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本报讯(记者 顾小萍 通讯员 康云)记者近日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水务工作座谈会上获悉,至今年底,我市将建成323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即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污水直排口、消除污水管网空白区),占建成区面积的77%以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福祉。近年来,为改善水环境,我市按照“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治理”的思路,由水务、建委、生态环境、城管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大力推动污水厂网建设改造、工业企业整治、小区雨污分流等各项任务,持续扎实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先后完成桥北、城北、铁北、城南等十余座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截至2022年底,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总能力达348万吨,基本满足我市污水处理能力需求。同时,实施城南—江心洲、城东—高桥等污水系统连通工程,有效缓解了部分污水厂运行负荷较大和不均衡问题。
对市政污水管网排查修复改造,累计完成约3350公里污水主次干管排查检测,共实施即查即改点位修复9200余处,完成雨污水混接改造893处。针对主城区污水管网排查出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分年度列入城建计划实施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119公里,剩余约161公里目前正按计划推进。
为加快推动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我市还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扩建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等3座工业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日,至2025年底基本实现“应分尽分”。
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我市按照网格化管理思路,把全市城市建成区划分成401个达标区,按照“做一块、成一块”的要求,统筹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各项任务开展,最终实现建成区全覆盖的目标。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完成303个“达标区”的创建,累计覆盖建成区75%的面积。今年,按照计划再建设20个达标区,占建成区面积77%以上。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持续向实现河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目标迈进。全市10个国考、42个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均达100%,建成区221条水体“消劣提质”达省考核目标,水环境监测质量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0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