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呼和浩特日报
●本报记者 吕会生 实习记者 陈翠杰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这是汪国真的诗句,也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教师玲玲从教9年多的真切感受。
2014年,玲玲在呼市地区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录到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成为一名政治老师。那年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建校的第一年,学校师资短缺,了解情况后,玲玲主动挑起重担,不仅教初中政治、小学部的思想品德,还跨学科教初中的历史,一周要上25节课。
跨学科教学,压力比较大,为了胜任工作,玲玲经常加班加点查询资料、看相关书籍、备课,主动克服困难,完成教学任务,直到新的历史老师上岗。
玲玲是兴安盟人,面对刚刚建立在基层的学校以及异常繁重的工作,她没有退缩。“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心中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让我毅然决然留了下来,将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玲玲说。
参加工作9年多,玲玲就当了8年的班主任,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始终勤勤恳恳、担当奉献、关爱学生,在教学中不断钻研、潜心研究课程,教学业绩比较显著,她创新学校政治学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收到了实效。
玲玲爱学生,平时做到以心换心、以情换情。班里曾有一名腿部残疾的男生,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一入学玲玲就告诉班里的学生不要嘲笑他,要团结友爱帮助同学。在初二那年这个学生的父亲因病去世,孩子的学习受到了很大影响,性格也变得孤僻,看到孩子的变化玲玲非常着急,她主动找他进行沟通,不断地关心他、开导他、安慰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在玲玲的关怀和帮助下,孩子慢慢走出悲痛的阴霾,重新振作了起来。
每一届学生离开时都会这样评价玲玲:“玲玲老师特别和蔼可亲,她喜欢我们每一个学生,她总能找到我们身上的闪光点。”“用爱经营教育,用爱改变学生。”这是玲玲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
2020年,玲玲怀孕8个月仍然坚持带毕业班,每天早上六点半到校,一直到晚上九点半学生们下晚自习。学校多次劝她回家待产,她却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坚持陪毕业班的学生们完整地走完了这一程。
很多孩子毕业后心里仍然记挂着玲玲,“老师,我上了自己心仪的高中,感谢您对我的关爱与教育。”……有的学生会在节假日发信息祝福,有的会与玲玲分享学校的趣事,有的遇到困难还会找玲玲寻求帮助。也有家长在孩子毕业后感激地对玲玲说:“最幸运的是把孩子送到了这所学校,遇见了您!”
日前,玲玲荣登“青城好人榜”,被评为敬业奉献“青城好人”。玲玲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当他们感受到老师真的喜欢他们,他们才会真正亲其师、信其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