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雍正称帝后收拾了所有人,为什么唯独厚待他还为其哭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20:45:00 来源:戏说三国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宝刀未老的康熙皇帝一行人前往南苑行猎。但是没过多久,皇帝便感觉身体不适,于是在十一月初七回到了畅春园。

十一月,康熙皇帝一病不起,十三日凌晨,康熙帝急招老四胤禛前往畅春园,当晚康熙帝驾崩。

弥留之际,康熙帝选定了皇四子胤禛为继承人,并且还额外留下遗诏,要求胤禛将废太子胤礽杀掉。史有记载:

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是日戌刻,上崩。

雍正称帝后收拾了所有人,为什么唯独厚待他还为其哭丧?

事实上,在胤禛尚未赶到畅春园时,康熙已经感觉天命大限将至,从而提前宣布了皇位的继承人。同时他也留下遗诏:

朕若不讳,胤礽断不可留。

那么,康熙为什么要让胤禛除掉二哥胤礽?胤礽可是康熙的嫡子,这位太子遭两度废立,在康熙看来,如果留下胤礽势必江山不稳,一定会对皇四子胤禛执政带来诸多麻烦,所以才出此下策。

这样理解,似乎说得通。

那么,雍正皇帝登基后有没有遵照康熙帝的遗诏除掉废太子呢?答案是没有。为什么?

胤禛如果按照康熙的想法,杀了老二,岂不是对自己更为有利吗?但他并不这么认为。

雍正称帝后收拾了所有人,为什么唯独厚待他还为其哭丧?

首先,胤禛没当皇帝之前跟二哥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九子夺嫡”时,曾出现五大太子一党额阵营。

一是以皇长子胤褆为中心的大千岁党,核心人物有明珠、余国柱、佛伦等要员;

二是康熙嫡长子胤礽的太子一党,核心人物是索额图等人;

三是以皇三子胤祉为首的三爷党,支持者有陈梦雷,还有一些学子清流;

四是以胤禩、胤禟、胤、胤禵为首的八爷党,这一派系是参与夺位人员最多的派系;

五是以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为首的四爷党,他们与胤礽也较为亲近,一开始的时候甚至被划为太子一党。

雍正称帝后收拾了所有人,为什么唯独厚待他还为其哭丧?

也就是说,当时的胤禛是跟太子一党站在一队的,到了中期时,胤禛看到太子夺嫡无望,干脆保持中立,没有再趟夺位的浑水。

其次,在后期,胤禛参与到夺嫡队伍中来时,太子胤礽此时正被康熙囚禁,也就是说二哥胤礽对自己没有造成任何威胁,而真正跟胤禛构成对手的是“三爷党”和“八爷党”。当雍正有了绝对的优势之后,老三、老八等人已经没有了竞争后劲。

从这两点看来,雍正没有理由再去杀害一个于自己无害的手足兄弟。非但如此,雍正继位后,他对废太子胤礽这个二哥还非常体恤的。

虽然胤禛没有权力释放二哥,毕竟是先帝下令幽禁的,他不得有违。不过,在生活上,雍正却对胤礽十分厚待。

雍正经常会让太监拿一些衣物给胤礽,同时嘱托太监,不可说是自己送的。这就避免了胤礽给自己磕头谢恩的尴尬和不忍。因为,雍正怕这样会刺激二哥的内心。

雍正称帝后收拾了所有人,为什么唯独厚待他还为其哭丧?

后来的历史证明,康熙帝的眼光还是非常独到的,而他的传位选择还是英明的。论人品和文韬武略,雍正都是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他对兄弟们的处置并不是非常手段。除了废太子胤礽,包括老十四虽然被圈禁但是仍然安然活到了乾隆年间,后被恢复王爵。

感激皇帝对我施惠,身为废太子我很知足,你一定要忠于皇上……

此后不久,废太子胤礽病逝于禁锢地咸安宫,终年51岁。临终前他对儿子弘皙说,务必要做一个忠君之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以看出,如果不是雍正的细心照顾,这位皇兄估计早已命丧黄泉,所以他对雍正感恩戴德,更是由衷的敬佩。

雍正称帝后收拾了所有人,为什么唯独厚待他还为其哭丧?

废太子死后,雍正亲自安排其后事,并按照和硕亲王的规格治丧。胤礽之子弘皙加封和硕理亲王,册弘晳之母为理亲王侧妃,由其子赡养。

胤礽出殡时,雍正下令理郡王府人员都穿孝,同时要求兄弟子侄皆穿孝服,每翼派领侍卫内大臣各1员、散秩大臣各2员、侍卫各50员组成送葬队伍送至郑家庄,停柩待葬。

可以说,雍正对二哥胤礽算是仁至义尽了。胤礽生前,雍正理解其失意和苦闷,他经常让弘皙去陪伴父亲,胤礽去世后,雍正亲自操办,这样的兄弟情在古代皇宫也比较少见了。

这里出现两个疑问,也一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

其一,康熙让雍正杀害废太子的可能性有多大?

其次,胤禛继位的合理性?

雍正称帝后收拾了所有人,为什么唯独厚待他还为其哭丧?

