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天津大学为大国重器高速监测锻造“中国眼”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05 14:1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武少民 焦德芳 肖伊蕊

日前,天津大学仿生视觉团队自主研发“高性能感算一体仿生视觉智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该芯片实现了万帧以上的高速智能感知,可作为“电子眼”广泛应用于高铁等大国重器关键领域。相关成果已发表于领域权威期刊《电气与电子工程协会视频技术电路和系统学报》。

图像传感器芯片是摄像头的“眼中之眼”,芯片技术是否过硬决定了设备能否“看得清晰”。在高速运动场景拍摄作业中,传统图像传感器芯片“先感后算”的工作机制会导致图像数据量多、后续算法复杂度高,出现成像效率低下、占用数据资源繁多等问题。

在人类视觉系统中,光透过瞳孔入射到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将入射光转换为电信号,神经元薄膜积累电荷并触发生物电尖峰传递信息,有效降低了通信数据量。天津大学仿生视觉团队从人类视觉系统这种特性获得灵感,将光强转换为事件流高速感知场景,使数据量相较之前降低到10%以下。以高铁状况监测为例,这款芯片能适应大范围复杂发光强度、高速加动态的运行环境:一方面它能实时检测高铁周边环境,有利于及时排除障碍物;另一方面,它可以观测列车高速运动及摩擦过程的损耗状况,进而监测高铁顶部的受电弓与上方电网是否接触良好,保障高铁安全运行。该芯片也可用于其他高速检测领域,如高速公路安全监测、高端制造业机械手臂监控、国家电网电力系统放电过程监控等。

“目前我们正积极与相关单位洽谈合作。”团队指导老师聂凯明介绍,“未来团队将在芯片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两方面持续攻关,希望这双‘中国眼’为高速检测技术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传感领域迈向新高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从天津大学获悉,天大仿生视觉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感算一体仿生视觉智能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芯片”,实现了万帧以上的高速智能感知,可作为“电
2023-11-01 11:29:00
“地下蛟龙”的“绣花”功夫
本文转自:人民网大国重器里的“关键小事”“地下蛟龙”的“绣花”功夫人民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栗翘楚)全长149米、总重约3250吨、开挖直径13.8米,犹如武装到牙齿的“钢铁
2024-09-15 10:30:00
...战士,有曾在情报室接听信息的空军战士,有曾登上大国重器走向深蓝的海军战士,有潜心苦读、立志成为人民教师的师范生,有深耕生物医学、立志科研报国的医学生,有钻研信息技术、立志打破
2023-12-27 18:37: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姜凝本报讯(记者 姜凝)昨天从天津大学获悉,今年“天大·海棠季”主题为“花开又相逢”,天大校园将为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呈现一个完整的海棠花期,并于4月5日举办校园
2024-04-02 05:22:00
...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多向模锻装备,是解决“大国重器”所需大型精密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平台。该项目的建成对加快航空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打造航空先进制造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4-10-31 09:43:00
一年春好处 共赴海棠约
本文转自:今晚报天津大学2024年海棠季校园开放日举行一年春好处 共赴海棠约本报讯(记者李杨 通讯员刘延俊)最是一年春好处,春回天大看海棠。2024“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活动
2024-04-06 02:16:00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矢志不渝锻造国之重器——记中国中铁高级专家李建斌本报记者 齐 慧9月8日,在广东珠海隧道工程现场,由中国中铁研制的“开拓号”与“奋进号”两台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
2023-10-15 06:10:00
科技引航看高校丨上“天”入“海” 津城高校科研创新服务“国之重器”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各大高校努力下好创新“先手棋”,为服务“国之重器”注入新动力。一项项核心前沿技术,承载着科研工作者的匠心从实验室里诞生,以科创之新、学术之精、工艺之善,上“天”入“海”
2024-01-10 12:00:00
直面挑战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记天津昊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野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下在线打压和长时间运行两项世界纪录;2021年,为大国重器提供动力系统,创下多次无人水下航行器深潜世界纪录……在昊野科技的办公区有一面闪亮的专利墙,密密麻麻的专利证书记录着一
2024-07-30 10:1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