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书记、主任张维:高标准实施规划 让老城保护留住“京味儿”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5 11:4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月15日电 (李博)1月14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维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守好百姓日子”节目,聚焦加强首都功能建设,张维表示,在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始终把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众作为最重要的两条要求,通过高标准实施规划,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轨道交通里程创新高 不断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张维表示,进入新时代,首都发展本质上是首都功能的发展,其要义是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北京市轨道交通里程不断创年度新高,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迅速拉开了城市发展的框架,也迅速使新城地区具备了承载能力,串联起丽泽金融商务区、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等重点功能区,拓展了首都功能的空间格局,也大大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张维说。

张维说,轨道交通政策和城市发展政策能够协调联动,作用更加明显。2022年供应的租赁住房用地有70%向轨道站点周边和就业高密度地区集中进行规划布局,这对优化出行结构、提升出行效率,对促进职住平衡都有很大帮助。为此,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还集中规划了71个“轨道微中心”,在站点周边聚集资源,打造城市活力中心。

探索一系列政策模式 让老城保护留住“京味儿”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老城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规划的重点和新城有所不同,要守住历史文脉和胡同肌理,不能再搞大拆大建。张维说:“我们坚持‘老城不能再拆了’,把老城保护和民生改善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张维举例说,比如成功探索出“申请式退租”“申请式换租”一系列政策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老城原来更新的方式,破解了平房区保护更新的难题,让胡同居民有了不同的选择,想离开的,可以选择腾退外迁,住进宽敞明亮配套齐全的新小区;不想离开,可以参加“申请式改善”,拆除院内的自建房,增加厨房、卫浴等基础设施,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

“通过这种方式既降低了平房区的居住密度,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最大限度保护了胡同肌理,提升了老城风貌。”张维说,目前,核心区已有14个申请式退租项目,实现了超过4000户居民申请式退租,取得了良好效果。接下来,要用好腾退的住房和院落这笔宝贵资源,以“共生院”模式与老城文脉和谐共生,为历史街区注入新活力,让老城生活越来越有“北京味儿”。

确定耕地保护补偿制度 保障农民利益

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备受关注,如何守住农业、农村,守好农民日子?张维说:“我们共同的目标首先是抓好耕地保护,这是事关粮食安全和城市保供的‘国之大者’。”

2022年,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按照国家要求划定了“三条红线”,第一条就是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将全市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166万亩的耕地保有量全部落图落地,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红线。

“我们大力推动复耕复垦,耕地规模去年首次实现历史性回升,也达到了总规目标要求。同时,我们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已在通州区进行了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的试点,能够全面推动耕地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张维说。

为了不让农民朋友种粮护田吃亏,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首先确定了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出台了政策,每年按照耕地的种植面积给予种植承包户补贴,提高耕地保护积极性。第二是提升耕地产出效率,完善设施农业用地政策。目前,全市有10个高效设施农业试点项目已经或正在落地,通过科技化的种植、规模化的经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第三是积极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针对农业生产中仓储、分拣等特殊用地需求,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积极研究用地政策,提升农业生产的附加值,推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推出多项服务改革 化解房产证办理难题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从2020年启动了化解房产证办理难题专项工作,张维表示,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持续加大房屋登记“放管服”力度,推出了“综合窗口”“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多项服务改革,不断提高办证便利度,很多手续居民朋友足不出户就能自己办理。

然而,一些房屋由于存在各种历史原因,比如开发建设单位当年没有按照规划建设、没有足额缴纳税费等“历史遗留问题”,难以按照正常程序办理登记,造成了“房产证办证难”。

张维说,这个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到入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落户口、孩子上学、房屋交易,成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经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梳理,涉及这类问题大约有40多万套房。目前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已打通各方面机制,联合各部门、各区建立市级联席会机制,一起研究政策,破解难题。

