的大学,毕业后又前往北京,与陈岩没有太多交集,也没再联系。我的记忆中,留存的都是上小学之前的美好回忆。
不久后,两家人安排好了一场饭局,甚至连陈岩的姐姐一家也参与其中。
在饭桌上,大人们畅谈往事,而我专注于享受美食。告别时,我妈和赵阿姨让我和陈岩互加微信,说我们小时候曾一起玩耍,如今在同一座城市,男未娶女未嫁,应该加强联系。
我渐渐明白,这其实是一场变相的相亲。
第二天,陈岩加我微信,立即开始约我。我们的饭局成为了专属于我们俩的时光,共同回忆起小时候的趣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现在的陈岩在我的审美观中,长得并不让我反感。我们已经约会了6次,某天,陈岩直截了当地问我:“要不,我们在一起吧?”经过一番考虑,我点了点头。
5个月后,在两位妈妈的张罗下,我和陈岩举办了婚礼。
此时,我已经进入了30岁,而陈岩则31岁。他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非常体贴,事事都为我着想。我们的婚姻如琴瑟和鸣,和谐美满。
理应说,作为闺蜜的两位妈妈,应该更加和谐相处。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从我和陈岩商议结婚并购房开始,我妈就开始心生不满。
因为明明事先商定,两家父母各出15万。然而,婆婆最终只拿出了10万,理由是陈岩的姐姐要买二套房,为了保持平衡,他们做父母的要一碗水端平,各给10万。
我妈抱怨说,陈岩的姐姐结婚时已经买了头套房,他们老两口还帮忙出了一半的钱,现在却要还。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少出了5万,我爸妈为了不让我们多还房贷,不得不多出了5万。
我劝说妈妈算了,甚至提出这5万我自己出,因为我手头也有十来万。但妈妈坚决不同意,她说我手上的钱应该留着备用。
我无法说服妈妈,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生闷气。我爸说,没事,或许过一段时间妈妈会想通的。
然而,妈妈不仅没有想通,反而对婆婆充满了更大的怨气。
我怀孕中期时,我妈提前和我婆婆商量,建议我去住月子中心,这样大家都能省心。婆婆虽然同意了,但并没有出钱。
月子中心的费用接近三万元,最终是我爸妈买单的。我妈曾经提过一人一半,可是婆婆对此并未响应。她说,现在孩子们自己能搞定,让她别操心。
我妈觉得婆婆只是说说而已,最终还是她自己的女儿需要自己照顾。
我爸劝告我妈别太计较,没必要斤斤计较,钱出了就出了。本来我和老公打算自己承担这笔费用,我们也准备好了。
然而,我妈表示我们家装修花费不小,她心疼我,但也看不惯婆婆只给了两千块给我女儿。
我劝她不要再纠结这个问题,但我妈坚持说,怎么能不计较呢?她觉得她以前对我婆婆了解不够,这就是所谓的“远香近臭”。
我们无法说服她,她也不听劝。
产假休完后,我返岗上班。原本计划两家轮流带孩子,每家负责一个星期,因为婆婆和我妈都已经退休了。
然而,执行了两个月后,婆婆就突然决定去帮大姑姐。她主动提出同我妈商量,因为大姑姐的婆婆早逝,而之前的头胎是婆婆照顾的。大姑姐现在怀上二胎,由于孕期反应太大,医生建议她卧床休息。婆婆觉得她得去帮帮大姑姐,否则总是挂念着。
我妈一开始对于带孩子感到挺高兴的,觉得终于没有人和她抢了。以前,婆婆总是争着抱孩子,现在她去帮大姑姐了,女儿终于只属于我妈一个人了。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我妈开始觉得很累。加上听到周围一些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说三道四,她的心情变得很糟糕。
以前,我妈累的时候,至少还有婆婆可以帮忙一把。现在整天都是她一个人,我妈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吃不消了。我和老公商量着请个育儿嫂,可她又觉得我们乱花钱,死活不肯同意。
因此,每逢周末,我只能独自照顾孩子。我妈又觉得我工作五天,周末还要带孩子,太辛苦了,她不忍心看我这样。
在这个时候,她开始觉得我婆婆太过分了,只帮女儿,却不帮儿子。
虽然我个人比较看得开,但我妈却难以释怀。她感到委屈,觉得我婆婆太过偏袒女儿,于是总是在我老公面前发牢骚。
我妈其实人挺好的,照顾孩子也非常细心,做事也勤快。但我就是受不了她的小心眼。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她总是凭借自己的臆想添油加醋,让事情变得复杂化。
我终于开始理解,为什么她和我奶奶、婶婶他们相处不好了。
记得小时候,我妈也常天天说我奶奶偏心,觉得她帮我婶婶带孩子,不帮她。虽然我奶奶也想帮她,但由于她们相处不好,我爸那时候左右为难。
最关键的是,我妈总是找事,觉得自己很委屈,觉得生活对她不公平。
她的不满情绪一直存在于她的内心。外界的不公平,实际上是她内心深处的投影。
这又是怎么解读呢?
