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要说21世纪最杰出、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是谁,那必然少不了默克尔这个了不起的女人。
这个女人不简单,她是德国前总理,在位16年,她的名字名扬世界,哪怕是在后世,她也必将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极为浓厚的一笔。
安格拉·多罗特娅·卡斯纳出生于1954年的德国汉堡,父亲是牧师,母亲是教师,有这样的配置的家庭,显然不会让她的生活存在困难。
1955年,安格拉1岁,他们举家搬迁到了东德。
在后面的日子里,安格拉有了弟弟妹妹,一家五口的日子可以说是过得极为和美的,父母恩爱,弟弟妹妹可爱乖巧。
作为长女的安格拉,更是从小就出类拔萃。
安格拉始终都记得这样一句话:
“永远要做得比同龄人优秀。”
这是她的座右铭,也是她父亲对她的殷殷期盼。
在安格拉开始上学后,她从来都不是人群中亮眼的一个,没有优越突出的外形,也没有光鲜亮丽的衣着。
她朴素的灰黑色装扮甚至还被同学讥笑为“灰老鼠”
,但对于这些私底下的讥笑,她从来都不在乎。
父亲是牧师对安格拉而言并不算一个好消息,毕竟那时候的东德和西德关系可不是那么融洽。
因为出身在牧师家庭,安格拉也无法避免地要遭受一些莫名而来的冷眼。
除此之外,还有警惕东德的警察的告密,一旦被告密会怎样的下场,真的不敢想。
也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之下,
安格拉总是能够很好地控制并且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
在青少年时期,经常有人嘲笑安格拉没有男孩子喜欢,但对安格拉而言,
谈恋爱远没有学习来得有趣。
安格拉喜欢学习,喜欢知识,而她也有着聪慧过人的脑子,总能够拿到极为漂亮的成绩单。
安格拉是优秀的,甚至连语言天赋都极高,母语德语自是不用说,就连那个时代备受欢迎的俄语以及英语她也能够讲得极为流利。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
俄语还是安格拉最优秀的科目之
一
,她还曾越级参加俄语比赛并且拿下第一名。
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俄语也让为默克尔后来的事业助力不少。
毕竟在欧洲,一开始的苏联,后来的俄罗斯,可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1973年,安格拉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高考。
不过这对安格拉这个学霸而言并没有多大的难度,
她果不其然拿到了一个极为优异的成绩。
她先是在莱比锡大学就读物理系,成功拿到本科学位,接着又去了柏林科学院的物理化学中心研究所,在这里,她拿下了博士学位。
当然,读博并不容易,根据安格拉后来的回忆,她说:
“这是我最艰难但也是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大学时代对安格拉而言是快乐的,在大学的时候,
她认识了她的第一任丈夫---乌尔里希·默克尔。
到了大学,没有人知道安格拉父亲是牧师,也正因如此,这个被压抑了几十年的少女,终于迎来了自由的生活。
在大学,安格拉仍旧不爱出风头,但她也参加了不少社团,还找了一份兼职,工作地点是俱乐部酒吧卖啤酒。
这对过去的安格拉而言,多少是有些出格的,但她就是想要去尝试。
最开始心动的是乌尔里希,在他眼里,安格拉虽然寡言,却充满了魅力,这个年轻人总是跑到酒吧抢着买安格拉的酒。
这样一个专注又有诚意,还有这张“校草”脸的帅哥,
安格拉最后还是心动了。
两人在认识两年后,便开启了同居生活。
1977年,23岁的安格拉跟乌尔里希结婚了
,从此之后,安格拉改姓默克尔,并在后来让这个名字扬名世界。
后来的默克尔曾说:
“大学时期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毫无疑问,跟乌尔里希陷入爱情的日子里,默克尔是快乐且幸福的,那段充满了粉红色泡泡的日子是值得她回味的。
一直到结婚后,这对夫妻才知道,生活并不容易,他们甚至连个自己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还是学校根据相关内容给他们提供了一套公寓。
两人是因为相爱结婚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之间的分歧还是越来越大。
原本两人都是钻研物理学领域的,此后自然也是干着相关的工作。
乌尔里希本人其实是相当内向的
,能够如此大方又积极地追求默克尔已经是相当罕见。
那时
内向的乌尔里希只想好好搞研究
,其他的都不大感兴趣。
可默克尔不同,比起天天窝在小小的研究所里搞研究,
个性奔放的默克尔发现自己更喜欢发展人脉,开阔眼界。
性格截然不同的她和乌尔里希,最后还是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1981年,默克尔27岁,她最终还是跟乌尔里希离了心。
默克尔曾这样说:“或许那时候选择步入婚姻并不是因为什么伟大的爱情,反而更像是一个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
选择结婚,更像是因为那时候大家都结婚。
”
在这四年时间里,两人愈走愈远,生活在一起却时常无话可说,同床异梦的两人毫无共同语言。
他们堪比最熟悉的陌生人,忍受不了的默克尔连夜离开了他们曾经的“爱的小窝”。
默克尔除了几件衣服,什么都没带走,走的时候,她曾经深爱的丈夫乌尔里希还一个人安静地待在房间里。
没有人知道那时候的默克尔夫妇两在想什么,也不会有人知道,后来的乌尔里希是否尝试挽回默克尔。
1982年,28岁的默克尔跟乌尔里希安静地办完了离婚手续
,不过默克尔仍旧选择了默克尔这个姓,并没有因为离婚而改回来。
有人说,默克尔不改姓,是因为她的心里是有乌尔里希的,这段婚姻在她的内心,是有很重的地位的。
在跟乌尔里希分开后,
默克尔遇到了一个被她认为是灵魂伴侣的人---阿希姆·绍尔。
