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广州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22 02: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增强创新策源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广州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广州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叶 青

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两个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跃升到全球第八位;国内首艘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试航成功……1月15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广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孙志洋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广州聚焦聚力强化产业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

广州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的秘诀是什么?记者深入广州科技创新一线,探寻答案。

打造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心

在广州生物岛,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正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目前,由广州市政府和黄埔区政府支持建设的项目前期配套研发大楼已经建成。

为何要建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人体有50万亿个细胞,我们对它的认知远远不够,犹如盲人摸象。”中国科学院广州健康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段子渊介绍,只有明晰细胞命运变化的底层逻辑,才能进一步操纵它、控制它,为再生医学、器官再生等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设施计划通过汇集海量的人体细胞多组学数据,绘制出人类谱系单细胞精度的‘航海图’。”段子渊说。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是“十四五”期间广东获批建设的4个大科学设施之一。“该设施将以研创核心细胞指征动态观测的大中型自研科学装置为基础,建成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成化的国际顶尖细胞谱系综合性研究设施,打造细胞科学研究和生命健康领域的世界级科学中心。”段子渊说。

随着原始创新不断深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利器。广州积极引进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这个平台体系是以广州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这两大国家级最高科研力量为引领,以两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骨干,以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4家省实验室、一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为基础,涵盖各类平台27个(动态),覆盖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广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各类重大平台的汇集,形成了广州战略力量厚实、攻坚体系完备的创新格局。这个创新格局与广州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度契合,成为广州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2023年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度刷新了我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广州造”火箭的背后,是广州富有前瞻性的发展眼光和谋划布局。

前些年,广州牵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共建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并通过这一重大创新平台引入中科宇航等专精特新企业落户广州南沙,建设了国内首个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基地,汇集形成了千亿级规模的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链。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广州“顶配”的创新平台以强大的创新创造能力有效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

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自主研制的喷墨打印OLED折叠显示屏已达量产水平,量子点关键蓝色材料与器件寿命突破300小时;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建成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并投入使用,支撑我国航空航天、轮式装备、立体交通等高端制造业发展;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作,2023年国家颠覆性技术项目中,来自广州的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二。

一批批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批批科技项目走向应用。广州通过“2+2+N”科技创新平台,正源源不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布局全链条创新平台

近年来,广州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构建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创新平台布局,增强平台建设与产业布局的匹配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凭借一台重量仅800克的术中手持式伽马相机,医生可对肿瘤的分子显像示踪剂一秒成像,实时检测到手术切除边缘及转移灶区域的肿瘤细胞分布,实施精准的手术切除。

“依托原始创新的自准直成像技术,我们实现了从大型设备到掌上相机的技术突破,不仅使大型核医学设备小型化、便捷化,且成像速度大幅度提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术中手持式医用伽马相机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长聘副教授马天予说,“从大学里的原始技术到医生可真正使用的产品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通过中心平台,我们得以实现产品从需求定义、研发试制、生产加工到临床应用的全流程验证。”目前,术中手持式伽马相机已研发出第一代样机。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全国三大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之一。近年来,以大湾区国创中心为代表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各类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蓬勃发展。广州现有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14家,占全省70%。

