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晚清最后一位大太监,为何落得饿死的下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6 15:5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入关后,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制度,惟有在使用宦官上吸取了历史教训。自顺治朝开始,规定了宦官不得干政,并指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此后遏制宦官势力成了历代皇帝的祖制,不敢越雷池一步。

晚清最后一位大太监,为何落得饿死的下场

从顺治到咸丰的二百多年历史中,清代的宦官集团是没有机会干政的,到了慈禧太后掌权后,宫中的太监才有了出头之日,从当时的环境来说,太监也确实有发展的土壤。因此,安德海、李莲英,以及后来隆裕太后身边的小德张,这三个大太监在晚清可谓权倾一时。

如果仔细分析起来,这三个大太监身上都有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安德海舍得性命换来荣宠;李莲英凭借一手梳头功夫征服慈禧,而且他工于心计,为人谨慎;小德张善于唱戏,深谙宫廷、官场之道。这些说白了都是个人才能,况且李莲英和小德张懂得进退之道,晚年有个不错的结局。

但今天所说的这位太监孙虎在历史上名气不如他们三人,但他在溥仪小朝廷时代可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他凭借的不是个人才能,之所以能成为小朝廷的红人,是偶然因素所致,全赖清代时一种社会习俗。

晚清最后一位大太监,为何落得饿死的下场

清代时,只要是富贵人家都有一个习俗,父母往往会给儿女找一个“替僧”,所谓的替僧就是花钱找个贫苦人家的孩子替自家儿女出家,据说这么做可以让公子、小姐们身体康健,福寿绵延。当然,作为皇室宗亲,也不例外。早在溥仪出生不久,醇亲王府便给他找了一个名叫孙虎的太监,因为他长相酷似溥仪,所以有幸成了溥仪的替僧。

溥仪当上皇帝后,孙虎的身价随之飙升。在外人看来,孙虎是个神秘的人物,轻易不露面。而在紫禁城中他有时充当溥仪的化身,无人敢怠慢。当时宫中的总管太监是小德张,就连他对孙虎也是礼让三分,可见孙虎在宫中的地位有多显赫。

晚清最后一位大太监,为何落得饿死的下场

清朝灭亡后,按照清室优待条例,溥仪依然可以在紫禁城中当他的皇帝。当时的小德张顺应时势,光荣隐退,孙虎顺其自然成了宫中地位最显赫的总管太监。自从当上一把手后,他的吃穿用度比之前不知道上了多上个台阶,在一些重大场合中,孙虎往往成为全场的焦点,享尽注目礼。

平时在宫中,孙虎很少有事做,天气好的时候都是提着鸟笼在宫中溜达,吃饱喝足,又有众人追捧,对于出身贫苦的他来说,这已经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了。

如果孙虎和李莲英、小德张那样有头脑,便会在宫里宫外广结善缘,毕竟他的身份地位不是靠着功绩得来的,而是靠着“替僧”的身份的上位的。当时正值时局动荡时期,宫里宫外完全是两个样子,而且那些年老太监的结局他又不是不知道,这个时候,要是能为晚年做一点打算,也不至于落得个流落街头的局面。

晚清最后一位大太监,为何落得饿死的下场

或许是以前的日子太苦了,短短几年在宫中便发了迹,被荣耀冲昏了头脑。在宫里,他待人傲慢无礼,很多辈分高的太监见到他都毕恭毕敬,但他总是爱理不理,这种做派得罪了不少人。

清代的太监大多比较会规划人生,很有危机意识。自从他们净身的那一天便知道,自己是个无家可归之人,入宫后就会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因此在清初时,就有宫中的太监发起了一个名叫养老义会的组织,太监们每个月都会从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拿出一笔钱交给养老义会,这样晚年退休后,可以在京城一些寺庙中栖身,不至于流落街头。

可孙虎自从得势后,天真地认为自己是皇帝的替僧,总不会落得需要寺庙接济的下场吧。因此,他一直没有参加养老义会。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转眼间,他的好日子到头了。冯玉祥发动政变后,将溥仪赶出了皇宫,就连昔日的皇帝都自身难保了,哪还能顾及孙虎呢?

晚清最后一位大太监,为何落得饿死的下场

被赶出宫的孙虎因为没有参加养老义会,没有寺庙愿意收留他,加上他平日人缘极差,更没人向他伸出援手,最后落得冻死饿死的惨境。本来孙虎手上有一副好牌,遗憾的是他没有打好,仅凭这一点而言,他和前辈李莲英、小德张相差又岂止是百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最后一名太监是谁,去势后大清亡了
晚清最后一个太监,却被命运开了不少玩笑。这要从清末大太监小德张返乡耀祖说起。据史料记载,小德张回到天津静海县那天,当地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而故事的主人公也在看热闹行列,名叫留
2024-06-04 20:08:00
晚清最牛太监,妻妾成群——小德张
在我国历史上,不乏那种牛气冲天的太监,尤其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宦官作怪的情况更是不胜枚举,汉有八虎,明有魏忠贤,清有李莲英,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太监,权倾朝野,九千岁,一人之
2023-01-03 21:40:00
“太监”与“宦官”,在不熟悉历史的人眼中似乎是同一概念。但翻看史书典籍不难发现,“太监”就是“宦官”这个说法,其实也没什么错。只是严谨点说,二者还是有些区别的。《后汉书·宦者传序
2022-12-20 17:14:00
“太监”不等于“宦官”,那么“太监”和“宦官”有什么区别呢?
“太监”与“宦官”,在不熟悉历史的人眼中似乎是同一概念。但翻看史书典籍不难发现,“太监”就是“宦官”这个说法,其实也没什么错。只是严谨点说,二者还是有些区别的。《后汉书·宦者传序
2022-12-15 16:45:00
历史上最幸福的太监,富甲一方妻妾成群,活到81岁寿终正寝
太监一直都不是啥好词,在太监这职位刚出来那会,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一般家中男人都不会去当太监,因为很丢脸,还要失去男人的尊严。而到了封建王朝统治的后期,明朝逐渐实施了宦官当权的
2023-01-08 22:53:00
清朝灭亡后,溥仪为太监们找了个好去处
太监的身份其实在古代是让人很看不起的。因为繁衍后代这种事在以前观念和是很严重的,而太监却失去了为家族相传后代的能力,所以让人非常看不起。但是在一开始的皇宫,太监并不需要被阉割,只
2023-04-20 12:51:00
见证历史的活化石:小德张与清王朝的覆灭
...在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多次提到慈禧及她身边的太监,这些在宫闱间奔走的太监,成了清王朝黄昏下的暗影。而除了众所周知的李莲英之外,他还提到了另一个大太监,那就是小德张。对这
2024-03-30 06:19:00
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小德张,一生娶了4个老婆,81岁善终
...,使他们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清朝最后一位“红人太监”,在清朝灭亡之际,不仅作到了全身而退,而且还娶了4个老婆,住天津豪宅,81岁善终,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他就是隆裕太后得
2023-01-18 22:35:00
溥仪在街上买了一个烧饼,刚吃一口,大喊:死太监骗了我10多年
...一群人坐着,他可以肆无忌惮的玩耍嬉戏,跟着宫里的小太监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斗蛐蛐。等溥仪年纪稍大一点,宫里的太监为了怕溥仪晚上乱跑影响自己回家休息,于是就将宫女们放到溥仪的房间
2024-12-22 20: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