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1月9日下午,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的热闹不同寻常,只见三三两两的老乡精神抖擞地往村委会赶,很快,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进来了近60人。原来,小山村今天来了个“大”教授,将在这里开课,“还没听过大学教授讲课,去见识下!”
“文化可以当‘饭’吃,当文化成为产业,留住历史文脉,就能为乡村振兴创造更多可能……”来自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的肖晋教授话匣子一打开,“党课”便进入正题,现场也顿时变得安静起来。
党课现场。
简洁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大”教授与村干部、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村民等听讲“学生”的距离。肖晋教授结合博后村发展实际,以及切实感受,在课堂上为村子今后的发展改革、民俗文化挖掘、民宿产业打造等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入浅出的表述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深深地吸引着乡民,一个半小时的课堂很快结束,大家听得意犹未尽。
课后,不少村干部、群众都主动“留堂”,并走向前跟肖晋教授交流,“肖教授,我们村是纯黎族村,如果要进一步挖掘黎族文化,还能从哪些地方着手?”“村里的民宿产业已经成一定规模了,要如何做到家家有特色?”……肖晋教授一一解答,声声入耳,乡村振兴路上的精彩故事仿佛又要添几份生动,美好未来豁然眼前。
别看博后村现在民宿云集、村道整洁,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要放在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纯黎族村落。虽然紧挨着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但因为这里的盐碱地不适合种植,村里没有产业,更无人问津,村民都是出门打工赚钱。近年来,博后村大力发展玫瑰、特色民宿等产业,成为“网红村”。
“肖教授的课讲得好,很有激情,大家都听入迷了,原来‘大’教授的课这么有趣。”博后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胡魁说,肖教授看完我们村的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很有感触,课程后半程主动穿上马甲,全程站着授课。
其实,肖晋教授跟博后村很有缘,这次三亚之行除了给村民授课,他还有一个使命——看望他资助的博后村孤儿小祥(化名)兄弟,两人交流了很久,他把资助款交给小祥后,紧紧抓住他的手交代:“这是我的联系方式,有什么困难碰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找我,我也会经常检查你的学习……”言辞恳切、情深意长。
博后村通过一堂党课,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真正让基层工作接地气、聚人气,惠民生、暖人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2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