“经过大量调研,我们提出了‘尊重历史、无错优先、违法必究’的工作原则。”张维说,“尊重历史”是办理手续要还原到项目建设当时的政策环境。“无错优先”“违法必究”是要厘清责任,建设单位有违法行为的要严肃追究,购房群众依法合规取得房屋的要先办证。按照这三条原则,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继出台了10多项政策,为400多个项目、34万多套房屋打通了办证路径。今年将继续攻坚克难,力争基本解决这类问题,把百姓日子守得更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12: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小龙“简历”上自然少不了古都京味儿
...大街四合院里长大,高小龙的“简历”上自然少不了古都京味儿。他掰着手指头细数:“三十多年来,我跟随一线考古人员到过京杭大运河沉船挖掘现场,见证了圆明园首次考古发掘,也钻进胡同到
2023-02-01 13:34:00
北京支持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培育“京味特色”品牌
...。逐年提升指标保障农产品加工业用地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将重点从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点状配套设施用地、设施农业用地方面提供农产品加工业用地保障。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方面,2023年
2025-02-23 10:24:00
北京23路“古都记忆”京味儿线,传统文化魅力与传承
...市民游客的目光。23路始于1949年,是一条与新中国同龄、京味儿十足、文化深厚、历史悠久的老公交线路,也是最早在广渠路上行驶的公交车。此前,23路作为北京公交“古都记忆”京味
2023-10-03 10:18:00
北京人艺原创京味儿大戏《永定门里》五一亮相首都剧场
...京4月25日电 (记者尹星云)4月24日,北京人艺年度原创京味儿话剧《永定门里》举办媒体见面会,编剧锦云、导演唐烨与中青年演员苗驰、杨明鑫、原雨、孟秀、何靖、邹健等及众主创集
2024-04-25 15:28:00
北京人艺京味儿大戏《玩家》迎来第101场演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一部京味儿作品,一段北京记忆。作为“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大剧场展演单元剧目,9月21日,《玩家》再登首都剧场舞台,同时也迎来了第101
2024-09-25 23:00:00
北电师生同台带来“京味儿话剧”《向阳里8号楼》
...的讲述方式,为观众呈现一部质朴醇厚、原汁原味儿的“京味儿话剧”。作为一部定位为“京味儿话剧”的作品,主创强调这里的“京味儿”是生活化的。《向阳里8号》里的筒子楼是一个特殊的物
2023-11-14 15:48:00
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出版新作《北京的声音》
...京胡二黄的声音,是王府井大街车水马龙的声音……著名京味儿作家刘一达的新作《北京的声音》,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家出版社供图本书收录刘一达全新散文30余篇,原汁原味儿地记述了
2023-10-30 19:24:00
京味儿文化拾宝丨 好书推荐之《典故北京》
...西贵,北贫南贱”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作者以地道的京味儿语言,钩沉数百年掌故人文,漫谈老北京文化遗存,既有历史色泽,更有生活气息。推荐理由:引经据典,谈天说地,讲古话
2024-05-22 14:44:00
传统之上创新表达“新京味儿”
...下》春节前首演,冯远征表示——传统之上创新表达“新京味儿”本报记者 李俐“《正红旗下》,齐了!”昨天下午,北京人艺开年大戏《正红旗下》的40多位主创、主演齐聚三楼排练厅,拍下
2023-01-06 04:3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集美区:加快布局产业新赛道 实现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为引领,一幅蓬勃生动的发展画卷正在集美徐徐展开。图为集美新城。(林志杰 摄)火炬集美金砖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2025-09-07 08: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君宁)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将于明日开幕。记者从昨日下午投洽会组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09-07 08:49:00
翔安区夯实产业“硬支撑” 做优营商“软环境”
翔安区三大特色重点产业,正凭借集群之力,塑造新动能之势。图为翔安创新实验室和厦大科技园。(朱毅力 摄)翔安区的平板显示产业已覆盖完整产业链
2025-09-07 08: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群众当主角,载歌载舞秀风采。近日,“畅享思明·艺起来”2025年思明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第十三届夏季周末广场文化活动的首场文艺展演活动在老剧场文化公园举办
2025-09-07 08:49:00
胜利油田东胜公司马海东项目,位于海拔3200米的青海高原。初来乍到,员工刘雪龙出现“高反”,有轻微头晕症状。三天时间,制氧机跨越2500公里从山东东营到达位于青海的项目部驻地
2025-09-07 08:55:00
沂蒙精神代代传,法治护航成长路——坪上镇“法治第一课”进校园
大众网记者 郑玮 临沂报道在中小学秋季学期开学之际,为切实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爱国情怀,9月2日上午,坪上司法所联合镇宣传办
2025-09-07 08:58:00
鲁网9月7日讯(记者 葛万彩 实习记者 闫昊)在黄海之滨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有一片被北纬36度黄金产茶带眷顾的土地——海青镇
2025-09-07 09:02:00
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初中部:家校协同聚合力 共育桃李谱新篇
鲁网9月6日讯(记者 张煜晞)9月5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初中部迎来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家校共育活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家长会暨家庭教育讲座
2025-09-07 09:05:00
中新经纬9月6日电 据微信号“证监会发布”6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会议,坚决拥护党中央对易会满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2025-09-07 09:20:00
河北迁安: 入职培训赋能“青苗”破土向阳生
图为迁安市2025年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参观史明星纪念馆。邵珊珊摄河北新闻网讯(邹雅婕、邵珊珊)9月4日至5日,河北省迁安市举行2025年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入职培训暨“青苗成材”全链条培养工程启动仪式
2025-09-07 09:21:00
山东航空学院喜迎7000余名新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铁流余韵犹在耳,银翼新程已启航。九三阅兵的钢铁洪流仍在心头激荡,九月的山东航空学院热情洋溢喜迎2025级新生
2025-09-07 09:29:00
从木材通道到行业引擎,山东港口日照港构建多方共赢产业生态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通讯员 刘言言初秋的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海风裹挟着原木的清香,奏响繁忙的生产乐章——5艘满载木材的货轮并肩靠泊
2025-09-07 09:29:00
在远离陆地的胜利海上油田,一艘艘红色舰船默默守护着海底油流的平稳涌动。船员们以船为家,在海浪的日夜陪伴中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2025-09-07 09:29:00
胜利油田公众开放日邀请“油娃”感悟石油文化底蕴
近日,胜利油田举办“找油‘童’行 逐梦未来”公众开放日活动,40余名“油娃”走进纯梁采油厂油气生产一线,通过沉浸式体验
2025-09-07 09:29:00
东南网9月7日讯(通讯员 吴文凯)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一批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试点入选名单和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典型案例等入选名单
2025-09-07 0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