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年以来,大同市水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市情水情,按照“2+3+6”工作思路,狠抓先导区建设和地下水管控两个重点,强化“水网+供水、防洪、生态”三重保障,提高管水治水六项能力,奋力谱写大同治水兴水新篇章,为全市“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实现转型“四步走”战略目标夯实水支撑、提供水保障。
破除水利瓶颈,狠抓两项重点工作
大同市狠抓先导区建设,重点实施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生态河湖、数字孪生四大类38个项目,推动水网先导区建设高位起步、强势开局;狠抓地下水管控,坚持“管、节、闭、治、补”五策并举,打好地下水超采治理“组合拳”。
夯实“管”的责任,推动地下水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优先“节”的方略,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提高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抓牢“闭”的举措,严格排查供水管网覆盖区域内的自备井,依法依规关停封堵;突出“治”的关键,推进水源置换工程实施,大幅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抓实“补”的环节,实施生态补水,有效涵养回补地下水资源。
聚焦水利安全,系统强化三重保障
聚力“水网+供水保障”,推进实施骨干水网、县域水网、城乡供水一体化、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推进科学配水、合理用水,保障供水安全;聚力“水网+防洪保障”,推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能力提升、山洪沟治理等项目,筑牢水库、河道及堤防、山洪沟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聚力“水网+生态保障”,加强河道生态修复、河源区综合治理、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围绕主责主业,提高六项监管能力
加强水资源管理,深度节水控水,强化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关键用水指标管控,努力实现用水总量和地下水用量占比“双降”目标。
加强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河长制,加强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持续开展引黄入桑、引黄入御生态补水,复苏母亲河,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工作。
加强水旱灾害防御监管,密切监视雨水汛情发展,加强水利工程防御洪水旱灾应急调度工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守牢农村饮水安全底线,夯实粮食安全水利基础和保障,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深入开展水利项目建设“四季行动”,加强在建项目全过程监管,确保水利安全生产、生产安全;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投建运营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提高水网运行效率和效益。
上游新闻 李东臻
编辑:肖玲责编:周希审核:袁享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1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