我妈是家中五个兄弟姐妹中的一个,她上有一位姨妈,下有两位姨妈和一位舅舅。没错,我外公外婆对儿子更偏爱,因此我妈从小到大一直被忽略。
由于被忽略,她养成了一种讨好的性格。初见她的人可能觉得她很好相处,但相处时间一长,就会觉得很辛苦。最重要的是,我妈从小到大都未曾得到外公外婆多少的关爱,她心里一直觉得不公平。
但这并非她的错。
在年轻时还好一些,但随着年龄增长,我妈变得像个小孩,觉得周围的人都对她不好。这包括对我婆婆的不满,尽管她们曾经是好朋友。我妈对她抱有很多怨气。
这些不满,表面上是她在为我叫屈。因为她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触动了她的回忆。
而我并不感到委屈,因为我能理解我婆婆。
每次见到我,婆婆总是因为不能给予我们足够的帮助而感到内疚。但我妈总觉得我婆婆是虚伪的。
婆婆大概也察觉到我妈对她的不满,因此总是力图避免见面。
然而,今年过年时,两人之间终于爆发了争吵。原因是大家一起聚餐时,大姑姐的小女儿不小心弄伤了我女儿。
婆婆上前安慰大姑姐的女儿,我妈生气了。她直言我婆婆偏心,只看外孙女,不管孙女。
婆婆当然要为自己辩解,但她刚开口,我妈就打断了她。也许已到了某个临界点,我妈心头的委屈涌了出来。
没错,她毫不顾忌地将对我婆婆的不满都说了出来,甚至说我婆婆偏心。
婆婆自然感到心里不痛快,于是两人开始大吵大闹。
我和老公劝说了很久,终于让两人停止了争吵。
然而,从那天开始,我妈就与我婆婆断绝了往来。婆婆对我妈也没有好脸色,认为我妈小心眼。两人即便碰面,也不打招呼。
唉,两位60多岁的塑料闺蜜,真是让我无语。我和老公再劝也劝不动,索性随她们去吧。
原本我爸和我公公是棋友、酒友、钓友,如今因为两个女人的事,也不敢轻易见面了。
前几天,老公告诉我,他打算接受省城一家更大医院的邀请,过去工作。那里设备更先进,管理也更人性化,他已经考察过了,问了我的意见。
我表示同意。
一方面是因为女儿明年要上小学,去省城肯定能享受到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离开一段时间,让两位妈少见面,也是为了让她们冷静一下,或许这样会有好处。
不然的话,她们俩可能会一直心头不痛快,形成僵局。
距离产生美,我们去省城也是为了给她们一些空间。
再者,我们也应该独立于父母,开始自己的生活。否则,一直依赖在他们的羽翼下,我们永远觉得自己还是孩子。
省城离老家的高铁只有一个多小时,十分便利。无论是我们回去,还是她们想过来,都很方便。
当初以为这是一桩幸福的事情,却没想到最后让两位妈妈成了仇人。好在,我和老公的感情坚定,不受她们的影响。否则,生活可能就会变得难以维系。
至于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时间去解决吧。我和老公也没有打算做更多的干预,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也许某一天,两位老太太会都想通,重新握手言欢,这也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