康熙到底有没有可能让雍正继位后立即处死皇二子胤礽?前文有述,有这个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传位诏书分为满汉两种文字的,巧的是,满文的遗诏,关于继承人方面又含糊不清。而且遗嘱共有一千多字,并没有一个字提到过废太子胤礽。只是在康熙的另一份诏书上提到了胤礽的儿子。

康熙临终前只为一人预备特封亲王,那就是胤礽的第二子弘晳。据国外使臣回国后,回报朝鲜国王: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口授:

废太子胤礽的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

此后不久康熙病逝。所以雍正后来封弘晳为亲王,也是遵照先皇遗诏了。

雍正称帝后收拾了所有人,为什么唯独厚待他还为其哭丧?

胤礽可是康熙唯一嫡子,以他的仁慈,他会命令胤禛上位后击杀废太子吗?这样的手足相残大都是兄弟们之间明争暗斗的结果,如果由父亲主持这场杀戮,几无可能。

康熙是一位出了名的慈父,他出征塞外时,还时刻想念儿子,甚至让宫里人送来儿子的衣物,以“睹物思人”;40岁时康熙突患疟疾,当国外医生开出奎宁时,胤礽主动试药。

即便胤礽有过错,但凭借父子之间的这种感情,皇子罪不至死,更不会让新上位的雍正去杀害哥哥,岂不是也断送了雍正的名声吗?

那么,雍正继位为何会布满疑云呢?

康熙是凌晨一二点钟叫的胤禛前来觐见的,但三个小时路,胤禛却到上午9点才到,这中间耽误的几个小时,他干吗去了?当天,胤禛到康熙病床前去了三次,都做了什么?

此外,在老四胤禛到达畅春园前,雍正已经让隆科多宣布胤禛继承皇位,老皇帝为什么这么急?当时伺候康熙的大臣有很多,为什么非得让隆科多宣布遗诏?

雍正称帝后收拾了所有人,为什么唯独厚待他还为其哭丧?

种种迹象表明,皇四子胤禛在跟隆科多联手矫诏,而胤禛又想证明自己不在场,撇清夺位之嫌。最终,康熙帝本来要传位给老十四胤禵的,但是被胤禛截胡了,被篡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

正因此,雍正皇帝也成了整个清朝历史上,最受人质疑的皇位继承人了。

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

意大利人马国贤,当时他在屋外听到康熙帝临终前发出阵阵呼号之声,他断言,即便康熙不是死于中毒,想必也有什么焦躁不安。言下之意,康熙属于非正常死亡。

历史就是如此玩味,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似乎只有当事人雍正才能说得清。不过,宫廷里人情冷漠倒是真的,我们不可否认雍正的文韬武略和治国能力,但他接替皇位到底是不是光明正大,还真说不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殚精竭虑为大清朝死而后已,却为何被安上矫诏弑君的罪名?
...、将康熙皇帝交派的事情完成的漂亮规矩。胤禛的表现让所有人都以为胤禛并没有夺嫡之心,对其失去戒心并千方百计想要将其拉入自己的党派。再加上,皇十四子胤禵在康熙四十七年被任命为抚远
2023-05-25 12:50:00
废太子之子弘皙,雍正视其为亲子,乾隆为何将其囚禁到死
...之际除了交代将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外,还郑重地交代了雍正一件事情:废太子、皇长子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康熙口中的废太子就是
2024-04-26 21:17:00
聊聊雍正继位的问题
...年有三大疑案,分别是“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继位”,前两案不论,此篇文章专讲雍正继位的问题。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69岁的雄主康熙去世。当天晚
2023-03-13 16:13:00
...十四日大殓。二十日,文武百官奉皇四子胤禛登极,是为雍正。迫谥玄烨为仁皇帝,庙号圣祖。康熙的逝世和雍正继承皇位,不但是当时震撼全国的重大事件。而且由此产生了许多传说和怀疑,诸如
2023-08-10 21:07:00
揭秘爱新觉罗允礼:雍正皇帝即位背后的关键人物
...,原名爱新觉罗尹礼,满洲正红旗人,清康熙帝十七子,雍正帝同父异母的弟弟,母亲为淳于沁妃。生于康熙三十六年,卒于乾隆三年(1738年)。它的初始订单是二十七。作者:日耀居zr—
2024-04-24 11:29:00
胤祉:康熙第三子,第一个向雍正磕头称臣,却被软禁父子皆死
...你能想象,康熙帝的第三子竟然为了权力,做出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向自己的弟弟磕头称臣。可是,这个看似低头认输的举动,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复杂的阴谋。而最终,他和他的父
2024-12-08 09:46:00
69岁的康熙帝临终前最后时光,又都做了哪些安排呢
...了隆科多,还让他来宣读遗诏呢?种种迹象仿佛都表明,雍正帝的即位好像并没有那么正大光明,他仿佛在刻意修改记录,想表明自己当时不在场,意图撇清自己夺位的嫌疑。事实上,雍正帝即位之
2023-01-07 14:36:00
...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
2023-05-05 11:12:00
康熙临终前曾经传出过痛苦的嚎叫声,雍正到底有没有篡位
关于雍正继位的问题,很多人大概是深受近几年的清宫剧的影响,尤其是看到雍正继位后对于兄弟、异己的打死诛杀,无论这种杀戮是像影视剧中所说的为了某一位女子,还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回应母亲
2024-06-12 21: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