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光明网北京9月25日电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举行发布会,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网络侮辱、诽谤刑事案件的公诉标准。根据刑法规定,实施侮辱、诽谤犯罪,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意见》规定,对网络侮辱、诽谤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公诉程序:(1)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的;(2)随意以普通公众为侵害对象,相关信息在网络上大范围传播,引发大量低俗、恶意评论,严重破坏网络秩序,社会影响恶劣的;(3)侮辱、诽谤多人或者多次散布侮辱、诽谤信息,社会影响恶劣的;(4)组织、指使人员在多个网络平台大量散布侮辱、诽谤信息,社会影响恶劣的;(5)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情形。
《意见》明确网络侮辱、诽谤刑事案件自诉转公诉的衔接程序。
《意见》规定,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网络侮辱、诽谤行为,公安机关已经作为公诉案件立案,被害人同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可以请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并将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原自诉人可以作为被害人参与诉讼。被害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前提起自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有关网络侮辱、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意见》规定,针对他人实施网络暴力行为,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受害人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权利人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申请,依法作出人格权侵害禁令。
(来源:光明网)
相关阅读:被告当庭否认侵权,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将择期宣判
9月25日下午,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法院宣布将择期宣判。原告代理律师介绍,被告在庭审中对刘学州的离世表示悲痛,但是否认侵权。
2021年12月,15岁的刘学州发布寻亲信息后,辗转找到亲生父母。认亲之后,他发现父母各自成了家,自己成为父母难以接纳的难题,继而被生母拉黑微信。刘学州在网上晒出与生母的电话录音后,生母指责他强行向生父母索要房产。
网络评论瞬间压向刘学州,有人说他自导自演炒作,有人辱骂他。2022年1月24日,刘学州在海南三亚发布一封七千字遗书之后自尽身亡。遗书中,刘学州详细回忆了15年以来的各种不堪遭遇,大篇幅回应了寻亲前后过程,以及遭遇网暴后的压力。
随后,刘学州的养家亲属提起民事诉讼,希望追究网暴者的责任。2023年2月13日中午12时,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进行网上开庭。9月25日下午2时,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线下开庭审理。
庭审后,刘学州案代理律师周兆成介绍,原告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交42组证据,证明原告刘学州养家外祖父母一直抚养刘学州,具有起诉资格。证明被告利用其大V身份,存在捏造“刘学州认亲后要买房、抛弃养父母”等不实信息,肆意评价刘学州“心机”“身败名裂”等诽谤性言论等,从而导致刘学州在2022年1月19日到24日自杀前,遭受漫天的网暴攻击。被告存在侵权,应对刘学州网暴致死负责,刘学州遭遇网暴前,对生活充满期待,网暴前不存在自杀动机。其自杀系网络暴力导致,具有因果关系。
周兆成说,在庭审中,被告方也对刘学州的离世表示悲痛,但是否认侵权。被告也表示了和解的意愿,但是原告认为和解是在对方认识错误的前提下,如果对方不认错,和解没有任何意义。
“很高兴在中午休庭时看到了‘两高一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指导意见。此次庭审也是一堂全民普法课,让人人都知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周兆成希望网民在网络上发言都要谨言慎行,遇到网暴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刘学州养家舅妈柴女士希望法院能尽快做出判罚,“提起诉讼不是为了经济赔偿,也没有任何利益诉求。希望通过这个诉讼,可以让网暴者键盘侠,付出法律的代价!”
来源:奔流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6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