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华北重要输电通道地表形变监测完成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13 02: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夏凡)记者日前获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联合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应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监测技术,成功完成华北区域超300公里的超、特高压重要输电通道的地表形变监测任务。

据了解,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采用SAR卫星数据,引入时间序列InSAR处理分析技术,成功开展华北区域家定线、岳定线、托源线等输电通道地表形变监测工作,摸排输电通道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共识别地质形变20毫米以上区域36处。

据介绍,本次开展地表形变监测的超、特高压输电通道承担着超2900万千瓦火电厂和超1500万千瓦新能源电厂发电送出的功能,是华北区域能源输送的“大动脉”。然而,由于线路通道分布范围广、地形复杂,以往的人工巡检等方式存在作业成本高、效率低、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识别地表微小形变及变化规律,给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隐患。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生产技术部主任江长明介绍,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联合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全面分析监测需求和线路分布情况,在重要线路区段制定高频次的监测方案,进行电网输电线路通道的微地表形变监测,实现对输电通道的全方位、大范围、多时相精准形变监测,有力保证此次输电线路通道地表形变监测工作顺利实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自:经济日报本报记者 王轶辰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联合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监测技术,成功完成华北地区受2023年洪灾影响约200公
2024-06-21 06:21:00
地表形变几毫米都能看清!神启号SAR卫星入轨3天传回超高清照片
...、业务化重轨InSAR干涉成像能力,最高可实现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首批图像在分辨率、信噪比、模糊度控制、信息丰富度等多项关键指标上取得了全面提升。
2024-09-30 11:33:00
热浪席卷华北大地电力工作人员不惧“烤”验保供电
连日来,热浪席卷华北大地。7月6日,河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Ⅲ级应急响应,保定南部、雄安新区、石家庄、沧州西部、衡水、邢台、邯郸等地最高气温可达40℃-43℃。持续的高温天气
2023-07-08 00:34:00
神启号卫星发射成功:地表形变几毫米 都能看清
...备业务化重轨InSAR干涉成像能力,最高可实现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 它重点面向我国西部广大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于城市设施、道路桥梁、水库大坝、矿山、地震带区域的
2024-09-24 14:58:00
...别潜在的地质灾害问题。“我们利用卫星微波遥感毫米级形变监测能力,采用前端多种InSAR监测技术,使用后端数字化算法并综合降雨量、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建
2024-05-31 08:13:00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BDS/GNSS)形变监测等技术手段的优势,犹如编织了一张“天罗地网”,全方位实现对滑坡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和有效监测,让滑坡灾害在
2024-05-16 07:01:00
司南导航公路边坡监测方案实现灾害风险智能化管理
...小时全自动监测,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01智能监测道路形变灾害风险针对路基边坡地质环境复杂,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频繁的特点,司南导航建立了一套软硬件相结合的自动化边坡监测系统
2025-01-09 09:45:00
...控制于一体,可及时发现并预警边坡内部应力变化及地表形变灾害,进一步丰富了边坡监测管理手段。原有边坡自动监测系统直接将监测设备置于地表,仅能监测地表位移变化且预警时效短;该地灾
2023-06-21 06:17:00
...通过两个特高压站汇集山西网内的盈余电力,进一步发挥华北“两横”特高压通道的作用,缓解京津冀地区日益严峻的用电紧张局面。据了解,华北“西电东送”通道调整工程预计将于2024年迎
2024-02-27 17:3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