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能吃一氧化碳的细菌全身都是宝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14 06: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能吃一氧化碳的细菌全身都是宝

——关注宁夏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系列报道⑤

本报记者 张 涛

你见过能吃一氧化碳的细菌吗?在宁夏滨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发酵罐里,就存在着这种“可爱”的菌类,它能将工业尾气里的一氧化碳吃掉,转化成燃料乙醇,实现负碳生产。

近日,记者走进宁夏滨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先看到的是4个高大的罐体,该公司总经理贾伟介绍,这就是生物发酵罐,里面就是神奇的乙醇梭菌。“乙醇梭菌1994年由比利时科学家从兔子肠道中分离出来,是一种可从一氧化碳产生乙醇的厌氧菌,经过科学家不断‘驯化’,最终为人类造福。”贾伟介绍,传统制乙醇的方式,是采用粮食发酵制乙醇,成本高而且与人争地。乙醇梭菌被发现后,制造乙醇的方式便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在发酵罐里,乙醇梭菌不断分裂,同时,石嘴山市平罗工业园区的硅锰合金、碳化硅、电石生产过程排出的含有一氧化碳的尾气通过管道输入到宁夏滨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初步处理,将氧气、颗粒物过滤掉,然后经特殊工艺将尾气变成小气泡注入发酵罐,而这些富含一氧化碳的尾气,就是乙醇梭菌的食物。

“乙醇梭菌疯狂地‘吃’着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然后转化成乙醇,我们将乙醇收集起来,应用于其他化工生产。”新的乙醇梭菌不断产生,不少乙醇梭菌完成使命后死去,却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乙醇梭菌蛋白,经过离心分离、喷雾干燥工艺,我们将乙醇梭菌蛋白加工成乙醇梭菌蛋白粉。其蛋白质含量高达82%,18种氨基酸占蛋白质比例达94%,是优质的饲料蛋白质产品。

据了解,滨泽新能源项目自2022年投产至今,每年实现转化工业尾气4亿立方米,年产燃料乙醇6万吨、生产乙醇梭菌蛋白粉5500吨,每年减碳15万吨。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在推进绿色化转型升级进程中,我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常温常压下实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步转化为燃料乙醇,工艺流程短,安全可靠性高,突破传统化工合成路线,节能环保。”贾伟介绍,与工业尾气燃烧发电相比,该工艺产生的经济价值是发电的3—4倍,能源利用效率是燃烧发电的1.5—2倍,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减排达67%,生产过程中可实现一次性减排二氧化碳约30%以上。“如果将燃料乙醇添加到汽油中合成乙醇汽油,相对传统汽油燃烧后二次可减排二氧化碳达35%以上,减少颗粒物达67%以上。”其次,经济效益明显,与粮食制乙醇相比,工业尾气制燃料乙醇技术生产成本降低30%。三是社会效益良好,该技术使用非粮原料,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可节约粮食3吨、减少使用耕地8亩,符合“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政策导向,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燃料乙醇可部分替代汽油,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障能源安全。