2024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系统建好新型储能等国家级创新中心。

据透露,广州将继续分层分类推进“2+2+N”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围绕技术供给、人才引育、成果转化、企业孵化、金融赋能五大核心功能加快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2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0”到“1”闯 凝“新”汇智
...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过去一年,广州“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跃升至第8位,“广深港”科
2024-04-07 04:14:00
广州“信易贷”平台设立“民营经济专区”,累计放款1860亿元
...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扩大覆盖面、提升增信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2023-08-13 13:38:00
广州开发区“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破土,要“颠覆”点啥?
...企业,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力量汇聚广州,为广州的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 培育新动能:“颠覆性10条”发布,最高给予500万元资金配套活动当天,全国首个全面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
2024-02-21 17:33:00
广州增城:向东看广州科技创新高地
...实现新作为、展现新气象、取得新突破。广州之东,一片科技创新的高地正拔地而起。文/夏强 图/增宣育主体:以梯次培育体系促科技型企业量质齐升2023年增城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增速排
2024-02-19 04:02:00
广州工控集团:新质生产力强基赋能 打造新型工业化“工控样本”
...售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3%。持续投入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以建设创新平台打赢轮胎、压缩机、电梯等制造业转型升级攻坚战,打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楼宇等战略新
2024-04-19 13:55:00
广州南沙:高质量发展主阵地 跑好开局“第一棒”
...量发展的支撑在于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在于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实力最为雄厚、创新要素最为集聚、国际化水平相对领先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自诞生伊始,就被赋予打造国际科技
2024-02-19 04:03:00
争创广深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家广州金融机构亮目标、出实招,将让更多金融资源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百千万工程”等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及薄弱环节,为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
2024-02-23 04:01:00
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四化”榜单成功发布
...端姜晓丹3月17日,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下,由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主办,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协办,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特别支持的广州市科技企
2023-03-19 21:23:00
...2024年,由广州单位主导或参与完成的多项成果成为广州科技创新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广州着力打造“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实施产业链创新联合体
2025-01-09 10:0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外卖大战背后,最直观的受益者当属消费者。数据显示,90后日均打开外卖App的频次已达3.2次,25-45岁人群贡献了82%的订单
2025-08-08 10:39:00
随着美团、饿了么、京东的官宣,这场外卖大战似乎会暂告一段落。其间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现象,也引起各方对外卖行业发展的反思
2025-08-08 10:39:00
外卖内卷,算得上今年的一个现象级话题。2月11日京东宣布入局外卖,一池春水即被搅动。美团升级“闪购”,饿了么联合淘宝闪购
2025-08-08 10:39:00
AI重塑南京钢铁产业新图景
从“钢花飞溅”到“数据奔流”,蹲点一线看“南钢+华为”元冶·钢铁大模型——AI重塑南京钢铁产业新图景南钢智慧中心内部。智能金相实验室
2025-08-08 07:14:00
竞争难度大,全球每年仅十人入选 南航博士生获国际奖学金
王立晗在实验室里。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南报网讯(通讯员周新华记者姜静)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元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立晗,凭借在微波光子测量领域的突出表现
2025-08-08 07:14:00
南报网讯(记者徐宁)近日,工信部公示了首批质量管理能力高等级企业名单,全国43家、江苏7家,南京的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2025-08-08 07:13:00
从单一爆款到多元化产品矩阵 解码东诚大健康协同发展方程式
大众网记者 王丽 烟台报道在老龄化加速与健康消费升级的双重浪潮下,中国大健康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作为为国内原料药领域企业拓展大健康领域的标杆
2025-08-07 23:59:00
烟台银行数字化转型再提速 获评“数智化转型先锋企业”
大众网记者 李慧 通讯员 李东霞 烟台报道近日,由金科创新社主办的“2025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第八届金融科技管理人年会”在成都举行
2025-08-07 15:23:00
全球销量增20%,份额净增1.2pct!海尔空调郑州发布新成果
持续的高温炙烤与“以旧换新”政策叠加,让今年的空调市场格外火热。面对行业普遍面临的流量枯竭、行业内卷、高运营成本三大挑战
2025-08-07 15:36:00
强冷必然不舒适?海尔云溪“性能神机”两者兼得
长久以来,空调行业似乎藏着一个隐形难题:想拥抱快速制冷的强劲体验,就得忍受冷风直吹的不适;若追求柔和风感,又难免要和制冷效率妥协
2025-08-07 15:38:00
AI空调陷入红海!海尔空调率先主导AI空调标准领先一步
夏天离不开空调,但现在的“AI空调”是不是让你有点懵?语音喊半天它听不懂你的方言?功能按键一大堆,真正有用的没几个?宣传说得天花乱坠
2025-08-07 15:38:00
海尔空调主导制定行业首个AI空调标准
在人工智能技术重塑空调行业的浪潮中,市场涌现大量“AI概念”产品。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部分产品未能真正聚焦用户对“智能便捷 + 健康舒适”的核心需求
2025-08-07 15:39:00
医渡科技多篇高质量科研论文见刊,“产品+服务”模式成效显著
近一年,国内AI医疗头部企业医渡科技(2158.HK)在“AI for Science”浪潮中持续发力,深度融合AI技术与疾病洞察力
2025-08-07 15:47:00
营养师团队深度护航,燕教授助力经销商突破事业瓶颈
在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经销商们既面临着广阔的市场机遇,也承受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如何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高效解决服务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2025-08-07 15:47:00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韩永先)6月25日,宁德时代(300750.SZ)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对海辰储能等公司发起的专利技术型诉讼即将在8月12日开庭审理
2025-08-07 1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