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光砸缸家喻户晓,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告诉我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2 18:39:00 来源:游万里历史
司马光砸缸家喻户晓,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告诉我们?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故事总能给我们一些生活启迪。在权力的游戏中第八季的最后一集中,

兰尼斯特家族的小恶魔提利昂说,

人类为什么会团结起来,文明社会为什么能一代又一代延续和维持?

这些都是因为故事。

人人都喜欢故事,歌颂故事,我们的一生都是由故事组成的。

这些老故事就像老朋友,你得时不时回头看看它们。其实,无论是西方文明还是东方文化,

人们对故事的态度都是一样的,藉由故事来歌颂和传递文明教化。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贯穿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也树立了很多学习的榜样。例如

,"香九龄,能温席"教会我们孝顺父母,"孔融让梨"教会我们先人后己,"曹冲称象"教会我们转换思维。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司马光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的时候,

一个小朋友翻到假山上不小心失足落入了盛满水一人高的水缸中,

小朋友们都吓坏了,有几个孩子吓的呆若木鸡,还有几个小孩跑去叫大人,眼看水缸中扑腾声和呼救声变小,

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一块砖头往水缸上砸,水缸破了一个大洞,水流出来,落水的小孩终于得救了。

司马光砸缸家喻户晓,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告诉我们?

小学课本里面多少年来不管什么出版社的教材都有这篇课文,老师每次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是会一遍又一遍的夸赞司马光的机智勇敢,让我们向他学习这种

临危不惧、遇事沉着冷静思考、思维敏捷的精神和行为。

但令人疑惑的是,语文老师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并未对被救者做过多描述,我们对这个掉进水缸的孩子只有

"倒霉的熊孩子"

这样的主观印象,连他姓甚名谁都不曾了解,甚至都不确定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

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那司马光就是唯一男主,而这个被救者只是为了推动剧情和塑造主角形象的张三李四王五。

明明是两个人的电影,他却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喜欢看英雄电影的人会说这些配角什么的都不重要,

主角carry全场就完事儿了。

可是,历史最大的魅力在于对社会或人带来了什么影响,司马光砸缸故事中被救的人并非不值一提、无足轻重,不被记住的他默默无闻地用自己心怀感恩的一生诠释了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的分量。在当今救人后反被诬陷和碰瓷的社会,他的故事应该被传颂。

他就是上官尚光。

其实,他本来的名字是上官尚,但是他和他的父母为了铭记司马光对他的救命之恩,就在他名字的后边加上了一个"光"字。这样的举动多么令人浮想翩翩啊,

"因为你救了我的命,因此我的生命里多了一道光,把你的名字放入我的名字里面,这样我今生今世再也忘不了你和你的恩情。"

司马光砸缸家喻户晓,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告诉我们?

事实上,除了改名之外,财大气粗的上官尚光家还特地修了一座

"感恩亭"

来表达对司马光救命之恩的感激,这样路过的人乘凉的时候就都知道了司马光急中生智砸缸救上官尚光的故事,

因此后来司马光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

,在民间也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其实,上官尚光所做的一切,都是对救命恩人的感谢和铭记,一般人的报恩都是一次性,但是上官尚光一家却把感恩之心发挥到了极致,用世世代代偿还恩情。

他把这件事记录在家谱上,要求子孙后代都铭记这件事,并且鼓励家族每一代老老小小都积极向善,乐于助人。甚至到现在,上官家族的后人还沿袭着行善助人的家风,设立基金会照顾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子上大学。

大家一定会好奇,既然被救者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为什么在故事中连姓名都不被提起?

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说

?其实,这不能怪老师没有说,而是因为历史书籍中并没有关于相关记载,而历史之所以没有记载竟然和司马光本人有关。

司马光砸缸家喻户晓,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告诉我们?