“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项目立足‘双碳’目标,推进废气精用,为我国工业尾气资源化利用提供核心技术支持,有利于推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节约耕地,在钢铁冶金、电石、炼化等行业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贾伟说,目前该公司生产的燃料乙醇,还可作为基础化工原料,经深加工可制成航空燃油、日用产品、包装材料、时尚服装等多元化绿色低碳产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经过一系列自动化工序,仅需22秒就能实现工业尾气中一氧化碳的转化,最终产出燃料乙醇和蛋白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绥阳县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由发电、水泥和铁合金三个厂组成,其中,
2024-03-26 09:47:00
...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生产线,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燃料乙醇、蛋白饲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开辟了一条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新途径,实现了工业尾气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
2022-12-17 09:08:00
...是国内铁合金、电石和碳化硅的重要生产基地,每年产生一氧化碳浓度很高的工业尾气30多亿立方米。有了这台设备,每1万立方米尾气,就可以生产1.5吨燃料乙醇、165公斤乙醇梭菌蛋白
2024-01-12 06:31:00
积极支持生物经济发展(财经眼·财税金融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理巩刚伦说,企业自主研发的合成生物技术,可以将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直接转化为生物乙醇及新型饲料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公司现场一套微缩装置模型,巩刚伦向记者介绍了
2024-04-22 12:54:00
乙醇生产新技术背后有何大文章
...造乙醇是目前新型煤化工研究的重要方向。合成气是指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要组分,用作化工原料的一种原料气,它可由煤或焦炭等固体燃料气化产生,也可由天然气和生物质气化制取,还可由我
2024-01-17 04:28:00
循环经济释放多重“绿色红利”
...公司利用绥阳循环经济产业园铁合金厂生产过程中产出的一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浓度大于99.5%的燃料乙醇,同时分离出可作为动物饲料的高品质菌体蛋白,从而实现工业尾气资源的高效清洁
2023-11-21 09:55:00
...和院士、汪国雄研究员、高敦峰研究员团队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可实现钢厂尾气或者化工尾气的高值化利用,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技术从实验室到
2023-01-31 03:35:00
宁夏强“链主”延“链条”推进高质量发展
...全国铁合金、电石和碳化硅重要生产基地,循环利用富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前景广阔,公司年产6万吨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项目把一氧化碳变成燃料乙醇,再往产业链下游发展,还可以
2023-02-20 09:57:00
青年有为丨司传煜:资源耦合共生,“碳”寻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果DMTE技术,该技术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发,将甲醇、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乙醇,突破了能源利用瓶颈,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司传煜坦言,相较于传统工艺具有显著的
2024-01-09 17: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机器人打辅助,精准完成膝关节置换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马华近日,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骨科骨肿瘤科运用骨科机器人成功实施高难度膝关节置换手术
2025-08-22 19:55:00
合肥61名环卫工子女领助学金踏上大学路
大皖新闻讯 又到一年金秋助学季,合肥市环卫工人家庭喜讯频传。8月22日,合肥市关爱环卫工人基金会举行2025年度"关爱环卫工 金秋助学情"活动
2025-08-22 19:28:00
46岁男子命悬一线 牡丹人民医院五分钟内镜止血创造奇迹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快快快,患者发生休克了……”近日,家住牡丹区46岁的吴先生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发致命性大出血
2025-08-22 18:29:00
丹青铭记历史 精神薪火相传——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职工大学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写生活动
鲁网8月22日讯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8月16日至20日
2025-08-22 19:24:00
我们的抗战丨地下医院:胶东抗战的生命防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岩松 徐宁 岳致呈 张琪 范华栋 陈晨从乳山民房的土炕到莱州地窖的手术室,从东海医院颠簸的马背药箱到西海地道里的门板手术台
2025-08-22 09:39:00
邯郸火车司机李学艺4次跳入滏阳河勇救落水者“只想着尽快把人救上岸”河北日报讯(刘剑英、赵鸿粼)面对落水者,他不顾危险,接连4次跳入滏阳河
2025-08-22 08:01:00
全国糖酒会“踢”进比赛现场和“第二现场”,新品吸引观众“尝鲜”甜!“苏超”中场变“秋糖”秀场本报讯(记者张甜甜实习生高冰洁)8月17日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在南京一座普通写字楼狭窄的楼道里,南京森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正熟练地操控着一台造型独特的无人机
2025-08-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张希)就像一场接力赛,药企“出海”节奏不断加快。记者近日从江宁区获悉,今年以来,从单抗、镇痛药,再到医疗器械产品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2公里射频锁定,36米遥感精标,3分钟星上解算……“星眸载荷”是我国首个基于天基计算的北斗导航地面辐射源在轨定位装置
2025-08-22 07:41:00
文化消费是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5-08-22 07:54:00
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声”生不息,90后讲解员话筒里的星火传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 赵彦辰8月20日,晨光穿透沂蒙党性教育郯城现场教学基地,讲解员徐雅丰将党员徽章仔细别在藏青色制服领口
2025-08-22 07:56:00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姜洪涛:31载影像坚守 做精神科诊疗的幕后守护者
胶东在线8月21日讯(通讯员 丛冰)作为医院诊疗的“侦查前线”,放射科一直都是临床信赖的“眼睛”。放射科医生每天与各种检查仪器为伴
2025-08-22 05:00:00
别忽视新生儿黄疸!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为胆道闭锁患儿护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近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成功救治一例胆道闭锁婴儿。患儿为一名早产儿,出生后即出现黄疸现象
2025-08-22 07:53:00
鲁网8月21日讯近日,山东省地矿局五队在国际矿床学权威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上发表的稀土矿研究论文荣获泰安市第十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25-08-21 17:25:00