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用科技创新支撑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访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阿里甫·艾尔西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陈蔷薇
这几年,虽然新疆棉花产量、品质在不断提升,但新疆高品质棉花供应量不到全国需求量的45%,我国每年仍需大量进口高品质棉花。如何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就此问题,2月6日,参加完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大会后,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阿里甫·艾尔西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表示,要通过科技创新为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产区,也是中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区和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2022年,新疆棉花实现总产539.06万吨,比上年增长5.1%,产量占全国比重首次超过九成,占世界棉花产量的20%左右。
“有一种说法是‘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这充分体现了新疆棉花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新疆棉花产业还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阿里甫·艾尔西说。
阿里甫·艾尔西介绍,综合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对新疆棉花15年间生产情况的调查,发现棉花生产成本一直不断攀升,挤压了棉农利润空间。“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工作者们要瞄准影响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开展研究。”
“简单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阿里甫·艾尔西建议,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的稳定支持力度,推动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科研院所科研创新能力,通过选育推广突破性的棉花品种和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来提高高品质棉花比重。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机械装备水平,推动棉花生产过程的全程机械化进度,推广精准施用化肥农药等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单位面积产量,以此提高棉农收入。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主要承担棉花、甜菜、油菜等经济作物遗传育种、模式栽培、品种资源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先后取得科研成果107项,获奖成果90项,有42项技术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二等奖以上重大成果奖励,是自治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研究所。
“作为自治区重点科研机构,通过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解决棉花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我们义不容辞。”阿里甫·艾尔西表示,今年研究所将进一步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瞄准产业发展当中的重点问题调整研究方向,加大科研创新工作力度,加强与疆内外先进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发挥多年来积累的科研创新、种质资源以及科研平台方面的优势,培育出能够满足当前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品种,推动棉区品质区划工作,优化棉花品种结构,不断扩大优良品种的推广面积,以此保障国家对高品质棉花的需求。今年,研究所还将充分发挥科研工作者“智库”作用,根据产业现实发展需要形成调研报告,推动产业在政策、生产组织等方面的科学决策,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0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