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伯温是如何熬过孤独的时刻?看看他写下的五句话,就明白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6 08: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生于元朝的刘伯温,从小好学,还考上了进士,但是仕途不顺。

无奈之下,他隐居在丹徒的蛟溪书屋,专心写书、思考,与孤独为伴。

两年后,他辗转杭州,回到家乡,继续默默无闻地过日子。

元朝下诏,安排他做江浙省元帅府都事,对付反叛的方国珍,但是上司对他极不信任。他只能罢官回乡。

直到遇到朱元璋,他的人生才开始逆袭。

刘伯温是如何熬过孤独的时刻?看看他写下的五句话,就明白了。

刘伯温是如何熬过孤独的时刻?看看他写下的五句话,就明白了

01

“欲人之不见,莫若昒其明;欲人之不知,莫若瘖其声”:其实你不孤独,只是习惯了沉默。原文解释:要想别人看不见某样东西,就让其变得阴暗,或者躲在暗处;要让人不知道它,它就默不作声。

我们都说:“旁观者清。”

你想要看清事实,就不要站在舞台中间,夸夸其谈。这样做,你只会听到阿谀奉承的声音,还被人用镁光灯照亮。

在不起眼的地方,观察一切,并且不要去评价。很快就能发现问题,并且看到别人的真实意图。

孤独的你,不是被边缘化了,而是主动边缘化了。长期以来,你都在学习别人,分析社会,最终能够在沉默中爆发。

02

“饮食之人,则人贱之”:其实你也要一日三餐,只是讨厌一群聚会吃喝。原文解释:喜欢吃喝的人,没有人瞧得起。

每天都要吃饭,任何人都逃不过。

但是如何吃饭呢?有人喜欢找一群人,推杯换盏,还以为那就是人脉资源。

遇到困难的时候,发现吃吃喝喝的人,都不会帮你。吃喝的时候,你总是买单。钱花了,但是人情却留不住。

习惯孤独的你,坚持回家吃饭,要么有一两个知己,偶尔喝几杯。

真正能够帮助你的人,是那些联系不多,一起吃饭不多的亲人,还有信任你的知己。热热闹闹的饭局里,逢场作戏的人太多。

刘伯温是如何熬过孤独的时刻?看看他写下的五句话,就明白了

03

“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其实你有很多成绩,只是拒绝了炫耀。原文解释:失意的事情,都源自于得意的事情。因为得意的人,看到成绩,不见祸害。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衣锦还乡”。因为自己有成绩了,恨不得村里人都知道,亲戚朋友都来捧场。

被人吹捧之后,借钱的人来了,算计你的人也来了,被贼惦记的滋味也来了。

若干年之后,要是你混得不好,反而会变成大家的笑柄。

聪明的人,成绩越大,越相信“富不还乡”的道理。

不需要太多的人仰慕你,一个人慢慢奔赴前程就好了。

保持了低调,就避免了“乐极生悲”。

看看《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之后,就疯了。好不容易不疯了,母亲一听说要住大房子了,就高兴到极致,一口气上不来,就过世了。范进因此,守孝三年,仕途也耽误了三年。

你选择了孤独,就是克制了“得意”,从此,生活事事如意。

04

“多疑之人不可与共事,侥幸之人不可与定国”:其实你不是不合群,只是选择合适的人交往。原文解释:多疑的人,侥幸的人,一起做不成大事。

世上有很多人,你的身边也有同事和客户,但是你不能和他们走得太近,不能被他们的言行举止左右自己。

人家只是追逐利益,不得已才和你交往。人家还怀疑你,暗中得到更多好处,提防你。

若是遇到急功近利的人,你也和他一起合作,一准是亏得血本无归。

冷静下来,你会发现太多的人,不值得交往。就算彼此熟悉,也是交钱不交心。

很多孤独的人,表面上也会和群体相处,但是他的头脑很清醒,谁能信任,谁会帮助自己,谁会在困难之中走散,谁因为利益而翻脸。

曹操多疑,因此司马懿装病、装笨,始终保持距离。等曹操过世之后,他才露出真面目。不得不说,司马懿的选择有多正确。

刘伯温是如何熬过孤独的时刻?看看他写下的五句话,就明白了

05

“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其实你不是不强大,只是学会了避实击虚。原文解释:提着水去灭火,我不会面对大火,而是从火的背面去扑火;渡河,不会朝着激流,而是从平稳的地方行驶。