司马光与好友王安石在朝堂上因政见不同发生了矛盾,一怒之下退出了朝堂,专心开始编纂史书记录历史。在离开官场的十五年主持编纂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在编辑这本史书的时候,司马光结识了很多文人墨客,这些文人墨客在宋朝灭亡之后被元朝启用编写《宋史》。

这些大儒有些本来就对司马光印象深刻,再加上经常通过翻阅《资治通鉴》来了解宋朝的一些历史,因此对编书主持人司马光印象更好,更加喜欢司马光这个人了,在编写《宋史》的时候,不但单独给司马光编写了一章内容来介绍他,还把司马光所有值得一写的高光时刻都写进去了。

这些鸿儒们在遣词造句方面可真是彩虹屁高手,

为了突出司马光的光环和人格魅力,有意淡化了故事中其他配角

,所以他们并没有写上官尚光如何回报司马光的救命之恩,甚至对上官尚光只字不提。这也就是为什么所有史书记载中只有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本身的介绍,却没有关于砸缸所救之人的任何信息。

当然根据历史故事编的小学语文课本就更不会加上这位

"无足轻重"

的上官尚光了,这就是语文老师为什么没有给我们被救的孩子的原因。

司马光砸缸家喻户晓,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告诉我们?

历史终究是历史,它通过文字传递出关于过往故事的记载,故事人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节都不尽相同。可是这些故事又都有一个共同点,直到这一刻它们都属于过去。它是区别于现在的过去式存在,不管是史书记载还是坊间传闻,没有谁能够准确还原完整的真相。

小林泰三也在《看海的人》中写道,人类无法正确、完整地理解历史。在试图理解的时候,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在上演新的事件。因此,我们其实不必纠结于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说司马光砸缸救的人姓甚名谁,

我们只需要知道司马光本人急中生智,转换思维方式,临危不乱,冷静思考,而被救之人心怀感恩,积极向善。

历史最大的魅力就是通过传播带来的文化价值,我们今天从另一个角度又一次了解了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体察感悟到关于道德的新收获,那就是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这一文化传统,在感恩之心淡薄的当代社会,这样的精神仍应该被传播。现在的你我,当以史为鉴,立足当下,心怀感恩,积极向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2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光砸缸:被救的小孩改名“尚光”,后来他成就如何?
无心以为本,修身以为甚。——司马光小学语文书里有个故事耳熟能详,那就是《司马光砸缸》,记得当时读的时候还一直纳闷,司马光是谁呢?到底是不是有真实的这个故事呢?他救的那个小孩是谁呢
2024-10-13 11:33:00
司马光砸缸,救下来的小孩到底是谁
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一个叫司马光的小孩,拿着大石头向大水缸砸去,成功救出另一个男孩。说起男主角司马光,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县
2024-05-17 14:36:00
司马光:北宋的争议人物——从英雄少年到党争领袖的转变
司马光,北宋朝的罪人。在他的领导指示下,掀开了北宋第一次大面积党争,并且司马光还屡次利用政治正确打压敌人,最终将王安石数年心血一朝毁之殆尽,主张以德服敌,放弃国家疆土......
2024-03-04 11:46:00
孔融让梨与司马光砸缸故事背后的结局你知道吗
...久之后,因为其"不知礼数"。而被曹操下令处死。而对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想必大家小时候也都听老师和长辈们讲过吧。其故事说的便是,在司马光小的时候,由此小伙伴们一起在庭院里面玩,
2023-09-17 14:24:00
司马光砸缸之后发生了什么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小伙伴们小时候都曾有学过了。通常来说,老师多半都是会跟我们讲,司马光怎么怎么聪明,反应怎么怎么快,知道能用智慧来解决难题,以此告诉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要让我们
2022-12-14 10:33:00
司马光砸缸,北宋有缸吗?救出的小孩是谁?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记得非常清楚在小学的课本里就学过这篇文章。当时幼小的心灵还是非常佩服司马光的,就觉得这个小孩怎么这么机智。换成我在那种情况会不会像他那样反应敏
2023-04-29 10:10:00
司马光砸缸救的小孩是谁几乎没几个人知道,那个小孩最后去哪了?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今天的山西夏县人涑水乡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光最伟大的成就就是他主持和编纂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小时
2022-12-28 14:39:00
他曾被司马光所救,相识一场可命运大不相同
想必大家小的时候都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说一个小孩掉进了装满水的大缸中,身旁的小孩子都慢性着急这可怎么办的时候,司马光在一旁冷静的想着办法,后来用一块大石头将缸砸破的故事,
2022-12-24 13:22:00
司马光砸缸救人,被救小孩是谁呢
...常会出现各种各样古人小时候的故事,比如说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的故事也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少年可以多么机智和沉稳。可能有些人不知道司马光在正史上到底做了什么,可是一定会知
2024-04-13 20: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