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做客扬州讲坛
以声为笔,让文字“立体”起来
本报讯 (记者 王璐) 文字是写在纸上的,声音却能让文字变得立体起来,如何让文字的情感通过声音表达?昨天下午,扬州讲坛邀请到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王苏,以《文化自信从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开始——绘声如画》为题,主讲声音的艺术。
王苏,1986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上海戏剧学院,三十六年坚守教学一线,教学生如何说人物台词,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文艺专业人才。
王苏说,文字是传递思想的,特定的情感要通过语气语调的变化来体现,一句话写在纸上会知道意思,不同的语气则带来不同的感觉。比如“你说呀”,可以很温柔,可以很凶恶,可以很无奈。我们拿到一篇作品,就要让文字从纸上立体起来,那就要做到八个字: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绘声绘色,通过声音这支笔,找出文字不同的密码,给文字画上不同的线条,穿上不同色彩的衣服,使文字从纸上立体起来,让文字灵动飞翔,赋予生命。“王苏说。
王苏又从重音、停顿、语势、类比四个方面,在掌握基本功后,如何用声音将画面描绘的更好。在他看来,声音艺术还要达到声情并茂,情是眼睛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也能绘画。
“中国字很美,一字一划,我们要用声音的笔,让文字立体起来。”王苏说。现场,王苏还朗读了《鹅》《稻草人》《无论如何》《那一声爹》等作品,精湛的技艺,博得了阵阵掌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8 13: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