这是一个很出色的物理学者,总能够用独特的角度去看待周边的事物。
绍尔是默克尔的博士生导师,他博学又有生活经验,总能够为默克尔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及指导。
后来也是在绍尔的鼓励下,默克尔最终才坚定了自己要走的路---政治。
绍尔对默克尔而言,可以说是亦师亦友,他不会干涉她,但能够给她提供建议,也能够在她需要的时候温柔地安慰她。
就这样,
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比默克尔大5岁的物理学者陪着她走了10多年,同居了12年。
1989年,默克尔35岁,柏林墙“倒塌”,她的人生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也是这一年,她正式踏入了政坛,开启了会被书写在历史书中的精彩又辉煌的一生。
1998年,默克尔44岁,她跟绍尔结婚了。
两人的结婚没什么仪式感,很平淡,安静地领了证,没有婚礼也没有宴请亲朋好友。
没有结婚之前,两人一直在同居,如果不是外界的步步紧逼,默克尔并没有领证的打算。
默克尔说:
“同居的状态让我们都很轻松。”
但终究还是挡不住外界的所谓“德不配位”的打击,为了让自己的事业毫无污点,默克尔还是跟绍尔去领了一份结婚证。
在领证后,默克尔还专门登报告诉了所有德国人:
“我跟绍尔先生结婚了。”
默克尔既然走了政治这条道路,自然少不得出席各种各样的宴会以及活动。
但默克尔从来没有要求绍尔跟她一起出席,
她总是尊重他的选择,就像他尊重她一样。
绍尔是个低调且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人。
2005年,51岁的默克尔成为了德国领导人,在就职仪式上,绍尔也由始至终都没有露面。
绍尔一直都待在默克尔的光环之下,淡然又平静,
给了默克尔最大的自由。
绍尔虽然很少出现在人前,
但他心里一直都有默克尔。
有人发现,虽然绍尔是个一丝不苟还不怎么爱笑的人,但如果默克尔在身边的话,他总是会时不时跟默克尔低声交流,能够在他脸上看到温和的微笑。
也有媒体曾经想要采访绍尔,而面对记者的镜头,绍尔当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开口就是:
“不要来打扰我。”
德国媒体还因此说:“我们的‘第一先生’果真是人如其名,就是‘臭脾气’。”
‘绍尔’这个单词的意思有两个含义,但都不大美妙,其一是是粗暴的、尖刻的,其二是酸味的。
甚至还有人认为,就是因为绍尔的姓有这个意思,所以默克尔才没有跟着他姓。
绍尔一直都不允许他的学生谈论他跟默克尔之间的事,更明确禁止学生把一切关于他和默克尔的事透露给媒体,一旦发现,那就是“挂科”。
绍尔这样的行为,真的
让默克尔从来都不用担心家庭问题会不会影响她的事业。
而默克尔也始终把绍尔放在心上,她总是能够在早上起来为在家的绍尔准备可口的早餐,而这也是她最大的乐趣。
默克尔曾这样说:“
我们之间的关系能够始终平衡,是因为男女平等
。我绝对不会要求他配合我的工作,这实在是太荒唐了。”
默克尔是喜欢她的事业的,而
绍尔几乎从来都不会去参与她的政治人生
,说不定这也是默克尔最终决定跟他领证的原因之一。
默克尔没有孩子,就连跟绍尔相处的时间,也不过是周末。
默克尔跟绍尔虽然也是从事着完全不同的工作,但
他们仍旧是有共同话题共同爱好的。
例如他们都喜欢歌剧,都喜欢在夏天一起散步,喜欢在冬天一起跑步。
默克尔说:
“我喜欢跟绍尔在一起。”
有目共睹的是,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氛围总是轻松又欢快的,他们都给予了彼此足够的尊重以及喜爱。
默克尔把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她的事业,这就是她想要的,谁都无法改变。
也是为了事业,
默克尔没有任何绯闻,更没有孩子。
默克尔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孩子的,可惜没能够成功,后来又步入了政坛,就再也没有想过孩子了。
一方面是为了事业,另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候她已经35岁了。
有人说:
“默克尔大概是把德国,又或者说整个欧洲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她总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沉默付出。”
可想而知,默克尔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是有极高的声望的。
默克尔的人生是辉煌的,精彩的,同时也相当接地气,例如
她还被称为“欧洲大妈”。
最开始,她的衣服鲜少看到极为鲜艳的眼色,大多数时候都以黑色或者是灰色为主,样式也不新颖。
她出现的时候基本都是素面朝天,头发也没有专门去打理,当真就像一个真的街边随处可见的“大妈”。
哪怕是当了总理,默克尔也仍旧像年少时那样,对穿衣打扮丝毫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她,她都不在乎。
默克尔不在乎,德国人却在乎,所以
后来她有了自己的造型师以及化妆师。
在那之后,虽然默克尔仍旧穿着保守样式的服装,但颜色总算是有了亮眼的颜色。头发也总算不再是蓬松乱糟糟的了,成了万年不变的“锅盖头”。
默克尔是真的很接地气
,她没有入住总理专门的府邸,也没有乘坐自己的专车。
她一直都住在自己家,上下班也基本上不是走路就是骑自行车。
默克尔甚至还会自己去超市买菜,就连做饭也是亲力亲为。
有民众在超市遇上,跟她打招呼,
她也永远都是极为平易近人的,笑得亲切又温和。
也就是这样的她,深受德国民众爱戴,也是因为这样,她能够在总理位置上一坐就是16年。
默克尔为德国贡献了大半生,可她无怨也无悔。
2021年,默克尔67岁,这一年,她选择了“解甲归田”。
卸任后的默克尔显得格外轻松,例如自己种土豆,还准备出书。
她有了更多时间去陪自己的丈夫,而在这之后,她或许还有很多其他想做的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