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88岁读者的表白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09 03: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88岁读者的表白

郭祥斌老人在认真阅读《西海都市报》。西海全媒体记者 燕卓 摄

讲述人:郭祥斌

初识《西海都市报》是在20多年前,那时我还在医院上班,在办公桌上看到一份《西海都市报》,拿过来随手翻阅,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这份报纸不仅让我及时了解到时事政治、新闻趣事、人文历史、旅游风景,还让我阅读欣赏了许多美文佳作。

退休后,我每天都要在报刊亭买一份都市报带回家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都市报已经成为了我的精神家园,一日不读,若有所失。于是我决定订阅《西海都市报》,这一订就是19年。每天报纸一送到,闻到报纸的墨香,人也随之有了淡淡的喜悦。

这些年来,我饱受疾病的折磨,经常住院。前年心脏做了支架手术,住院的那段日子,我躺在病床上,心里面惦记着家中好几天的《西海都市报》都没顾上拿,不免有些焦急。我就让老伴把《西海都市报》带到医院,读给我听。听着每天的国际热点、国家大事、省内外新闻、生活和健康常识等。那段时间,虽然身体还在受病痛的折磨,但是精神非常充实。

上了年纪后,我读书看报时离不开老花镜和放大镜。都市报上的有些文章,篇幅短小,很适合阅读。我时常教育孙子、孙女读报,就是希望他们少使用手机或者少看电视,多看纸质的文章,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西海都市报》上每一篇报道的背后,都凝聚着记者和编辑的心血,语言文字的质量要远高于自媒体。报纸上的新闻,一方面与时代接轨,鲜活生动;另一方面有一定的导向,可以避免碎片化阅读。年深日久的阅读,放大镜都已经用坏好几个了。

现在的《西海都市报》,内容更加丰富,质量不断提高,看到这里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在《西海都市报》创刊25周年之际,祝《西海都市报》生日快乐,祝报纸越办越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纸连真情 未来更精彩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合作单位代表。表彰荣誉员工。 共享美好时刻。西海全媒体记者 郭红霞 吴予琴25载春华秋实,《西海都市报》与光荣和梦想同在,与辛勤和汗水同行,用实际行动书写艰
2023-10-10 03:50:00
《西海都市报》让我们从读者变成“主角”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张淑萍(前排左三)和艺术中心的学员们都喜欢看《西海都市报》。西海全媒体记者 燕卓 摄讲述人:张淑萍每天清晨,我都会从报箱里取出散发着墨香的《西海都市报》,把它
2023-09-22 02:59:00
架起桥梁服务百姓,为都市报点赞!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关临津一家人读《西海都市报》。西海全媒体记者 马小玮 摄讲述人:关临津从一缕阳光开始,阅览一份报纸,放飞心灵,享受温暖。时间总是这么快,转眼间,《西海都市报》
2023-08-03 04:05: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西海全媒体记者 周建萍郭继良:纸短情长西宁市民郭继良的每一个清晨,既有浪漫的鲜花,又有墨香的陪伴。“《西海都市报》是一份有温度的报纸,她记录了青海深厚的历史文
2023-10-10 03:50:00
我会一直给《西海都市报》投稿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裴崇礼写好稿件,准备投稿。西海全媒体记者 季蓉 摄◎讲述人:裴崇礼2005年,我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公安局退休。后来,我们全家搬到西宁生活。当时,我居住的小
2023-08-14 04:15:00
“我见证了都市报的成长”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孙国良表示,通过《西海都市报》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广交了朋友。讲述人:孙国良金秋,是收获的季节,今年的金秋更值得纪念和珍藏:因为《西海都市报》创刊25周
2023-09-26 01:50: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皓回顾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5月15日,由《西海都市报》举办的“青海人民情牵四川地震灾区”大型义演义卖献血募捐公益活动,在西宁市中
2023-10-09 03:13:00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创刊25周年之际,青年罗茂林给《西海都市报》写了一封信——遇到您,我才有了这段最好时光西海全媒体记者 莫青 实习生 马憬玙曾经有部电影台词这样说:“我不是在最
2023-10-10 03:50:00
94岁老人专程来报社,讲述他与《西海都市报》的故事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西海都市报》青海新闻名专栏《老西宁》刊发的与杨恺老人有关的作品。2013年,海东市乐都区发现民国时期牌匾后,本报记者何耀军采访杨恺后,编发的新闻报道。 杨
2023-08-01 02:4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