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提醒大家:60岁后,无论一个人有多少存款,别做“3件糊涂事”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5-11 10:16:00 来源:至臻海购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不怕犯错,只要犯错之后能够意识到,且能够改正,就很好了。不少人就奉行着这样的人生准则,从来不惧怕尝试,不惧怕犯错。但是错误和错误之间可能差别很大,不同人的犯错成本也可能差别很大。有些糊涂事做了之后,虽然能弥补,可却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尤其是当一个人年老后,有些糊涂事做了之后,再想纠正就很难了。

因此,提醒大家,当60岁后,无论一个人有多少存款,不建议做“3件糊涂事”。

提醒大家:60岁后,无论一个人有多少存款,别做“3件糊涂事”

不要过于消耗自己的体力和精神

60岁后,一个人已经来到了人生的后半程,身体机能也可能大不如前。先前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事情,可能再也做不到了,或者做起来会非常勉强。这时候,人在心态上可以不服老,但是在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时,还是要服老的。

就比如有些人可能会试着进行马拉松长跑、或者是进行攀登雪山、越野、徒步等活动,有些人可能会为了赚钱搬运重物,一天暴走几万步。可能有些人能够坚持下来,但是也有人坚持不下来,比如跑着马拉松,就突然倒地,离开了人世。这就属于过于消耗自己的体力了。

还有些人在60岁之后,身边的同辈人也往往六七十岁了,这时,一个人可能经历了很多次亲友之间的生离死别。当面临这些事情时,过于悲恸,其实就是一种对精神的消耗,有时过于激动的情绪还可能导致病人发病。

还有些人是和儿媳儿子、孙子等住在一起,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有时候难免出现一些摩擦,可能会大动肝火。但是太过强烈的愤怒其实也是对自己精神的一种消耗,有人甚至能气到中风,得不偿失。

当因为过于消耗体力和精神,而失去健康时,无论一个人有多少存款,都是划不来的。

提醒大家:60岁后,无论一个人有多少存款,别做“3件糊涂事”

不要随意借钱给他人

另外,千万不要随意借钱给他人。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60岁之后,工作机会和收入来源是越来越少了。如果随意借钱给他人,而对方又故意不还的话,对老人的经济情况将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里的他人,包含了除配偶外的所有关系,比如已经成家的子女,比如各种远近的亲友熟人。不过,也并不是说一分钱也不能借,而是说在做出借钱决定之前,千万要考虑清楚,不能谁来借钱,都爽快地把钱借给对方。

不要放纵消费欲望

有些老人忙碌了半生,就指望着退休之后能轻松一下,潇洒一下,因此,60岁之后,可能就会选择做一些年轻时没有尝试过的事,比如出国旅游、周游全国、跳伞、潜水、滑雪……恨不得把感兴趣的都来一遍。

然而很多欲望的满足是需要花钱的,以普通人的财力,如果对消费欲望不加节制,可能要逐渐开始动用存款,走上坐吃山空的路。

而当下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接近80岁,对于60岁的人来说,未来可能还有很长的晚年生涯,一定要留够充足的资金用以养老。且要考虑到通胀的影响,和届时有可能因为过于年迈或失能而请护工照顾自己等,届时,一个人有多少存款,和其晚年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因而,60岁后,无论一个人有多少存款,都不建议做上述“3件糊涂事”。此外,若想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一定要重视对前半生积蓄的打理,可以将多数资金存在银行或储蓄国债中保本,对少数资金,可以试着进行增值处理,就比如基金定投等。也可以借助一些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10万每月得1000元利润。

提醒大家:60岁后,无论一个人有多少存款,别做“3件糊涂事”

总之,上述“3件糊涂事”如果做了,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而有些时候,钱不是万能的,所以,60岁之后,无论一个人有多少存款,千万别做这“3件糊涂事”,不是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11: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退休后,不管一个人有多少存款,也不建议做6件糊涂事
...来了,往往在退休后,既能每月领养老金,还攒下了很多存款作为晚年养老的储备。很多人在退休后,过的是有钱有闲有时间的美好养老生活。然而这样好的日子也是有可能被打破的。有人说,退休
2023-05-02 22:36:00
人老了,不管手中有多少存款,千万别做4种糊涂事
...的储蓄相对少。不过不管如何,人老了,无论手中有多少存款,都千万别做4种糊涂事。不要总是贴补已成年的健康子女在古代社会,孩子几乎是父母永远的责任,在孩子长大之后,还要为其成家,
2023-11-25 15:44:00
老年人在银行存钱,不要做3件糊涂事,避免本息损失
...到了有钱有闲的时候了。一些老人领着退休金,手中还有存款,常常去各地旅行,饱览祖国的大好风光。不过这样美好的日子也可能因为对存款打理不当而受到破坏,内行人提醒,即使是将钱存入银
2024-04-08 09:12:00
人在退休后,无论有多少存款或养老金,千万别做3件糊涂事
...麻烦。其实人在退休之后,如果想要过得好,无论有多少存款或养老金,千万别做3件糊涂事。大吃大喝,挥霍钱财首先就是大吃大喝,挥霍钱财。一些人就活一张嘴,平时喜欢吃好吃的,再时不时
2023-10-31 09:53:00
退休后,不管普通人手握多少存款,不建议做3件糊涂事
...人不胜其扰。就有人表示,退休后,不管普通人手握多少存款,都不建议做3件糊涂事。那么究竟是哪三件事呢?往下看!1、无条件地成为子女的提款机有些老人有着对家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全心
2023-08-13 09:45:00
老人退休后,无论手中有多少存款,不要做3件糊涂事
...人的储蓄有所不同。不过,老人退休后,无论手中有多少存款,都不要做3件糊涂事,对自己没好处。过早地把钱给孩子首先要说的,就是不要过早地把钱给孩子。因为过早把钱给孩子,在只有一个
2023-10-27 09:59:00
退休后,老人的积蓄放在哪里让人放心?你怎么看?
...务区分开。当老人身体还比较硬朗的时候,建议自己拿着存款,可以存在银行中,不要将钱过早地交给孩子。如今社会很多中青年的经济压力比较大,如果父母过早地将自己的养老本交给孩子打理,
2023-06-29 11:37:00
五十岁之后,不管你有多少钱存款,都别做下面6件糊涂事,记住了
...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五十岁后,不管你有多少钱存款,都别做的六大糊涂事。一、盲目投资,贪图高回报五十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事业和家庭都相对稳定的阶段。此时,手中的存款
2024-03-08 10:29:00
老年人在银行存款,不要做3件糊涂事,早知晓早受益
...将钱存在银行中,是很常见的资金打理方式。不过,银行存款也是有着很多门道的。忠告老年人在银行存款时,千万不要随意做3件糊涂事,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早知晓早受益。不要将所有钱全部
2023-10-17 09:4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七星山荒野求生赛进入第三十三天,安徽选手靠“续命三件套”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近日,湖南张家界七星山一场“硬核”荒野求生挑战赛引发众多网民围观。百余名来自全国的生存爱好者齐聚深山,仅凭一把柴刀开局
2025-11-10 12:59:00
今日天光|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11月9日,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2025-11-09 13:02:00
公交司机守护走失幼童
“这孩子一个人在路边太危险了!”近日,太原公交二公司S15路驾驶员闫利锋结束上午运营任务,驾车途经山西实验小学门口准备返回场站时
2025-11-08 18:06:00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