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杭州日报讯 1月3日,“花如铁铸墨如飞——武曾保作品展”在杭州寓山美术馆举办,展出武曾保书画作品近百件。
武曾保(1867-1945),字劼斋,号苦禅、苦髯,别署老焦山人,浙江杭州人,久居淮上,晚归湖上。善粗笔设色花卉,似吴昌硕,且别饶奇趣,八分书功力亦深。
武曾保之名,其实在艺界也颇为陌生。“武曾保是我从高存道(1876-1960)的‘朋友圈’里发现的”,展览的策展人、书画家金心明说,“朋友圈”很重要,通过其亲友圈,大抵可判断其人之时代背景、家庭关系、学术思想、艺术主张等等。“以顺藤摸瓜的方式,我沿着高存道兄弟以及东皋雅集的脉络,接触到了这位晚清民国时期的书画家武曾保。”
“东皋雅集”发生于民国中期,由余绍宋、叶为铭、高存道兄弟、武曾保等十一人发起于杭州城东金庄衙皋园,参与者以居杭文人群体为主体。金心明介绍说,武曾保的具体史料存世很少,只知道他是杭州人,早年在淮上生活和从艺,晚年又回到杭州。他生于1867年,比吴昌硕小23岁。其作花卉粗枝大叶,不拘形态,且多以写生出之,画格近似吴昌硕,但似比吴昌硕更有意趣,特别是设色一路,参以没骨法,从南田法度中来,自有化机。其书以汉隶八分为宗,朴茂苍古,可惜留迹不多。
观武曾保花卉,便可见其形象——磊落光明、气宇轩昂、不修边幅、自在痛快。他几乎每件作品都会自题诗句其上,述诗情,发感慨,清新而直白。金心明说,“近二三十年来,我通过对东皋雅集的挖掘,陆陆续续搜集了武曾保作品,有百余件之多。条幅、册页、横批、对联、四条屏等等,形式各异,种类繁多。见之愈多,爱之愈深。我深爱他的天真浪漫和无拘无束,书中画中几无艺术法则之羁绊,灿若夏花。”
金心明感于武曾保的画风和艺格,便与好友凌中翔等人专门去寻找其后人。后来,他们真找到了其孙子武瀚。在他家中,还见到了吴昌硕题诗的原迹。吴昌硕对这位画界同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笔性格调源于两汉之石刻,以金石之气融于虚空之墨彩,是故其作书泼毫纵横间自有一股飒爽之气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7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