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胡仁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郭文超带来了《关于加强植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棉花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提案,建议加强棉花植保基础理论研究,创新病虫害绿色防控、智能化监测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为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在提案中,郭文超委员提出了对新疆棉花的自信: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连续27年来,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和商品调拨量位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他也表示担忧:棉花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出现新趋势、新特点,呈现多发频发重发态势,扶桑绵粉蚧等棉花重大潜在危险性入侵害虫的多次入侵,使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受到威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022年7月24日至8月3日,郭文超随新疆农科院专家组调研团队,针对南北疆23个主要植棉区棉花生产中存在的病虫害测报、化学农药使用等植保问题,采取专题座谈会与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开展调研。
结果发现,新疆棉花重大有害生物发生与危害出现新趋势,演替规律与灾变机制呈现新特点,亟待加强研究。精准智能监测预警技术及产品储备不足,监测与绿色防控技术研发不到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生产成本高,重大虫害抗药性风险加剧。再者,现有棉花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难以支撑棉花高质量发展,亟待提升和完善等问题。
郭文超建议,加大棉花植保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与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棉花植保科技支撑能力。健全棉花植物保护服务体系,促进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由监测、应急、单项和碎片化技术向区域性全程技术体系和模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