人多的地方,就是火的“头部”,河流的“激流”。人声鼎沸这个词语,就是最好的体现。

面对大火,你还要去灭火,会被烟雾呛到;激流,可以让人变成弄潮儿,也会让人颠覆到河底。

若你去了人多的地方,你会发现,在舞台上讲话的人,你是难以靠近他的。太多的人围着他,问这问那,你都插不上嘴。

反而是那些不被重视的人,可以和你扯几句,还能通过全面了解,以后开展合作。

古人告诉我们,要学会“冷庙烧香”。喜欢热闹,难免有趋炎附势的嫌疑;喜欢冷清,就有了“雪中送炭”的意思。

和孤独、安静、受冷的人结缘,日后得到帮助,概率更大。

06

世界很热闹,到处车水马龙,但是这些热闹,多半和你无关。

真正属于你的,是小小的家庭,还有一二知己。

人生本来是一场孤独的旅行,风景可以大家一起看,但是看风景的境界,只有你自己知道;路可以大家一起走,但是路的终点,只有你自己。

别害怕孤独,享受孤独就好了。

你不被人理解,也不被人喜欢,但是你能孤芳自赏。

哪有什么孤独,不过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6 15: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退休金8500存款20万,血的教训告诉我,不要跟谁再续前缘
...冬时节,冷风如刃,斜阳下的公园长椅上,退休老教师刘伯温手里握着一本《红楼梦》,目光却不在书页上,而是不经意间停留在慢跑道上的一个女子身上。那负手慢行,并不是很突出的背影,却莫
2024-05-18 14:53:00
马皇后病重,朱元璋大怒:你想死就死,你死了,我多的是女人立后
...下了宋濂。 还有一次,朱元璋听信谗言,欲处死功臣刘伯温。马皇后为了救刘伯温,将两个枣和一筐梨送给刘伯温,刘伯温心领神会,连夜辞官回家,最终得以保住性命。马皇后以她的仁爱之心
2024-11-10 09:34:00
刘伯温死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17年后老朱为何后悔
刘伯温临终之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这让朱元璋疑惑不解,直到17年后老朱才后悔不已。军事刘伯温究竟有多神?朱元璋到底明白了什么?在刘伯温晚年时,他生了一场重病,正好朝中生变,刘伯温怕
2024-06-13 09:40:00
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璋获得了许多智谋能臣的鼎力相助,其中最出色的要数刘伯温了。刘伯温神机妙算,指点江山,为朱元璋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就在朱元璋登基不久,这位可谓"建国元勋"的老谋臣就遭遇了残
2024-08-17 11:38:00
大明第一功臣之争:李善长为何超越刘伯温?
...等功勋战将,位列其后。而被称为朱元璋的“智囊”的刘伯温,却连侯爵也没封上,只封了个伯爵,和李善长的待遇相差甚远。以至于,民间一致有争论,大明朝的第一文臣,明明是刘伯温,为何朱
2023-10-17 05:00:00
朱元璋用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刘伯温意识到有一件大事即将发生
...筐稻谷,让考生凭借自己的判断力来评价稻谷的优劣。刘伯温,作为当时的重臣,感受到了其中的深意,意识到有一件大事即将发生。果然,一位大臣在那次考试中不幸过世。在乱世之际,朱元璋这
2023-09-10 11:09:00
刘伯温临终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之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刘伯温消瘦的面庞上。洪武八年,这位开国元勋、一代军师,在奉旨返乡后,身体每况愈下,如今已如风中残烛,弥留之际。他那双洞悉天机的眼眸,此刻却失去了往日
2024-08-11 20:09:00
刘伯温临死前送给朱元璋一筐鱼,朱元璋不解,17年后醒悟已经晚了
刘伯温,一个与历史的巨魔朱元璋并肩作战、攻城略地的军事策士,曾是朱元璋左膀右臂的得力助手。他的聪明才智,对于星象、兵法的独到之处,赢得了整个明朝早期的钦佩。但正因为他的智慧和声望
2023-09-13 14:59:00
大明王朝初期英雄刘伯温的传奇故事
...,其中有名声显赫的煞星常遇春,还有备受尊崇的文臣刘伯温。这些杰出人物如同当时的繁星,在那个时代熠熠生辉,但对大明王朝产生最深远影响的,毫无疑问是刘伯温。刘伯温不仅仅是当时的智
2023-09-19 20: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
又至清明,追思情深。在襄阳市保康县城关镇堰塘村的一座红军墓前,邓家四代人接力守墓94年。墓中长眠的是一位至今无人知晓“叶司号员”
2025-04-01 20:14:00
10个可以和人吹嘘的历史冷知识,一般人真不知道
一: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始?百家姓流传至今,四姓一句朗朗上口,为何从赵钱孙李开始呢?据相关历史记载,百家姓最初的编纂者是宋朝时期南方吴越国的一位老儒生
2025-04-01 16:44:00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四至”西界首次被准确定位
武当山"蟠蜛八百余里"的区域概念,肇于宋元史志,至明代被确立为法定山界。随着东、南、北三块界碑陆续被发现,其边界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吻合
2025-04-01 16:50:00
2019年,女子坐月子吃12个南瓜被婆婆大骂,公公让她用脚踩钉子
2014年10月19日,长沙市望城区的何庆林接到了村里妇女主任的一个电话,妇女主任对何庆林说:“你的妻子方宝琴在原阳市的一家医院中生了一个孩子
2025-04-01 16:54:00
1993年,一名采购员私自拿走27万公款,劫机潜逃台湾省,下场如何
1995年的春节,中国各地都是张灯结彩迎接新春的到来,而在海峡两岸的台岛监狱中,一位神情复杂的中年男子拿着电话迟迟不肯拨号
2025-04-01 17:00:00
鲁网4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的周公庙。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说起周公
2025-04-01 10:25:00
活动回顾|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易学导论》读书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顺利举办
3月29日,“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于上海图书馆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岘携其新书《易学导论》来到现场
2025-04-01 10:25:00
水浒传人物志——于友善《武松·天伤星》作品
董平·天立星136cm×68cm║纸本水墨║2024年董平,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双枪将”
2025-04-01 10:38:00
金匮之盟是真是假?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他的儿子
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很多人觉得他是通过弑兄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即“烛影斧声”。但是这种观点难以解释一个事实,赵匡胤在位十六年
2025-04-01 11:20:00
金陵"浮世绘"——徐建明《燕子矶》作品
徐建明《燕子矶》作品燕子矶景区是幕燕滨江风貌区的核心景区,燕子矶老街内外山环水绕、街巷纵横的格局,区别于南京近郊其他街镇
2025-04-01 09:02:00
忍辱复仇的悲剧英雄: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春秋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留给后代最浓墨重彩地一笔,不是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贡献,而是他一朝被灭满门而后逃离他国
2025-04-01 09:14:00
董文运笔下的人物,用小平台营造了大天地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作品,人物众多,但毫不凌乱,主次有致,神态各异。居于C位的老者,白发苍苍,貌似是众人的先生
2025-04-01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